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龙凤茶楼论坛_全国名媛凤楼_快活林凤楼品茶论坛最新消息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乌海市行政区域建制概况

发布时间:2021-08-20 【字体:
  •  

    一、行政区域建制

    乌海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境西南部、黄河沿岸、鄂尔多斯高原西部、乌兰布和沙漠的东南缘。北、东与伊克昭盟为邻,西与阿拉善盟接壤,西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交界?;坪佑赡舷虮毖睾D锨鞅?、海勃湾区与乌达区中间,再沿海勃湾区西边纵穿流过,黄河水面在乌海市境约40平方公里。国家已探明乌海市为矿产资源较丰富的地区。行政区划代码150300。

    乌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驻海勃湾区。北经包头市至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562公里。管辖区域划分为:海勃湾区、海南区、乌达区3个县级区行政区域建制单位。辖20个街道办事处、255个居民委员会和3个乡、33个村民委员会、3个嘎查委员会。面积1 685平方公里。人口38.28万,非农业人口31.56万,有25个民族,其中蒙古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3%,回族人口占2.3%。

    二、当代行政区划调整

    19499月解放初,乌达地区属阿拉善旗管辖;海勃湾为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的一部分;黄河渡口(石嘴山渡口)及雀儿沟一带属宁夏平罗县辖地;王元地以北属磴口县辖区。1952年,伊克昭盟在拉僧庙(今海南区)建天然碱化工厂。1953年,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在老石旦(今海南区)建老石旦煤矿。1956年,鉴于这一地区经济发展,人口增加,伊克昭盟人民委员会设置直属的桌子山矿区办事处(派出机关驻拉僧庙,今海南区)。1958年,撤销桌子山矿区办事处,成立桌子山矿区人民委员会(为基层政权),隶属鄂托克旗人民委员会(1959年改属伊克昭盟)。

    1958年,包兰铁路设乌达火车站。同年,巴彦淖尔盟设乌达煤矿筹备处,并置乌达镇建制。196179,经国务院批准,自治区人民委员会通知,撤销乌达镇,建立乌达市,其区域除原乌达镇管辖地区外,将原阿拉善旗巴音木仁人民公社的部分地区划归乌达市。乌达市为巴彦淖尔盟辖县级市行政区域建制单位。同时,撤销卓子山矿区人民委员会,建立海勃湾市,以原卓子山矿区的区域为海勃湾市的行政区域。海勃湾市为伊克昭盟辖县级市行政区域建制单位。

    1975830,经国务院批准,将巴彦淖尔盟的乌达市与伊克昭盟的海勃湾市合并建立内蒙古自治区辖乌海市(地级),以原乌达市、海勃湾市的区域为乌海市的行政区域。1976110,在海勃湾成立乌海市革命委员会,下辖海勃湾、拉僧庙、乌达3个办事处,为市革命委员会的派出机关。19791213,由于经济发展和市区人口增加,经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批准,将海勃湾、拉僧庙、乌达3个办事处分别改建为海勃湾、海南(拉僧庙更名海南)、乌达3个市辖区(县级)行政区域建制单位。19821215,乌海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乌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市人民政府。乌海市境内有乌达矿务局、海勃湾矿务局管辖的十几个较大煤矿区和西桌子山水泥厂、海勃湾玻璃厂、陶瓦厂、机械厂等,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一个新兴工业城市。19881月,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区。

