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龙凤茶楼论坛_全国名媛凤楼_快活林凤楼品茶论坛最新消息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鄂托克前旗

发布时间:2011-04-07 【字体:
  • 【概况】鄂托克前旗于19808月建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地处蒙陕宁交界。境内主要由毛乌素沙地和鄂尔多斯梁地两大地貌构成,土地总面积1 827万亩(合1.218万平方公里),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雨量261.2毫米,无霜期169天左右。全旗辖4个镇,总人口7.3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1%,是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

    2008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亿元,增长22.3%;财政收入突破2亿元,增长3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40亿元,增长116.2%;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15 000元,增长29.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8 200元,增长2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5亿元,增长18.2%。

       【农牧业经济】全旗农作物总播面积41.5万亩,农牧民人均达11.5亩。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167.9万头只,农牧民人均牲畜占有量46头只。新建生态自然恢复区350万亩,新建转移农牧民经济适用住房1 100户,植被覆盖度和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85%14%。编制完成了《鄂前旗设施农业三年发展规划》,启动建设设施农业示范基地2 000亩,新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2万亩,全旗农牧业正在由抗灾农牧业向避灾农牧业、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型。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扎实推进,昂素嘎查进一步发挥了新牧区建设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2008年,全旗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88亿元,同比增长10.6%。

       【工业经济】上海庙能源化工基地在建的4个煤矿建设进度加快,生产能力将达1 300万吨。其中,榆树井煤矿地面工程全面建成,井巷开拓工程完成总工程量的60%以上,该矿生态型、花园式、现代化的建设模式,成为全市煤矿建设的样板;麻黄井、新上海1号煤矿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巴楞煤矿已获得国家发改委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批复;已投产的长城煤矿完成产量突破百万吨。一批煤电、煤化工核心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2×30万千瓦煤矸石电厂获得自治区发改委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批复,2×100万千瓦煤电项目初可研报告已通过审查;中国烟草总公司170万吨煤基精细化工项目已上报国家发改委争取项目审批,山东新矿集团2×96万吨煤焦化配套20万吨甲醇联产项目已通过自治区发改委评审,近期予以备案。油气资源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发苏里格气田的五加一企业完成钻井300多眼,天然气产能突破14亿立方米,石油产量达6 500吨。产能5万吨的压缩天然气项目即将建成。该旗现阶段以煤炭工业为主、油气资源开发利用为辅,多元发展、多极增长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2008年,全旗实现工业增加值11.43亿元,同比增长25.7%,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78亿元。

       【旅游】启动了鄂尔多斯沙漠大峡谷旅游区开发前期工作,举办2008穿越本色鄂尔多斯汽车邀请赛。鼓励发展小型旅游接待项目,以农家乐、牧户游为特色的接待点达120多家,大小景点互补、辐射全旗范围的旅游接待网络正在形成。

       【社会保障】建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免除城乡低?;ё优脱У母髦址延茫岣吡思乃拗破独а纳畈怪曜?。全面启动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无业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全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际参保人数达10 984人,参保覆盖率达到31.4%。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制定了鼓励企业吸纳就业的优惠政策,全旗实现再就业734人,安置“4050”人员166人,帮助32零就业家庭实现至少1人以上就业,为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25万元。严格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245/月人,低保对象扩面10%,达到697户、1 676人;农村牧区低保保障标准提高到1 300/人年,低保对象扩面10%,达2 008户、3 084人;已救助城乡困难大病患者41人,救助资金9万元,预计全年救助人数达90人左右,救助资金达20万元;救助贫困大学生47人,救助资金达1.5万元;启动建设经济适用住房30 000平方米,为124户城镇居民双困户提供廉租房补贴;继续实施农村牧区特困户安居工程,解决220户农村牧区特困户的住房困难问题。全面兑现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良种和农机具等补贴,农牧民通过领取各项补贴人均增收1 000多元。

