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龙凤茶楼论坛_全国名媛凤楼_快活林凤楼品茶论坛最新消息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呼和浩特地区旧石器时代的遗址

发布时间:2016-10-06 【字体:
  • 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主要分布在呼和浩特东北郊背山面川的山丘地带,以及托克托县黄河沿岸的高台地上。1976年命名为“大窑文化”的郊区大窑村二道沟和前乃莫板东山坡,是旧石器晚期的两处大规模石器制造场遗址。1978年大窑村南山四道沟,又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石器制造场,相当于“北京人”时期。

    围绕着大窑村,先后还发现了好几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如水泉村附近,杨四窑子、李贽窑子一带,以及榆林乡的马鬃山南坡等处。另外,在托克托县的河口东梁、碱池、中滩、一溜湾和辛家火盘南梁等地都发现有打制石器和古脊椎动物化石。

    大窑文化遗址  大窑文化遗址是呼市两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总称,一处保合少乡大窑村南山;另一处是榆林乡前乃莫板村脑包梁。

    大窑村南山遗址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处于南山的阴坡,坡面有三道冲沟,自东依次为兔儿沟、南梁沟和小西沟。

    前乃莫板村东南的脑包梁,东面地势较低,叫“头道洼”,再东面有山头,两面坡下有一冲沟。

    以上两处遗址是文物工作者在1973年进行文物调查时发现的。19769月正式发掘,在南梁沟的北部开探方5处,辅助剖面2个,在头道洼大沟的东崖开探方2个,以上7个探方出的遗物主要是石片和石器,其原料为当地山梁上露出地表的燧石。大窑村南山燧石呈灰白色或深灰色,脑包梁的呈褐色或紫红色。

    这次发掘共出土石器394件,石片1200余片。石器有石核、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石斧、石锤、石球等,在同一地层中还发现鹿和普氏羚羊角化石。在7个探方中,有6个探方的石器出于晚期更新世黑垆土和黄土底部角砾石层中,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南梁沟另一探方的地质年代属更新世,为新石器时代。

    这两处石器制造场,规模大,延用时间长,深受考古界的重视。1978年,文物工作者在大窑南山的四道沟,从离石黄土层中发现了人工打制的石片,其后又发现了40多片,经过鉴定,它们所处的地层是离石黄土,亦即红色土。其地质年代属旧石器时代初期,与“北京人”同处一个时期。

    1979年秋,经过大规模发掘,开探方12个,长达百米,又发现了500多件人工打制的石片、石块,其年代亦属旧石器时代初期,进一步证明此遗址是旧石器时代初期的石器制造场。

    1979年,大窑遗址为党中央文化部正式命名为“大窑文化”。

    马鬃山旧石器遗址  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郊保合少乡南10公里,西距呼和浩特市35公里。马鬃山西南不远处的沟门村北山坡上有一片燧石露头,东西长约80,宽约40,原始社会的人类,在此开采石料,已将露头砸平,遗迹清晰可见。在这个范围内散布了大量的石块、石渣、石片和石器,有石核、石片、刮削器等。

上一篇:
石窟寺
下一篇:
浑善达克沙地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区情纵览  /  内蒙古印象  /  风景名胜

呼和浩特地区旧石器时代的遗址

呼和浩特地区旧石器时代的遗址

发布时间:2016-10-06 来源:呼和浩特市志·下        【字体:
  • 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主要分布在呼和浩特东北郊背山面川的山丘地带,以及托克托县黄河沿岸的高台地上。1976年命名为“大窑文化”的郊区大窑村二道沟和前乃莫板东山坡,是旧石器晚期的两处大规模石器制造场遗址。1978年大窑村南山四道沟,又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石器制造场,相当于“北京人”时期。

    围绕着大窑村,先后还发现了好几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如水泉村附近,杨四窑子、李贽窑子一带,以及榆林乡的马鬃山南坡等处。另外,在托克托县的河口东梁、碱池、中滩、一溜湾和辛家火盘南梁等地都发现有打制石器和古脊椎动物化石。

    大窑文化遗址  大窑文化遗址是呼市两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总称,一处保合少乡大窑村南山;另一处是榆林乡前乃莫板村脑包梁。

    大窑村南山遗址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处于南山的阴坡,坡面有三道冲沟,自东依次为兔儿沟、南梁沟和小西沟。

    前乃莫板村东南的脑包梁,东面地势较低,叫“头道洼”,再东面有山头,两面坡下有一冲沟。

    以上两处遗址是文物工作者在1973年进行文物调查时发现的。19769月正式发掘,在南梁沟的北部开探方5处,辅助剖面2个,在头道洼大沟的东崖开探方2个,以上7个探方出的遗物主要是石片和石器,其原料为当地山梁上露出地表的燧石。大窑村南山燧石呈灰白色或深灰色,脑包梁的呈褐色或紫红色。

    这次发掘共出土石器394件,石片1200余片。石器有石核、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石斧、石锤、石球等,在同一地层中还发现鹿和普氏羚羊角化石。在7个探方中,有6个探方的石器出于晚期更新世黑垆土和黄土底部角砾石层中,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南梁沟另一探方的地质年代属更新世,为新石器时代。

    这两处石器制造场,规模大,延用时间长,深受考古界的重视。1978年,文物工作者在大窑南山的四道沟,从离石黄土层中发现了人工打制的石片,其后又发现了40多片,经过鉴定,它们所处的地层是离石黄土,亦即红色土。其地质年代属旧石器时代初期,与“北京人”同处一个时期。

    1979年秋,经过大规模发掘,开探方12个,长达百米,又发现了500多件人工打制的石片、石块,其年代亦属旧石器时代初期,进一步证明此遗址是旧石器时代初期的石器制造场。

    1979年,大窑遗址为党中央文化部正式命名为“大窑文化”。

    马鬃山旧石器遗址  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郊保合少乡南10公里,西距呼和浩特市35公里。马鬃山西南不远处的沟门村北山坡上有一片燧石露头,东西长约80,宽约40,原始社会的人类,在此开采石料,已将露头砸平,遗迹清晰可见。在这个范围内散布了大量的石块、石渣、石片和石器,有石核、石片、刮削器等。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智能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