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龙凤茶楼论坛_全国名媛凤楼_快活林凤楼品茶论坛最新消息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箭丁 募兵 抽丁

发布时间:2016-08-09 【字体:
  • 一、箭丁

    清代及中华民国时期,蒙古族凡18~60岁男丁皆注册为箭丁(喇嘛、庙丁、随丁及有疾者除外),因善骑射,故亦称骁骑。平时保持1/3服现役,为常备军,其余为后备军。二者定期依次更换。战时,征召2/3,自备战马、兵械、食品入伍参战。战事结束,兵士散归故里。

    二、募兵

    中华民国时期,桃力民办事处所辖杭锦旗各乡,施行“招募制”。男性青壮年,自愿应招入伍,入伍者领有少许薪饷。百姓称为“卖兵”。多有土匪、恶棍“卖身”入伍者,百姓斥为兵痞。

    三、抽丁

    后因战乱频繁,军阀纷起,兵员不足,百姓应募者日少,遂改为“抽丁制”。规定“家有三丁抽一、五丁抽二”。此种强征手段,遭到群众抵制,于是,推行保甲制。保、甲长,将18~35岁男丁,皆定为国民兵;36~45岁的男丁,皆列为国民预备兵,实行“联保联坐”。抽丁时,乡、保长带领乡丁,按照“十二属相年龄对照表”逐户查证、观察,只要认定为应征对象,不管有无疾病、兄弟几人,当场强拉入伍。稍有不服,棒打绳捆。为对付群众逃避,保、甲长往往带领武装军警,半夜突然包围村庄,砸门入室,见男子就抓,故俗称“抓壮丁”。

上一篇:
锡林郭勒盟地区的传统节日
下一篇:
马背承载草原文化传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区情纵览  /  内蒙古印象  /  民俗风情

箭丁 募兵 抽丁

发布时间:2016-08-09 来源:杭锦旗志        【字体:
  • 一、箭丁

    清代及中华民国时期,蒙古族凡18~60岁男丁皆注册为箭?。ɡ?、庙丁、随丁及有疾者除外),因善骑射,故亦称骁骑。平时保持1/3服现役,为常备军,其余为后备军。二者定期依次更换。战时,征召2/3,自备战马、兵械、食品入伍参战。战事结束,兵士散归故里。

    二、募兵

    中华民国时期,桃力民办事处所辖杭锦旗各乡,施行“招募制”。男性青壮年,自愿应招入伍,入伍者领有少许薪饷。百姓称为“卖兵”。多有土匪、恶棍“卖身”入伍者,百姓斥为兵痞。

    三、抽丁

    后因战乱频繁,军阀纷起,兵员不足,百姓应募者日少,遂改为“抽丁制”。规定“家有三丁抽一、五丁抽二”。此种强征手段,遭到群众抵制,于是,推行保甲制。保、甲长,将18~35岁男丁,皆定为国民兵;36~45岁的男丁,皆列为国民预备兵,实行“联保联坐”。抽丁时,乡、保长带领乡丁,按照“十二属相年龄对照表”逐户查证、观察,只要认定为应征对象,不管有无疾病、兄弟几人,当场强拉入伍。稍有不服,棒打绳捆。为对付群众逃避,保、甲长往往带领武装军警,半夜突然包围村庄,砸门入室,见男子就抓,故俗称“抓壮丁”。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