上一篇:
返回列表
下一篇:
鄂托克旗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区情纵览  /  建置沿革  /  鄂尔多斯市

鄂托克前旗

鄂托克前旗

发布时间:2011-04-07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 【概况】鄂托克前旗于19808月建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地处蒙陕宁交界。境内主要由毛乌素沙地和鄂尔多斯梁地两大地貌构成,土地总面积1 827万亩(合1.218万平方公里),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雨量261.2毫米,无霜期169天左右。全旗辖4个镇,总人口7.3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1%,是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

    2008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亿元,增长22.3%;财政收入突破2亿元,增长3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40亿元,增长116.2%;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15 000元,增长29.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8 200元,增长2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5亿元,增长18.2%。

       【农牧业经济】全旗农作物总播面积41.5万亩,农牧民人均达11.5亩。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167.9万头只,农牧民人均牲畜占有量46头只。新建生态自然恢复区350万亩,新建转移农牧民经济适用住房1 100户,植被覆盖度和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85%14%。编制完成了《鄂前旗设施农业三年发展规划》,启动建设设施农业示范基地2 000亩,新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2万亩,全旗农牧业正在由抗灾农牧业向避灾农牧业、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型。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扎实推进,昂素嘎查进一步发挥了新牧区建设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2008年,全旗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88亿元,同比增长10.6%。

       【工业经济】上海庙能源化工基地在建的4个煤矿建设进度加快,生产能力将达1 300万吨。其中,榆树井煤矿地面工程全面建成,井巷开拓工程完成总工程量的60%以上,该矿生态型、花园式、现代化的建设模式,成为全市煤矿建设的样板;麻黄井、新上海1号煤矿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巴楞煤矿已获得国家发改委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批复;已投产的长城煤矿完成产量突破百万吨。一批煤电、煤化工核心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2×30万千瓦煤矸石电厂获得自治区发改委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批复,2×100万千瓦煤电项目初可研报告已通过审查;中国烟草总公司170万吨煤基精细化工项目已上报国家发改委争取项目审批,山东新矿集团2×96万吨煤焦化配套20万吨甲醇联产项目已通过自治区发改委评审,近期予以备案。油气资源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发苏里格气田的五加一企业完成钻井300多眼,天然气产能突破14亿立方米,石油产量达6 500吨。产能5万吨的压缩天然气项目即将建成。该旗现阶段以煤炭工业为主、油气资源开发利用为辅,多元发展、多极增长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2008年,全旗实现工业增加值11.43亿元,同比增长25.7%,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78亿元。

       【旅游】启动了鄂尔多斯沙漠大峡谷旅游区开发前期工作,举办2008穿越本色鄂尔多斯汽车邀请赛。鼓励发展小型旅游接待项目,以农家乐、牧户游为特色的接待点达120多家,大小景点互补、辐射全旗范围的旅游接待网络正在形成。

       【社会保障】建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免除城乡低?;ё优脱У母髦址延茫岣吡思乃拗破独а纳畈怪曜?。全面启动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无业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全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际参保人数达10 984人,参保覆盖率达到31.4%。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制定了鼓励企业吸纳就业的优惠政策,全旗实现再就业734人,安置“4050”人员166人,帮助32零就业家庭实现至少1人以上就业,为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25万元。严格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245/月人,低保对象扩面10%,达到697户、1 676人;农村牧区低保保障标准提高到1 300/人年,低保对象扩面10%,达2 008户、3 084人;已救助城乡困难大病患者41人,救助资金9万元,预计全年救助人数达90人左右,救助资金达20万元;救助贫困大学生47人,救助资金达1.5万元;启动建设经济适用住房30 000平方米,为124户城镇居民双困户提供廉租房补贴;继续实施农村牧区特困户安居工程,解决220户农村牧区特困户的住房困难问题。全面兑现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良种和农机具等补贴,农牧民通过领取各项补贴人均增收1 000多元。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