    三、历史沿革

    乌海市地区,秦朝时属北地郡北境,西汉时是匈奴与西汉王朝之间拉锯地区,东汉时为鲜卑与东汉王朝之间拉锯地区。东汉永寿二年至光和元年(公元156年~公元178年),今市境属鲜卑占据区域。三国魏景元三年(公元262年),今市境黄河西之乌达区属河西鲜卑;黄河东之海勃湾区、海南区属羌胡统辖。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今市境黄河西之乌达区属西部鲜卑;黄河东之海勃湾区、海南区属羌胡奢延辖区。东晋十六国时,后赵(羯族石勒)九年(公元327年),今市境属后赵朔方郡辖地;前秦(氐族苻氏)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今市境属前秦朔方郡辖地;后秦(羌族姚氏)皇初二年(公元395年),今市境属后秦朔方郡辖地;夏(匈奴铁弗赫连氏)龙升三年(公元409年),今市境属夏政权幽州大城辖区。北魏(拓跋鲜卑)太延二年(公元436年),今市境属薄骨律镇镇戍区内;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今市境黄河东之海勃湾区、海南区为统万镇镇戍区内,属夏州辖区;西魏大统十二年(公元546年),今市境属沃野镇镇戌区内;北周(宇文氏)建德元年(公元572年),今市境属北周的夏州辖地。隋朝大业八年(公元612年),今市境属灵武郡辖地。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今市境黄河西之乌达区属灵武郡辖地;黄河东之海勃湾区、海南区大部属宥州辖地。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今市境基本属朔方节度使统辖区内。五代晋天祐五年(公元908年),今市境大部属朔方节度使统辖区内。西夏(党项)天授礼法延祚七年(1044年)后,西夏王朝设置右厢朝顺军司,驻所克夷门(今乌海市乌达区南与阿拉善左旗乌苏图苏木境),今市境在军司监辖范围内。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今市境属甘肃行省宁夏府路管辖。明永乐十一年至宣德五年(14131430年),今市境属陕西行省宁夏卫辖区内。明宪宗成化以后,今市境黄河东之海勃湾区、海南区为蒙古鄂尔多斯驻牧地;黄河西之乌达区为额鲁特部驻牧地。清朝顺治七年(1650年),今市境黄河东之海勃湾区、海南区属鄂尔多斯右翼中旗西部地。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今市境黄河西之乌达区属阿拉善霍硕特旗之牧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报垦丈放鄂托克旗沿黄河东岸地。

    民国13年(1924年),继续垦放鄂托克旗沿黄河东岸地,移民耕作。民国18年(1929年),绥远省政府成立后,民国19年(1930年)省政府呈请国民政府批准,设置沃野设治局,划鄂尔多斯右翼中旗(今鄂托克旗、鄂克托前旗)沿黄河东岸一带地区为其行政区域(今市境黄河以东的海勃湾区、海南区,基本属沃野设治局辖区的北部地。见“成纪七百三十年”、公元1940年“伊克昭盟公署官房调制”“伊克昭盟全图”)。

     

上一篇:
乌海市
下一篇:
三国南北朝时期的乌海地区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区情纵览  /  建置沿革  /  乌海市

乌海市行政区域建制概况

乌海市行政区域建制概况

发布时间:2021-08-20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志•行政区域建制志        【字体:
  •  

    一、行政区域建制

    乌海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境西南部、黄河沿岸、鄂尔多斯高原西部、乌兰布和沙漠的东南缘。北、东与伊克昭盟为邻,西与阿拉善盟接壤,西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交界?;坪佑赡舷虮毖睾D锨鞅?、海勃湾区与乌达区中间,再沿海勃湾区西边纵穿流过,黄河水面在乌海市境约40平方公里。国家已探明乌海市为矿产资源较丰富的地区。行政区划代码150300。

    乌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驻海勃湾区。北经包头市至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562公里。管辖区域划分为:海勃湾区、海南区、乌达区3个县级区行政区域建制单位。辖20个街道办事处、255个居民委员会和3个乡、33个村民委员会、3个嘎查委员会。面积1 685平方公里。人口38.28万,非农业人口31.56万,有25个民族,其中蒙古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3%,回族人口占2.3%。

    二、当代行政区划调整

    19499月解放初,乌达地区属阿拉善旗管辖;海勃湾为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的一部分;黄河渡口(石嘴山渡口)及雀儿沟一带属宁夏平罗县辖地;王元地以北属磴口县辖区。1952年,伊克昭盟在拉僧庙(今海南区)建天然碱化工厂。1953年,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在老石旦(今海南区)建老石旦煤矿。1956年,鉴于这一地区经济发展,人口增加,伊克昭盟人民委员会设置直属的桌子山矿区办事处(派出机关驻拉僧庙,今海南区)。1958年,撤销桌子山矿区办事处,成立桌子山矿区人民委员会(为基层政权),隶属鄂托克旗人民委员会(1959年改属伊克昭盟)。

