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龙凤茶楼论坛_全国名媛凤楼_快活林凤楼品茶论坛最新消息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关和璋

发布时间:2019-07-13 【字体:
  •  

     

     

    关和璋,号剑琴,祖籍黑龙江省,民国2年(19133月,出生在呼和浩特市新城一个贫苦的满洲八旗兵的家庭。关和璋的祖父、父母及舅父都很喜欢绘画,其舅父和母亲,还是当时绥远城绘制窗花的能手。良好的家庭影响,使他自幼便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他的绘画之路,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舅父家看到了《芥子园画传》这套传统的绘画启蒙读物,从此,他以书代师,朝夕研读,观摩把玩,临摹绘意,使自己的绘画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不久,他由新城八旗旗务处推荐,保送进入“绥远五族学院”学习。民国16年(1927),该院改为“中山学院”。第二年,他在师范第二班毕业,留校担任小学部教员、主任。

    民国23年(1934),考入北平京华美术学院专攻中国画。受名家邱石冥、于非、周怀民、胡蔚齐等人的教诲,自己又勤奋好学,终于初步掌握了国画传统基本技法,兼通国画理论、诗词、书法等知识。

    关和璋性格文静,喜画山水、花鸟,早年受北平山水画家肖(谦中)影响,且崇尚清初主张创造,反对模仿的山水大家石涛和元末以细密取胜、主张抒情的山水画家王蒙等人。在学习期间,他又改习“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上追宋、元诸代名家,并独自习创国画,使其绘画技法有很大提高。他又研习素描、写生,对西洋画也刻意揣摸,为以后的绘画打下了雄厚、坚实的艺术基础。

    北平京华美术学院毕业后,时值军阀混战,无用武之地,关和璋回到归绥。为了养家糊口,他到绥远省防疫处当了一名技术员。继而又到省政府会计处当了职员。后来,他又改当了教员。

    民国29年(1940),关和璋受“抗救会”案件株连,被捕入狱。在日军与汉奸的严刑拷打下,表现了一位爱国志士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

    抗战胜利后,他曾任伊盟(今鄂尔多斯市)中学美术、音乐教员。后又任归绥市恒清中学美术、音乐教员。热心地组织学生课外活动,成立美术组、歌咏队,使不少有志于艺术的青年学生,探索着中西画技相结合的艺术新路。

    民国38年(1949),“九一九”绥远和平解放,他怀着喜悦而激动的心情,教学生唱革命歌曲,为此受到恒清中学教会势力的排斥和打击。在这种情况下,他愤然辞职,到绥远省畜牧局搞宣传工作。

    1954年,经组织批准,关和璋正式调内蒙古画报社任编辑。

    1956年,内蒙古美协分会成立,他被选为协会理事。

    关和璋长期以来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遵照党的双百方针,用自己的丹青妙笔,着力于年画,宣传画,插图等创作。同时,经常深入到群众生活之中,走遍青城,把呼和浩特地区的风光景物纳于自己的画幅之中。他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塞北地区特色,以此赢得了赞誉。

    他孜孜不倦地追求艺术创作,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他的画“不泥古法,不执己见”,甚重“师法自然”,他按照自己的审美观和情操去观察自然,进而再创自然。

    1957年,他与内蒙古自治区画家高授予、白铭、陈仁铃举行了“四人国画联展”,关和璋展出的写生作品有一百余幅。他的“雪山夕照”荣获了自治区成立十周年美展二等奖,并与他的《红山口疗养院》《修建乌素图水库》《山区之春》等,分别载入内蒙古美术作品选集第一、二集中。

    他的年画《五子图》《重逢》《喂羊羔》《修建乌素图水库》《东方红》先后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另外,他的山水画《护林防火》,曾在1952年全国第一届国画展中展出。这是当时绥远省唯一的一幅作品。其后,他的《山区驮运组》在1958年全国农村生活画展上展出。大型年画《白马连》在1965年华北地区年画展上展出。

    在“文化大革命”中,关和璋被打成了“黑帮”,身心受到严重损害。但他对党、对社会主义坚信不疑。常常利用一切机会,偷偷作画。他画了多幅墨竹,赠送给其他同志,鼓励他们坚持斗争,保持革命气节。

    1974年,关和璋重新恢复了工作。同年经文联党组织批准,深入到呼和浩特市郊区保合少公社体验生活。其间,他撰写了《中国画法概论》《关山画语》《装裱书画法》等专著。整理点校了《林泉高致》《画筌》《颐园论画》等古典画论,完成了国画创作数百幅,为报刊杂志供稿十余篇。在下乡体验生活的七年里,可以说是关和璋一生艺术生活的黄金时期。

    1979年,关和璋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第四次文代会。

    19828月,内蒙古美协为关和璋举办了个人画展。

    关和璋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用他的画笔绘出了我们时代的美好风格,绘出了各族人民的心声,用他的艺术语言反映了时代脉搏的跳动。党和人民给了他崇高的荣誉,1956年,他继任中国美协内蒙古分会驻会理事,后选为常务理事。1958年以来,相继被选为呼和浩特市第二、第三、第四届人大代表。1980年,被选为内蒙古文联委员。1981年,被选为内蒙古政协四届委员,后连选为内蒙古政协五届委员。1995年,去世,享年82岁。

     

