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龙凤茶楼论坛_全国名媛凤楼_快活林凤楼品茶论坛最新消息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格萨(斯)尔》

发布时间:2025-09-01 【字体:
  • 1756706154104584.png

    2019年7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是15日上午,习近平在赤峰博物馆同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切交谈。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多民族不断交流交往交融而形成的。中华文明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ず痛?,支持和扶持《格萨(斯)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span>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在内蒙古赤峰博物馆考察时的讲话

    《格萨(斯)尔》是流传在藏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居住区域的一部宏大的英雄史诗。《格萨尔》是我国藏族著名的说唱体长篇英雄史诗,后传入蒙古族聚居地区称为《格斯尔》,统称《格萨(斯)尔》。它与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并称为中国三大英雄史诗,是迄今为止人类所拥有的篇幅最长、内容浩瀚的活形态英雄史诗之一。

    《格萨(斯)尔》以韵散文兼行的叙事方式,讲述了英雄格萨(斯)尔王降妖伏魔、抑强扶弱,带领各民族和谐相处、建设美好家园的故事。作为民间口头文学,《格萨(斯)尔》融入了神话、民歌、格言俚语等文学艺术形式,形式丰富、雄浑瑰丽,深受人们喜爱。

    现存最早的《格萨(斯)尔》抄本成书于公元14世纪,1716年的北京木刻版《十方圣主格斯尔可汗传》是其最早的印刷本。迄今有记录的史诗说唱本约120多部,仅韵文就长达100多万诗行,而且目前这一活态的口头史诗仍在不断扩展。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是蒙古族《格斯尔》的重要发源地,被誉为“中国格斯尔之乡”,有很多著名的格斯尔史诗说唱艺人就来自巴林右旗。

    《格萨(斯)尔》史诗在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纳西族、普米族等民族中传播,不仅是凝聚民族情感、传承文化基因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是各民族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的生动见证。

    2006年,《格萨(斯)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格萨(斯)尔》史诗传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陡袢ㄋ梗┒肥肥诠谕獾玫降恼庑┕刈?,离不开党和政府对《格萨(斯)尔》史诗?;すぷ鞯闹厥雍筒恍概?。

    随着时代的发展,《格萨(斯)尔》不断绽放出新的光彩。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今天,《格萨(斯)尔》中的故事,有的被改编成动画片、影视剧、连环画、小说,有的被绘在唐卡上,以更为多样的形式广泛流传。


上一篇:
消逝的驼铃 不朽的传奇
下一篇:
返回列表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格萨(斯)尔》

发布时间:2025-09-01 来源:方志内蒙古微信公众号        【字体:
  • 1756706154104584.png

    2019年7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是15日上午,习近平在赤峰博物馆同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切交谈。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多民族不断交流交往交融而形成的。中华文明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ず痛校С趾头龀帧陡袢ㄋ梗┒返确俏镏饰幕挪?,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span>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在内蒙古赤峰博物馆考察时的讲话

    《格萨(斯)尔》是流传在藏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居住区域的一部宏大的英雄史诗?!陡袢肥俏夜刈逯乃党宄て⑿凼肥蟠朊晒抛寰劬拥厍莆陡袼苟?,统称《格萨(斯)尔》。它与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并称为中国三大英雄史诗,是迄今为止人类所拥有的篇幅最长、内容浩瀚的活形态英雄史诗之一。

    《格萨(斯)尔》以韵散文兼行的叙事方式,讲述了英雄格萨(斯)尔王降妖伏魔、抑强扶弱,带领各民族和谐相处、建设美好家园的故事。作为民间口头文学,《格萨(斯)尔》融入了神话、民歌、格言俚语等文学艺术形式,形式丰富、雄浑瑰丽,深受人们喜爱。

    现存最早的《格萨(斯)尔》抄本成书于公元14世纪,1716年的北京木刻版《十方圣主格斯尔可汗传》是其最早的印刷本。迄今有记录的史诗说唱本约120多部,仅韵文就长达100多万诗行,而且目前这一活态的口头史诗仍在不断扩展。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是蒙古族《格斯尔》的重要发源地,被誉为“中国格斯尔之乡”,有很多著名的格斯尔史诗说唱艺人就来自巴林右旗。

    《格萨(斯)尔》史诗在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纳西族、普米族等民族中传播,不仅是凝聚民族情感、传承文化基因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是各民族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的生动见证。

    2006年,《格萨(斯)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格萨(斯)尔》史诗传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陡袢ㄋ梗┒肥肥诠谕獾玫降恼庑┕刈?,离不开党和政府对《格萨(斯)尔》史诗保护工作的重视和不懈努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格萨(斯)尔》不断绽放出新的光彩。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今天,《格萨(斯)尔》中的故事,有的被改编成动画片、影视剧、连环画、小说,有的被绘在唐卡上,以更为多样的形式广泛流传。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智能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