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龙凤茶楼论坛_全国名媛凤楼_快活林凤楼品茶论坛最新消息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内蒙古道教宫观的分布(二)

发布时间:2019-07-18 【字体:
  •  

    呼伦贝尔市宫观庙宇

    关帝庙  清雍正十二年(1734),修筑呼伦贝尔城,内地汉族工匠、郎中、相士等各行各业技术人才纷至沓来,汉族人口比例逐渐上升。随着道教传播,道教信徒也随之增加。清嘉庆元年(1796),呼伦贝尔城副都统衔总管衙门在驻军营盘附近修筑悬挂蒙古文牌匾、内藏蒙古经卷的关帝庙。清道光六年(1826),由布特哈总衙门副都统松阿、乾清门行走常兴、总管吉坤泰等人倡议,由布特哈八旗官兵集资,在总管衙门驻地(今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后宜卧奇村)建关帝庙,一高二低7间正殿,5间东配房,三进大门,草盖、砖面、围以松木板栅,正殿内供关帝(关羽)泥塑像,两旁立有关平、周仓泥像,店额上挂有历代总管题写的:天中日午、乾坤正气、忠孝神仙等匾额。

    祭祀活动是清代官场时尚,一些重点寺庙由官修、官祭。如海拉尔市关帝庙、羞岳庙等均列为呼伦贝尔地区中心庙,每年祭祀费用由呼伦县(今海拉尔市)列支核销,使官祭与道教活动及民众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民国初期盛行官吏祭祀,呼伦贝尔副都统贵福和兴安北省省长凌升,曾于每月农历初一、十五日(朔望斋日)沐浴斋戒,在卫队簇拥下乘马车到关岳庙上香祭祀。上行下效,每月初一、十五日成为官府各级官员不成文例行祭日。一年中还有庙会、吉祥道场和超度亡灵等活动。各地民众每逢庙会或祭日也前往庙观烧香磕头,祈求降福禳灾。

    老君庙、娘娘庙  民国21年(1932)前,扎赉诺尔煤矿工人于今农贸市场处建起一座老君庙。日本侵略军侵占扎赉诺尔煤矿后,改称护矿寺,后又重建。据调查,庙里无塑像,只供有老君牌位,众多煤矿工人定期带着香烛果品前往叩拜供奉,以求平安。民国26年(1937),在满洲里市区铁道北六道街建吕祖庙一座,供奉吕洞宾。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四月十四日(吕祖生日)有庙会,信徒200余人。同年,在市区铁道北五道街建娘娘庙一座,称后土行宫。庙内塑有娘娘坐像一尊,后两侧有2使女,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和三月十五日举行庙会。庙会期间,除上香礼拜活动外,还要演戏并有商贩摊点交易等活动。

    民国36年(1947),呼伦贝尔岭东农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道教、佛教被视为封建迷信,发动群众砸毁神像,寺庙被拆除或做它用。呼伦贝尔岭西由于牧区实行民主改革政策,一些道观庙宇幸存下来,僧人道士仍进行正常宗教活动?!拔幕蟾锩逼诩?,各类寺庙中神像、法器、经卷等被查抄、毁坏,道观寺庙均被拆毁或挪作他用。

    阿尔山关帝庙  清乾隆十三年(1748),在喀尔喀河上游伊尔炮南麓,有一座环山而建的关帝庙,后来被毁。

    通辽市宫观庙宇

    科尔沁区太山宫  清代中期以后,道教从山东省等地民间传入通辽科尔沁地区,分全真派和正一派。民国6年(1917),由道教吴兴权在今科尔沁区修建太山宫。太山宫有前殿、正殿、后殿。正殿供奉关公、岳飞。观音背南面北,谓之倒座观音。前殿两侧各有一匹石马,前方横置栏杆,为关公、岳飞之坐骑。后殿为娘娘庙,供奉三霄娘娘,道姑出家不削发。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日是太山宫祭奠日。1992年被拆除。

    老爷庙  于民国初年,由商务会向商民摊派资金建造而成6老爷庙,位于科尔沁区北门小学院内北侧,全寺有殿宇3间,正位供奉关圣,东侧为娘娘,西侧为岳飞。老爷庙的祭日分别为农历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日;其中四月十八日到庙上祭奠的人数最多,称为赶庙会,祭奠时祈求生男育女、长命百岁。20世纪50年代初,大殿成为北门小学校仓库。

