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龙凤茶楼论坛_全国名媛凤楼_快活林凤楼品茶论坛最新消息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宗藏传佛教教规

发布时间:2018-03-29 【字体:
  • 藏传佛教的戒律,是防止喇嘛在行为、语言、思想三方面出现过失而制定的修行准则,所有喇嘛必须遵守戒律规定。戒的作用是依戒修行,以期最终获得成就。净戒,是指行善止恶的戒规。据传,从释迦牟尼时期开始有了戒律,后来发展成为藏传佛教“三学”(定、慧、戒)中的一门学科。

    喇嘛要经受3次“戒”,才能成为正式出家僧人。第一次受戒称“拉布金戒”(小戒,即沙尼戒),即遵守以下戒律:(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邪淫;(4)不妄语;(5)不饮酒。7岁~8岁小喇嘛接受此戒。

    第二次受戒称“格斯勒”(中戒,即具足戒),即遵守“十戒”或“二十五戒”。

    十戒:(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邪淫;(4)不妄语;(5)不饮酒;(6)不涂饰香鬘;(7)不食非时食;(8)不睡坐高大华丽床;(9)不视听歌舞;(10)不聚集财宝。

    二十五戒:(1)不杀生;(2)不妄语;(3)不偷盗;(4)不邪淫;(5)不饮酒;(6)不掷骰子;(7)不罪过食;(8)不传自语法;(9)不传魔鬼法;(10)不传非天法;(11)不打牛;(12)不打童;(13)不打夫;(14)不打妇;(15)不击塔;(16)不恨君;(17)不恨君之友;(18)不恨佛;(19)不恨僧;(20)不恨上师;(21)不眼受;(22)不耳受;(23)不鼻受;(24)不舌受;(25)不意受。小喇嘛在17岁~18岁时接受此戒。

    第三次受戒称“格隆戒”(大戒,即比丘戒),是定性或掌稳意念之意。喇嘛在25岁前后受此戒。

    此戒戒律很多,共253条。

     

上一篇:
土默特右旗的宗教
下一篇:
达拉特旗——天主教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区情纵览  /  内蒙古印象  /  民俗风情

宗藏传佛教教规

发布时间:2018-03-29 来源:《宗教志>>第一篇藏传佛教>>第二章信仰与宗教生活>>第一节宗教信仰》        【字体:
  • 藏传佛教的戒律,是防止喇嘛在行为、语言、思想三方面出现过失而制定的修行准则,所有喇嘛必须遵守戒律规定。戒的作用是依戒修行,以期最终获得成就。净戒,是指行善止恶的戒规。据传,从释迦牟尼时期开始有了戒律,后来发展成为藏传佛教“三学”(定、慧、戒)中的一门学科。

    喇嘛要经受3次“戒”,才能成为正式出家僧人。第一次受戒称“拉布金戒”(小戒,即沙尼戒),即遵守以下戒律:(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邪淫;(4)不妄语;(5)不饮酒。7岁~8岁小喇嘛接受此戒。

    第二次受戒称“格斯勒”(中戒,即具足戒),即遵守“十戒”或“二十五戒”。

    十戒:(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邪淫;(4)不妄语;(5)不饮酒;(6)不涂饰香鬘;(7)不食非时食;(8)不睡坐高大华丽床;(9)不视听歌舞;(10)不聚集财宝。

    二十五戒:(1)不杀生;(2)不妄语;(3)不偷盗;(4)不邪淫;(5)不饮酒;(6)不掷骰子;(7)不罪过食;(8)不传自语法;(9)不传魔鬼法;(10)不传非天法;(11)不打牛;(12)不打童;(13)不打夫;(14)不打妇;(15)不击塔;(16)不恨君;(17)不恨君之友;(18)不恨佛;(19)不恨僧;(20)不恨上师;(21)不眼受;(22)不耳受;(23)不鼻受;(24)不舌受;(25)不意受。小喇嘛在17岁~18岁时接受此戒。

    第三次受戒称“格隆戒”(大戒,即比丘戒),是定性或掌稳意念之意。喇嘛在25岁前后受此戒。

    此戒戒律很多,共253条。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