上一篇:
宝音扎布
下一篇:
张芝贵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区情纵览  /  内蒙古印象  /  人物风采  /  近现代

关和璋

发布时间:2019-07-13 来源:《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志>>第十三篇人物>>第一章人物传略>>人物传略》        【字体:
  •  

     

     

    关和璋,号剑琴,祖籍黑龙江省,民国2年(19133月,出生在呼和浩特市新城一个贫苦的满洲八旗兵的家庭。关和璋的祖父、父母及舅父都很喜欢绘画,其舅父和母亲,还是当时绥远城绘制窗花的能手。良好的家庭影响,使他自幼便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他的绘画之路,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舅父家看到了《芥子园画传》这套传统的绘画启蒙读物,从此,他以书代师,朝夕研读,观摩把玩,临摹绘意,使自己的绘画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不久,他由新城八旗旗务处推荐,保送进入“绥远五族学院”学习。民国16年(1927),该院改为“中山学院”。第二年,他在师范第二班毕业,留校担任小学部教员、主任。

    民国23年(1934),考入北平京华美术学院专攻中国画。受名家邱石冥、于非、周怀民、胡蔚齐等人的教诲,自己又勤奋好学,终于初步掌握了国画传统基本技法,兼通国画理论、诗词、书法等知识。

    关和璋性格文静,喜画山水、花鸟,早年受北平山水画家肖(谦中)影响,且崇尚清初主张创造,反对模仿的山水大家石涛和元末以细密取胜、主张抒情的山水画家王蒙等人。在学习期间,他又改习“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上追宋、元诸代名家,并独自习创国画,使其绘画技法有很大提高。他又研习素描、写生,对西洋画也刻意揣摸,为以后的绘画打下了雄厚、坚实的艺术基础。

    北平京华美术学院毕业后,时值军阀混战,无用武之地,关和璋回到归绥。为了养家糊口,他到绥远省防疫处当了一名技术员。继而又到省政府会计处当了职员。后来,他又改当了教员。

    民国29年(1940),关和璋受“抗救会”案件株连,被捕入狱。在日军与汉奸的严刑拷打下,表现了一位爱国志士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

    抗战胜利后,他曾任伊盟(今鄂尔多斯市)中学美术、音乐教员。后又任归绥市恒清中学美术、音乐教员。热心地组织学生课外活动,成立美术组、歌咏队,使不少有志于艺术的青年学生,探索着中西画技相结合的艺术新路。

    民国38年(1949),“九一九”绥远和平解放,他怀着喜悦而激动的心情,教学生唱革命歌曲,为此受到恒清中学教会势力的排斥和打击。在这种情况下,他愤然辞职,到绥远省畜牧局搞宣传工作。

    1954年,经组织批准,关和璋正式调内蒙古画报社任编辑。

    1956年,内蒙古美协分会成立,他被选为协会理事。

    关和璋长期以来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遵照党的双百方针,用自己的丹青妙笔,着力于年画,宣传画,插图等创作。同时,经常深入到群众生活之中,走遍青城,把呼和浩特地区的风光景物纳于自己的画幅之中。他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塞北地区特色,以此赢得了赞誉。

    他孜孜不倦地追求艺术创作,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他的画“不泥古法,不执己见”,甚重“师法自然”,他按照自己的审美观和情操去观察自然,进而再创自然。

    1957年,他与内蒙古自治区画家高授予、白铭、陈仁铃举行了“四人国画联展”,关和璋展出的写生作品有一百余幅。他的“雪山夕照”荣获了自治区成立十周年美展二等奖,并与他的《红山口疗养院》《修建乌素图水库》《山区之春》等,分别载入内蒙古美术作品选集第一、二集中。

    他的年画《五子图》《重逢》《喂羊羔》《修建乌素图水库》《东方红》先后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另外,他的山水画《护林防火》,曾在1952年全国第一届国画展中展出。这是当时绥远省唯一的一幅作品。其后,他的《山区驮运组》在1958年全国农村生活画展上展出。大型年画《白马连》在1965年华北地区年画展上展出。

    在“文化大革命”中,关和璋被打成了“黑帮”,身心受到严重损害。但他对党、对社会主义坚信不疑。常常利用一切机会,偷偷作画。他画了多幅墨竹,赠送给其他同志,鼓励他们坚持斗争,保持革命气节。

    1974年,关和璋重新恢复了工作。同年经文联党组织批准,深入到呼和浩特市郊区保合少公社体验生活。其间,他撰写了《中国画法概论》《关山画语》《装裱书画法》等专著。整理点校了《林泉高致》《画筌》《颐园论画》等古典画论,完成了国画创作数百幅,为报刊杂志供稿十余篇。在下乡体验生活的七年里,可以说是关和璋一生艺术生活的黄金时期。

    1979年,关和璋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第四次文代会。

    19828月,内蒙古美协为关和璋举办了个人画展。

    关和璋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用他的画笔绘出了我们时代的美好风格,绘出了各族人民的心声,用他的艺术语言反映了时代脉搏的跳动。党和人民给了他崇高的荣誉,1956年,他继任中国美协内蒙古分会驻会理事,后选为常务理事。1958年以来,相继被选为呼和浩特市第二、第三、第四届人大代表。1980年,被选为内蒙古文联委员。1981年,被选为内蒙古政协四届委员,后连选为内蒙古政协五届委员。1995年,去世,享年82岁。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