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龙凤茶楼论坛_全国名媛凤楼_快活林凤楼品茶论坛最新消息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鄂温克族民间舞蹈——阿罕拜

发布时间:2024-06-17 【字体:
  • 鄂温克族被称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生活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及黑龙江省讷河市等地。

    鄂温克族能歌善舞,在长期的狩猎、游牧生产生活中,创造并保留下来许多独具民族风格的民间舞蹈。

    这些舞蹈有的遒劲、粗犷,有的柔美、优雅。其中,尤以阿罕拜舞最具代表性。

     

    image.png 

     

    阿罕拜为热闹之意,又称“努日格日”或“努给勒”,是鄂温克族妇女所喜爱的群众自娱性舞蹈。没有音乐,以呼号为节,方法类似于轮唱,每换一呼号同时更换动作,呼号与动作无固定顺序,由一人领大家随之。舞蹈节奏性强,热烈奔放,生活气息浓郁,充分体现了鄂温克族妇女开朗、大方的性格特征。

    每一个动作都有专用的呼号,有悠长的、急促的、强烈的,也有抒情的。呼号所发出的声音也不同,有高亢嘹亮的,也有低沉的,要根据舞蹈的内容和表演者的情绪而定。

    呼号在民间舞蹈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不仅是抒发感情的语言,还是统一节奏和变换舞蹈动作的信号。

    呼号的方法也很别致,有齐呼和轮呼,声音连绵不断,顿挫有致,像一首和谐浑厚的乐曲。

     

    image.png 

     

    阿罕拜舞蹈不限人数, 两人一组,面对面站,横排、竖排均可。

    上半身动作变化较多,有梳头发、照镜子、挽袖子、扎腰带、双勾手、甩双臂等。脚部动作为“单脚拍地步”,即左脚全脚掌拍地的同时右脚抬起,双膝盖弯曲。右脚全脚掌拍地,膝盖蹬直,同时左脚起膝盖弯曲。左右脚轮换,向前移动。

    在春节、婚礼、一年一度的打马印或欢庆牧业丰收时,妇女们身着节日盛装不约而同地会聚在草场,欢歌共舞。

     

    image.png 

     

    阿罕拜舞蹈原始古朴、独具特色,具有厚重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是鄂温克族历史文化发展进程的见证。2013年,被列入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一篇:
和硕特民歌
下一篇:
敖汉传说故事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鄂温克族民间舞蹈——阿罕拜

发布时间:2024-06-17 来源:“呼伦贝尔文旅”微信公众号、“鄂温克族自治旗文体旅游广电局”微信公众号        【字体:
  • 鄂温克族被称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生活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及黑龙江省讷河市等地。

    鄂温克族能歌善舞,在长期的狩猎、游牧生产生活中,创造并保留下来许多独具民族风格的民间舞蹈。

    这些舞蹈有的遒劲、粗犷,有的柔美、优雅。其中,尤以阿罕拜舞最具代表性。

     

    image.png 

     

    阿罕拜为热闹之意,又称“努日格日”或“努给勒”,是鄂温克族妇女所喜爱的群众自娱性舞蹈。没有音乐,以呼号为节,方法类似于轮唱,每换一呼号同时更换动作,呼号与动作无固定顺序,由一人领大家随之。舞蹈节奏性强,热烈奔放,生活气息浓郁,充分体现了鄂温克族妇女开朗、大方的性格特征。

    每一个动作都有专用的呼号,有悠长的、急促的、强烈的,也有抒情的。呼号所发出的声音也不同,有高亢嘹亮的,也有低沉的,要根据舞蹈的内容和表演者的情绪而定。

    呼号在民间舞蹈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不仅是抒发感情的语言,还是统一节奏和变换舞蹈动作的信号。

    呼号的方法也很别致,有齐呼和轮呼,声音连绵不断,顿挫有致,像一首和谐浑厚的乐曲。

     

    image.png 

     

    阿罕拜舞蹈不限人数, 两人一组,面对面站,横排、竖排均可。

    上半身动作变化较多,有梳头发、照镜子、挽袖子、扎腰带、双勾手、甩双臂等。脚部动作为“单脚拍地步”,即左脚全脚掌拍地的同时右脚抬起,双膝盖弯曲。右脚全脚掌拍地,膝盖蹬直,同时左脚起膝盖弯曲。左右脚轮换,向前移动。

    在春节、婚礼、一年一度的打马印或欢庆牧业丰收时,妇女们身着节日盛装不约而同地会聚在草场,欢歌共舞。

     

    image.png 

     

    阿罕拜舞蹈原始古朴、独具特色,具有厚重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是鄂温克族历史文化发展进程的见证。2013年,被列入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