全国龙凤茶楼论坛_全国名媛凤楼_快活林凤楼品茶论坛最新消息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走进行政区划 弘扬历史文化——五原县隆兴昌镇

发布时间:2024-05-29 【字体:
  • 地名含义

     

    清同治九年(1870),湘军左宗棠部退役运粮官郭向荣在哈拉噶尔河(今义和渠)东岸,开设隆兴长商号,之后隆兴长渐易为五原县城名称,“隆兴昌”由“隆兴长”而来。

     

    地理位置

     

    隆兴昌镇地处河套平原腹部,是五原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五原县东部。东与胜丰镇、和胜乡相邻,南与胜丰镇、套海镇接壤,西与新公中镇相连,北与乌拉特中旗为邻。

     

    行政区划

     

    隆兴昌镇属巴彦淖尔市五原县,辖新原、祥和等12个社区和旧城、五星等24个村。镇人民政府驻隆兴昌东大街。

     

    政区沿革

     

    清同治九年(1870),当地设隆兴长商号,之后隆兴长渐易为五原县城名称。1928年,正式定名为隆兴长镇。1953年,属城关区所辖,并改称为城关镇。1996年,恢复隆兴长名称,并将“长”改为“昌”,名隆兴昌镇。2001年,荣丰乡的先锋、迎丰、荣丰、荣义、义成5个村,沙河乡的荣誉、联丰、永跃3个村并入。2005年,和胜乡、美林乡及城南乡的永星、义丰2个村及向阳乡的宏伟村并入。2012年,原和胜乡整体划分出去,恢复和胜乡。

     

    政区历史文化

     

    自清末民初,隆兴长为远近闻名的古城和商贸集镇。

    清光绪三十年(1904),五原厅设治于隆兴长。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五原厅在隆兴长划定城基地2.5平方千米。民国三年(1914),全县由农户按地亩筹款建筑隆兴长城垣,城垣四周各0.75千米,周长3千米,设东西南北四门,通称旧城。民国十七年(1928),县长于景文筹建隆兴长新城,历时3年至民国十九年(1930)秋续建完工。新城东西长2.5千米,南北宽1千米,周长7千米,筑有东西南北四门。至此,五原始有新旧两城。建筑的商店和住宅形成街区,初有桥东、桥西、北街、南关、北关之称。桥东建有关帝庙、直鲁豫会馆和谭统领公馆,均为砖木结构建筑。

    隆兴长商号经营辐射东至天津、西到宁夏、北至库伦(乌兰巴托),买卖盛极一时。民国元年(1912),五原建县,垦殖日繁,引来四方客商争做买卖,大商号还选择人口居住较多的村落开设分号,如天瑞德、广盛西、红隆永、德厚城、永和瑞、天盛兴等,现有保存完整的会元坊商号。经营范围有绸缎棉布、五金百杂、烟酒茶糖、糕点酿造、软硬山货、中西医药、皮毛制品、粮粉作坊、饭馆、熟食小吃、旅店、澡塘、理发、照相、钟表、镶牙、刻字、麻绳口袋、毛毡毛毯、笼萝柳编等。亦有下乡挑贩、沿街串巷或就地设摊叫卖者百余家,一时成为河套地区的商业中心。

    隆兴昌镇旧城村北的五原抗战纪念园又称内蒙古抗战纪念园,是以五原抗日烈士陵园为核心建设的缅怀抗日先烈的红色旅游胜地,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据五原县志记载,1940年包头战役后,日军大举进犯河套,并占领五原。1939年12月至1940年3月,傅作义组织指挥了包括奇袭包头、会战绥西、收复五原在内的绥西抗战,并以“五原大捷”胜利告终。战役结束后,五原县为抗日烈士修建了公墓。

     


上一篇:
返回列表
下一篇:
返回列表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走进行政区划 弘扬历史文化——五原县隆兴昌镇

发布时间:2024-05-29 来源:巴彦淖尔市民政局        【字体:
  • 地名含义

     

    清同治九年(1870),湘军左宗棠部退役运粮官郭向荣在哈拉噶尔河(今义和渠)东岸,开设隆兴长商号,之后隆兴长渐易为五原县城名称,“隆兴昌”由“隆兴长”而来。

     

    地理位置

     

    隆兴昌镇地处河套平原腹部,是五原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五原县东部。东与胜丰镇、和胜乡相邻,南与胜丰镇、套海镇接壤,西与新公中镇相连,北与乌拉特中旗为邻。

     

    行政区划

     

    隆兴昌镇属巴彦淖尔市五原县,辖新原、祥和等12个社区和旧城、五星等24个村。镇人民政府驻隆兴昌东大街。

     

    政区沿革

     

    清同治九年(1870),当地设隆兴长商号,之后隆兴长渐易为五原县城名称。1928年,正式定名为隆兴长镇。1953年,属城关区所辖,并改称为城关镇。1996年,恢复隆兴长名称,并将“长”改为“昌”,名隆兴昌镇。2001年,荣丰乡的先锋、迎丰、荣丰、荣义、义成5个村,沙河乡的荣誉、联丰、永跃3个村并入。2005年,和胜乡、美林乡及城南乡的永星、义丰2个村及向阳乡的宏伟村并入。2012年,原和胜乡整体划分出去,恢复和胜乡。

     

    政区历史文化

     

    自清末民初,隆兴长为远近闻名的古城和商贸集镇。

    清光绪三十年(1904),五原厅设治于隆兴长。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五原厅在隆兴长划定城基地2.5平方千米。民国三年(1914),全县由农户按地亩筹款建筑隆兴长城垣,城垣四周各0.75千米,周长3千米,设东西南北四门,通称旧城。民国十七年(1928),县长于景文筹建隆兴长新城,历时3年至民国十九年(1930)秋续建完工。新城东西长2.5千米,南北宽1千米,周长7千米,筑有东西南北四门。至此,五原始有新旧两城。建筑的商店和住宅形成街区,初有桥东、桥西、北街、南关、北关之称。桥东建有关帝庙、直鲁豫会馆和谭统领公馆,均为砖木结构建筑。

    隆兴长商号经营辐射东至天津、西到宁夏、北至库伦(乌兰巴托),买卖盛极一时。民国元年(1912),五原建县,垦殖日繁,引来四方客商争做买卖,大商号还选择人口居住较多的村落开设分号,如天瑞德、广盛西、红隆永、德厚城、永和瑞、天盛兴等,现有保存完整的会元坊商号。经营范围有绸缎棉布、五金百杂、烟酒茶糖、糕点酿造、软硬山货、中西医药、皮毛制品、粮粉作坊、饭馆、熟食小吃、旅店、澡塘、理发、照相、钟表、镶牙、刻字、麻绳口袋、毛毡毛毯、笼萝柳编等。亦有下乡挑贩、沿街串巷或就地设摊叫卖者百余家,一时成为河套地区的商业中心。

    隆兴昌镇旧城村北的五原抗战纪念园又称内蒙古抗战纪念园,是以五原抗日烈士陵园为核心建设的缅怀抗日先烈的红色旅游胜地,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据五原县志记载,1940年包头战役后,日军大举进犯河套,并占领五原。1939年12月至1940年3月,傅作义组织指挥了包括奇袭包头、会战绥西、收复五原在内的绥西抗战,并以“五原大捷”胜利告终。战役结束后,五原县为抗日烈士修建了公墓。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