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龙凤茶楼论坛_全国名媛凤楼_快活林凤楼品茶论坛最新消息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内蒙古三合村:团结情带来乡村兴

发布时间:2024-06-12 【字体:
  • 夏日,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三合村稻田风光秀美,一台台满载秧苗的插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一会工夫,稻田披上了绿色的新装。

    水田边,2024年40岁的朝鲜族村民张海峰,认真地指导村民蒋亮插秧技法。10年间,他不断带动三合村及周边村民种植绿色有机水稻,种植面积从2000亩发展到现在的万余亩?!拔颐敲磕晟竺?5000吨左右,畅销呼和浩特、北京、上海等10多个城市?!?/span>

     

    image.png 

    乌兰哈达镇三合村稻田风光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三合村,生活着汉族、朝鲜族、蒙古族、满族、达斡尔族、回族六个民族的村民。近年来,村民们团结奋进,走上了种植水稻发家致富之路。

    张海峰的公司主要发展订单农业,与三合村村民签订收购协议,实行“农户种植+公司订单”兜底保障,实现企业发展和村民增收“双赢”?!懊磕旯径蓟岣颐欠⒌局?,再派技术员进行指导,统一播种、管理、收割,不用愁销路?!庇胝藕7骞厩┒┒┑サ慕?,如今靠种植水稻每年收入超15万元。今年,张海峰的公司已签约农户1015户,订单面积16000亩,覆盖三合村及周边10余个嘎查村。

    水稻种植,见证了三合村各族村民互帮互助的美好传统。“最早村里只有朝鲜族村民种植水稻,后来其他民族村民也不断加入进来,因地制宜发展水稻种植。朝鲜族村民把水稻种植技术传授给其他民族村民,这才有了如今各族村民在一起耕耘和收获的景象?!比洗宓持Р渴榧切碇曳逅?。

    看山,望水,闻阵阵稻花香。三合村水稻产业风生水起,旅游业也跟着发展起来。漫步在三合民俗风情步行街,两侧是风格古朴的建筑群落,小院庭阶悠远,韵味深长。稻田观光景区,游客们愉快地走在木栈道上,观赏万亩稻田。在民宿区,游人回归大自然,“睡”在风景里。

    “我们村现在成旅游景区了,大老远的人都坐着车特意来这里游玩参观?!痹谌厦袼追缜椴叫薪志艘患页首逄厣缥斗沟甑拇迕裥碇夜飧咝说厮?,旅游旺季生意不错,前来品尝紫菜包饭、米肠和泡菜的游客很多。

     

    image.png 

    乌兰哈达镇三合村夜景

     

    许忠光此前在韩国务工,了解到家乡发展环境越来越好,尤其是三合民俗风情步行街正式开街,让他看到了发展机遇。2022年5月,他回到家乡三合村开起了饭店,还有其他村民或经营东北菜馆、摄影馆、文创产品店等店铺,或在步行街务工,大家齐心协力,三合民俗风情步行街的生意热闹非凡。

    兴安盟委委员、乌兰浩特市委书记杨冀鹏介绍,近两年,市里持续放大三合村的生态、文化优势,以朝鲜族特色民俗馆、水稻故事馆为载体,深入挖掘民俗特色文化,还策划推出绿色研学、乡村美食季等一系列业态活动,多渠道搅热乡村旅游,让各族村民共享旅游产业发展红利。“今年‘五一’假期,三合村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这里的旅游真的火起来了。”

    多年间,三合村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生态文化村”……当地正以优美的生态环境、鲜明的特色产业、深厚的历史文化等优势,快步走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大道上。

     


上一篇:
鄂伦春族的冰雪情缘
下一篇:
内蒙古刺绣:“针”功夫绣出多彩北疆风情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区情纵览  /  内蒙古印象  /  民俗风情

内蒙古三合村:团结情带来乡村兴

发布时间:2024-06-12 来源:新华网        【字体:
  • 夏日,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三合村稻田风光秀美,一台台满载秧苗的插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一会工夫,稻田披上了绿色的新装。

    水田边,2024年40岁的朝鲜族村民张海峰,认真地指导村民蒋亮插秧技法。10年间,他不断带动三合村及周边村民种植绿色有机水稻,种植面积从2000亩发展到现在的万余亩?!拔颐敲磕晟竺?5000吨左右,畅销呼和浩特、北京、上海等10多个城市?!?/span>

     

    image.png 

    乌兰哈达镇三合村稻田风光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三合村,生活着汉族、朝鲜族、蒙古族、满族、达斡尔族、回族六个民族的村民。近年来,村民们团结奋进,走上了种植水稻发家致富之路。

    张海峰的公司主要发展订单农业,与三合村村民签订收购协议,实行“农户种植+公司订单”兜底保障,实现企业发展和村民增收“双赢”?!懊磕旯径蓟岣颐欠⒌局?,再派技术员进行指导,统一播种、管理、收割,不用愁销路。”与张海峰公司签订订单的蒋亮,如今靠种植水稻每年收入超15万元。今年,张海峰的公司已签约农户1015户,订单面积16000亩,覆盖三合村及周边10余个嘎查村。

    水稻种植,见证了三合村各族村民互帮互助的美好传统。“最早村里只有朝鲜族村民种植水稻,后来其他民族村民也不断加入进来,因地制宜发展水稻种植。朝鲜族村民把水稻种植技术传授给其他民族村民,这才有了如今各族村民在一起耕耘和收获的景象?!比洗宓持Р渴榧切碇曳逅?。

    看山,望水,闻阵阵稻花香。三合村水稻产业风生水起,旅游业也跟着发展起来。漫步在三合民俗风情步行街,两侧是风格古朴的建筑群落,小院庭阶悠远,韵味深长。稻田观光景区,游客们愉快地走在木栈道上,观赏万亩稻田。在民宿区,游人回归大自然,“睡”在风景里。

    “我们村现在成旅游景区了,大老远的人都坐着车特意来这里游玩参观?!痹谌厦袼追缜椴叫薪志艘患页首逄厣缥斗沟甑拇迕裥碇夜飧咝说厮?,旅游旺季生意不错,前来品尝紫菜包饭、米肠和泡菜的游客很多。

     

    image.png 

    乌兰哈达镇三合村夜景

     

    许忠光此前在韩国务工,了解到家乡发展环境越来越好,尤其是三合民俗风情步行街正式开街,让他看到了发展机遇。2022年5月,他回到家乡三合村开起了饭店,还有其他村民或经营东北菜馆、摄影馆、文创产品店等店铺,或在步行街务工,大家齐心协力,三合民俗风情步行街的生意热闹非凡。

    兴安盟委委员、乌兰浩特市委书记杨冀鹏介绍,近两年,市里持续放大三合村的生态、文化优势,以朝鲜族特色民俗馆、水稻故事馆为载体,深入挖掘民俗特色文化,还策划推出绿色研学、乡村美食季等一系列业态活动,多渠道搅热乡村旅游,让各族村民共享旅游产业发展红利。“今年‘五一’假期,三合村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这里的旅游真的火起来了?!?/span>

    多年间,三合村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生态文化村”……当地正以优美的生态环境、鲜明的特色产业、深厚的历史文化等优势,快步走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大道上。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