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龙凤茶楼论坛_全国名媛凤楼_快活林凤楼品茶论坛最新消息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张鸿奎

发布时间:2020-01-28 【字体:
  •  

    张鸿奎(19031986),北京市大兴县人。民国12年(1923),毕业于北京市郊甲种农业学校农学专科。

    张鸿奎早年投身于棉花、水稻等作物的栽培试验工作。1950年,响应党的号召,支援边疆赴内蒙古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创马铃薯育种工作,任作物系主任、助理研究员。1960年,调至乌兰察布盟(今乌兰察布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继续从事马铃薯研究工作,任马铃薯研究室主任。1978年,任乌兰察布盟农科所副所长,同年晋升为副研究员,同时,任内蒙古农学会理事、乌兰察布盟农学会理事长、内蒙古马铃薯中心《马铃薯》刊物编辑顾问。是乌兰察布盟农业局总农业技师。

    调入乌兰察布盟农科所后,张鸿奎开展《马铃薯实生薯在生产上应用效果的研究》。马铃薯历来是无性繁殖以块茎作种薯进行生产的,一些病害借此传染,特别是病毒病害能够逐代积累,带病带毒的种薯连续用几年后就失去种用价值。据研究资料表明,马铃薯经过有性繁殖过程,可以汰除绝大多数病毒和病害(除PSTV病毒)。据此原理,可以利用马铃薯实生种子生产实生薯进行商品薯生产,解决马铃薯病烂、退化的问题。在张鸿奎的主持下,经过近30年的研究,解决了实生种子育苗技术、生产技术等难关,并总结出南方、北方不同地区的生产及配套技术措施。实生种子在70年代开始推广应用,短短几年推广到全国16省市自治区,面积达40余万亩。其汰毒、防病效果好,增产效果显著,北方地区一般可增产30%70%,西南地区可增产一倍以上。而且实生种子可贮存10年左右。

    由于马铃薯实生种子在生产上大面积的成功应用和取得的经济效益,开辟了一条既经济又适用解决马铃薯病烂、退化的新途径,引起联合国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的重视,中心主任美国理查德·索耶博士率考察组分别于1978年、1979年两次到乌兰察布盟和西南地区进行考察,中心副主任佩奇博士于19863月专程到乌兰察布盟考察。

    《马铃薯实生薯在生产上应用效果的研究》成果于1978年获国家科学大会奖、自治区政府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79年,张鸿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同年,当选为政协乌兰察布盟第五届委员会副主席;1980年,被评为自治区农牧业战线劳动模范,同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68月,张鸿奎因病逝世,享年83岁。

     

上一篇:
拉木苏荣
下一篇:
苗时雨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区情纵览  /  内蒙古印象  /  人物风采  /  近现代

张鸿奎

发布时间:2020-01-28 来源:方志内蒙古微信公众号        【字体:
  •  

    张鸿奎(19031986),北京市大兴县人。民国12年(1923),毕业于北京市郊甲种农业学校农学专科。

    张鸿奎早年投身于棉花、水稻等作物的栽培试验工作。1950年,响应党的号召,支援边疆赴内蒙古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创马铃薯育种工作,任作物系主任、助理研究员。1960年,调至乌兰察布盟(今乌兰察布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继续从事马铃薯研究工作,任马铃薯研究室主任。1978年,任乌兰察布盟农科所副所长,同年晋升为副研究员,同时,任内蒙古农学会理事、乌兰察布盟农学会理事长、内蒙古马铃薯中心《马铃薯》刊物编辑顾问。是乌兰察布盟农业局总农业技师。

    调入乌兰察布盟农科所后,张鸿奎开展《马铃薯实生薯在生产上应用效果的研究》。马铃薯历来是无性繁殖以块茎作种薯进行生产的,一些病害借此传染,特别是病毒病害能够逐代积累,带病带毒的种薯连续用几年后就失去种用价值。据研究资料表明,马铃薯经过有性繁殖过程,可以汰除绝大多数病毒和病害(除PSTV病毒)。据此原理,可以利用马铃薯实生种子生产实生薯进行商品薯生产,解决马铃薯病烂、退化的问题。在张鸿奎的主持下,经过近30年的研究,解决了实生种子育苗技术、生产技术等难关,并总结出南方、北方不同地区的生产及配套技术措施。实生种子在70年代开始推广应用,短短几年推广到全国16省市自治区,面积达40余万亩。其汰毒、防病效果好,增产效果显著,北方地区一般可增产30%70%,西南地区可增产一倍以上。而且实生种子可贮存10年左右。

    由于马铃薯实生种子在生产上大面积的成功应用和取得的经济效益,开辟了一条既经济又适用解决马铃薯病烂、退化的新途径,引起联合国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的重视,中心主任美国理查德·索耶博士率考察组分别于1978年、1979年两次到乌兰察布盟和西南地区进行考察,中心副主任佩奇博士于19863月专程到乌兰察布盟考察。

    《马铃薯实生薯在生产上应用效果的研究》成果于1978年获国家科学大会奖、自治区政府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79年,张鸿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同年,当选为政协乌兰察布盟第五届委员会副主席;1980年,被评为自治区农牧业战线劳动模范,同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68月,张鸿奎因病逝世,享年83岁。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