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老哈河畔,努鲁儿虎山脉九头山脚下,坐落着一处文化名城遗址,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辽代中京城。它俗称大明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铁匠营子乡和大明镇境内,东距宁城县城15公里。1964年成为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重点文物?;さノ恢?。辽代的中京城,地处上京(今巴林左旗)、东京(今辽阳市)、南京(亦称燕京,今北京市)、西京(今大同市)五京之中,所辖范围东西约460公里,南北约280公里。五代十国的后周将领赵匡胤“黄袍加身”,推翻了后周政权,建立了北宋王朝;后又逐渐统一了中原及江南广大地区,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分裂局面。此后宋、辽之间战事不断,较大规模的宋、辽战争就有三次,且宋朝是败多胜少。辽朝统和二十一年(公元1004年)闰9月,辽圣宗和承天皇太后率20万辽军大举南下,长驱直入,先后攻取宋朝的定州、祁州、洺州、德清军,最后抵达澶州(今河南濮阳)。宋廷惊惶失措,甚至准备迁都。在辽兵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宋真宗只好遣使求和。12月,双方议和达成,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澶渊之盟”。议和规定:宋朝每年向辽朝输银10万两,绢20万匹;两朝罢兵,各守旧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从此,宋辽两朝和平交往了110多年。宋辽结盟后,双方每年都派使者相互探视,辽朝为了在宋朝面前显示国富民强,又便于接待宋朝和接受宋朝送来的礼物和帛绢,决定在上京与南京之间的原奚王辖地建立中京城。辽中京城共计三重:外城、内城、皇城。外城现残留有2~4米高的墙体和11~15米宽的墙基;西、南城墙保存较好。中京城内建筑物较多,主要有宫殿、官署、廊坊、庙宇、市楼、驿馆、府第、佛塔等,现大多无存。辽中京大塔,今称大明塔,位于外城丰实坊内,为感圣寺舍利佛塔。大塔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全高80.32米,为国内第二高塔(河北正定开元寺塔为84.12米)。中京小塔位于阳德门西南500米处,建于金朝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塔高24米,为八角形,每边长3.3米,为砖筑十三层密檐式塔。半截塔亦称残塔,因其只存半截塔体而得名,位于辽中京城外西南方向,建于辽朝清宁三年(公元1057年)。
——来源于《内蒙古旅游志·光盘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