    开鲁县  清代,随着放垦置县,大批冀鲁农民迁来开鲁县并传播道教,分为全真、正一两派??痴蚰谟欣暇?、道德营子的元通观、建华村的元觉寺等六所道观,有道士14名。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经过战争和反封建迷信活动,道观有的被拆毁,有的改作他用。

    保全寺(老爷庙)  民国5年(1916),由商务会、农会出面,号召官绅、商、工、善士等募捐建保全寺(俗称老爷庙)。庙址在今科尔沁区内地震测报站处。保全寺建成后有庙房5间,住持法名绪忠。民国19年(1930),有僧2人,庙房5间,僧舍5间,拥有土地1.3公顷,庙为砖瓦木结构,青砖、筒瓦、抬梁尖脊。正殿建在1米高的砖基石阶上,基座由大块青砖铺面。木制房梁,飞檐上翘。正殿供奉关公,匾额为:亘古一人,大义参天,浩然正气。旁边供岳飞(武穆),匾额为:精忠报国。东配殿供观世音菩萨和子孙娘娘,匾额为:慈航普度。西配殿供城隍。各殿内壁画和图案精美,泥塑着色神像。城隍殿西另盖1间小庙,供判官。民国38年(1949),洪水泛滥,水围县城。工商界人士集资在庙西又建龙王庙1座。1950年,将各殿内的神、佛像捣毁,改作小学教室。20世纪60年代初,将庙房彻底拆毁。

    老君堂  民国17年(1928),开鲁县建成老君堂,经费来自手工业作坊及募捐,原址在今县人民政府院内车库处。首任住持道人孙教真(俗名孙景伦),属青帮?;褂械廊搜钪樯剑ㄋ酌钏自@暇么竺派闲依暇秘叶?,院内有3间正殿。正殿东西各有一间配殿。建筑为砖木结构尖脊瓦房。正殿里供有老君(李耳)、鲁班,东边配殿供吕洞宾,西边配殿供狐仙。神像为泥塑彩像。老君堂属道家混元派,念道教的《道德经》和《玉皇经》,共有经卷100余卷。每年老君生日(农历二月十五日)、鲁班生日都要举办活动。铁匠、窑匠、木匠、石匠、瓦匠等都要到老君堂烧香施舍祈祷,1960年被拆毁。

    赤峰市宫观庙宇

    天长观  辽神册三年(918年),在皇都上京建道教庙宇天长观。辽太祖经常派人到寺观参谒。

    大仙词、三官庙  元明清至民国初,巴林左旗内道教活动较少。在城内建有两座祠庙:一是大仙祠,俗称大仙庙,位于头道街市场东,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属龙门派,有道士常住,信徒2640人,伪满时期该祠曾被改称养心公所,有些信徒常汇于此切磋道教玄机,后被毁。二是三官庙,也称瑞丰寺,位于东横街北端,供天官、地官、水官塑像,为道、佛相掺之寺庙,后被毁。

    老爷庙  民国25年(1936)建,位于林东城关门外。前后两栋大殿,前殿供奉3尊泥塑神像,正中端坐者为关圣帝君像,两旁站立者为周仓、关平像。后殿供奉三霄娘娘泥塑像,一位云霄、一位碧霄、一位琼霄。旁有一泥塑像,瘸腿歪脖,名为十不全。每年四月十八日为老爷庙会,届时,道士举行诵经法会,许愿、还愿、求神、求子者到关公和娘娘像前烧香摆供,施舍钱财?;乖诿砬肮愠〈钐ǔ罚聪犯匣嵴呷松饺撕?,宗教气氛浓郁。老爷庙经常有道士四五人,不完全以布施为主,靠耕种庙田数十亩维持生活。民国33年(1944)大旱,道长王宣芝收养无家可归孤儿60余人,管吃管穿,还教孤儿念书识字。20世纪50年代后,大多数孤儿参军入伍。“文化大革命”时,红卫兵将老爷庙塑像砸毁,不久,庙殿也被拆除。

     

    1949年前红山区道观一览表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全国龙凤茶楼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