    1958年,包兰铁路设乌达火车站。同年,巴彦淖尔盟设乌达煤矿筹备处,并置乌达镇建制。196179,经国务院批准,自治区人民委员会通知,撤销乌达镇,建立乌达市,其区域除原乌达镇管辖地区外,将原阿拉善旗巴音木仁人民公社的部分地区划归乌达市。乌达市为巴彦淖尔盟辖县级市行政区域建制单位。同时,撤销卓子山矿区人民委员会,建立海勃湾市,以原卓子山矿区的区域为海勃湾市的行政区域。海勃湾市为伊克昭盟辖县级市行政区域建制单位。

    1975830,经国务院批准,将巴彦淖尔盟的乌达市与伊克昭盟的海勃湾市合并建立内蒙古自治区辖乌海市(地级),以原乌达市、海勃湾市的区域为乌海市的行政区域。1976110,在海勃湾成立乌海市革命委员会,下辖海勃湾、拉僧庙、乌达3个办事处,为市革命委员会的派出机关。19791213,由于经济发展和市区人口增加,经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批准,将海勃湾、拉僧庙、乌达3个办事处分别改建为海勃湾、海南(拉僧庙更名海南)、乌达3个市辖区(县级)行政区域建制单位。19821215,乌海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乌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市人民政府。乌海市境内有乌达矿务局、海勃湾矿务局管辖的十几个较大煤矿区和西桌子山水泥厂、海勃湾玻璃厂、陶瓦厂、机械厂等,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一个新兴工业城市。19881月,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区。

    三、历史沿革

    乌海市地区,秦朝时属北地郡北境,西汉时是匈奴与西汉王朝之间拉锯地区,东汉时为鲜卑与东汉王朝之间拉锯地区。东汉永寿二年至光和元年(公元156年~公元178年),今市境属鲜卑占据区域。三国魏景元三年(公元262年),今市境黄河西之乌达区属河西鲜卑;黄河东之海勃湾区、海南区属羌胡统辖。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今市境黄河西之乌达区属西部鲜卑;黄河东之海勃湾区、海南区属羌胡奢延辖区。东晋十六国时,后赵(羯族石勒)九年(公元327年),今市境属后赵朔方郡辖地;前秦(氐族苻氏)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今市境属前秦朔方郡辖地;后秦(羌族姚氏)皇初二年(公元395年),今市境属后秦朔方郡辖地;夏(匈奴铁弗赫连氏)龙升三年(公元409年),今市境属夏政权幽州大城辖区。北魏(拓跋鲜卑)太延二年(公元436年),今市境属薄骨律镇镇戍区内;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今市境黄河东之海勃湾区、海南区为统万镇镇戍区内,属夏州辖区;西魏大统十二年(公元546年),今市境属沃野镇镇戌区内;北周(宇文氏)建德元年(公元572年),今市境属北周的夏州辖地。隋朝大业八年(公元612年),今市境属灵武郡辖地。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今市境黄河西之乌达区属灵武郡辖地;黄河东之海勃湾区、海南区大部属宥州辖地。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今市境基本属朔方节度使统辖区内。五代晋天祐五年(公元908年),今市境大部属朔方节度使统辖区内。西夏(党项)天授礼法延祚七年(1044年)后,西夏王朝设置右厢朝顺军司,驻所克夷门(今乌海市乌达区南与阿拉善左旗乌苏图苏木境),今市境在军司监辖范围内。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今市境属甘肃行省宁夏府路管辖。明永乐十一年至宣德五年(14131430年),今市境属陕西行省宁夏卫辖区内。明宪宗成化以后,今市境黄河东之海勃湾区、海南区为蒙古鄂尔多斯驻牧地;黄河西之乌达区为额鲁特部驻牧地。清朝顺治七年(1650年),今市境黄河东之海勃湾区、海南区属鄂尔多斯右翼中旗西部地。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今市境黄河西之乌达区属阿拉善霍硕特旗之牧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报垦丈放鄂托克旗沿黄河东岸地。

    民国13年(1924年),继续垦放鄂托克旗沿黄河东岸地,移民耕作。民国18年(1929年),绥远省政府成立后,民国19年(1930年)省政府呈请国民政府批准,设置沃野设治局,划鄂尔多斯右翼中旗(今鄂托克旗、鄂克托前旗)沿黄河东岸一带地区为其行政区域(今市境黄河以东的海勃湾区、海南区,基本属沃野设治局辖区的北部地。见“成纪七百三十年”、公元1940年“伊克昭盟公署官房调制”“伊克昭盟全图”)。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