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巴林”系蒙古族部落名,汉译为“军寨”。 全旗总面积1 538.4万亩(10 256平方公里),辖3个苏木,5个镇,161个嘎查村,583个独贵龙组,居民委员会10个。至2010年底全旗总人口183 897人。人口出生率9.9‰,死亡率9.5‰,自然增长率0.4‰。
【农牧业】 2010年,全旗耕地面积133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90.5万亩,比上年减少24.0%。粮食总产量达11 005.5万公斤,比上年减少50.1%。全年完成造林合格面积30.9万亩,比上年增长6.2%。其中:人工造林11万亩,封山(沙)育林20万亩。全年水产品产量1 580吨,比上年下降6.0%。
投资3 000万元,发展肉牛专业村74个,引进优质肉牛2.15万头。昭乌达肉羊育种专业村达到6个,核心群稳定在1.2万只。育肥出栏肉牛15.2万头、肉羊156万只。完成牛冷配35.6万头,羊改良256万只。
【工业】 201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65 026万元,可比增速35.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61 031万元,可比增速36.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钢芯铝绞线346吨,同比下降25.8%;无毛绒1 923吨,同比增长31.8%;锌选矿产品含锌量37 967吨,同比增长2.90%;铅选矿产品含铅量32 007吨,同比增长117.8%;火电8 878万千瓦小时,同比减少2.0% ;铜选矿产品含铜量5 564吨,同比增长62.6%;原煤149 015吨,同比增长14.7%。
【人民生活】 2010年,全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11 678元,比上年增加974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4 792元,比上年增加303元,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 685元,比上年增加153元;牧民人均纯收入为4 898元,比上年增加451元。全旗共有186个企事业、机关参加了养老保险,参加统筹人员12 257人。
【社会保障】 2010年,共发放各类补助资金60 667万元。有效保障了1.3万名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农牧民群众参合率达到90.3%。新增就业人数3 5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8%。五年累计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8.3万平方米,五年解决绝对贫困人口温饱1.16万人,巩固低收入人口稳定增收2.34万人。
【概况】 “巴林”系蒙古族部落名,汉译为“军寨”。 全旗总面积1 538.4万亩(10 256平方公里),辖3个苏木,5个镇,161个嘎查村,583个独贵龙组,居民委员会10个。至2010年底全旗总人口183 897人。人口出生率9.9‰,死亡率9.5‰,自然增长率0.4‰。
【农牧业】 2010年,全旗耕地面积133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90.5万亩,比上年减少24.0%。粮食总产量达11 005.5万公斤,比上年减少50.1%。全年完成造林合格面积30.9万亩,比上年增长6.2%。其中:人工造林11万亩,封山(沙)育林20万亩。全年水产品产量1 580吨,比上年下降6.0%。
投资3 000万元,发展肉牛专业村74个,引进优质肉牛2.15万头。昭乌达肉羊育种专业村达到6个,核心群稳定在1.2万只。育肥出栏肉牛15.2万头、肉羊156万只。完成牛冷配35.6万头,羊改良256万只。
【工业】 201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65 026万元,可比增速35.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61 031万元,可比增速36.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钢芯铝绞线346吨,同比下降25.8%;无毛绒1 923吨,同比增长31.8%;锌选矿产品含锌量37 967吨,同比增长2.90%;铅选矿产品含铅量32 007吨,同比增长117.8%;火电8 878万千瓦小时,同比减少2.0% ;铜选矿产品含铜量5 564吨,同比增长62.6%;原煤149 015吨,同比增长14.7%。
【人民生活】 2010年,全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11 678元,比上年增加974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4 792元,比上年增加303元,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 685元,比上年增加153元;牧民人均纯收入为4 898元,比上年增加451元。全旗共有186个企事业、机关参加了养老保险,参加统筹人员12 257人。
【社会保障】 2010年,共发放各类补助资金60 667万元。有效保障了1.3万名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农牧民群众参合率达到90.3%。新增就业人数3 5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8%。五年累计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8.3万平方米,五年解决绝对贫困人口温饱1.16万人,巩固低收入人口稳定增收2.3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