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龙凤茶楼论坛_全国名媛凤楼_快活林凤楼品茶论坛最新消息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寻龙记|辽代金花银龙纹“万岁台”砚盒

发布时间:2024-09-06 【字体:
  • 砚盒最开始由砚盖演变而来,用以保护图饰和铭文,防止尘埃入砚,且对砚起装饰作用。

     

    image.png 

     

    辽代金花银龙纹“万岁台”砚盒,1992年出土于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耶律羽之墓。该砚盒长18.4厘米,宽11~13.6厘米,高7.6厘米。捶揲焊接成型,錾刻纹饰,抛光、鎏金。砚盒由砚盖、盒身、石砚组成。砚盖与盒身以子母口相合,石砚置盒中。砚盖平面略呈梯形,盝顶。现收藏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为国家一级文物。

     

    image.png 

     

    《万岁台砚》一文中记载:金花银龙纹“万岁台”砚盒盖正面为栖顶式样,凹凸有形,错落有致。下端錾刻波涛,翻滚奔腾,蓄势待发;中部横冲腾龙,曲身回首,虬髯飘逸,极具视觉冲击力;三枝立莲穿绕于龙身,其中一朵盛开,经龙嘴衔立于龙头顶部,花蕊之上竖刻“万岁台”三字。

    錾花工艺始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到唐代已经成为一种独具特色、工艺精湛的传统技艺,辽代对其进行了传承和借鉴。

     

    image.png 

     

    此砚盒造型优美,装饰华丽。金花银是银器制作工艺的一种,先在银器上錾出图案,后在图案上鎏金,这样既突出了图案,又产生了黄白相间、相互映衬的视觉效果,工艺虽显繁缛,但可使银器富丽堂皇,富有立体感。

    辽代金花银龙纹“万岁台”砚盒不仅是辽代工艺美术的杰出代表,也是契丹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为研究辽代历史提供了宝贵实物资料。

     


上一篇:
全国3个入??!其中之一就在内蒙古!
下一篇:
内蒙古考古发掘二长渠墓群?为北宋丰州故城研究添新证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区情纵览  /  内蒙古印象  /  文物古迹

寻龙记|辽代金花银龙纹“万岁台”砚盒

发布时间:2024-09-06 来源:方志内蒙古微信公众号        【字体:
  • 砚盒最开始由砚盖演变而来,用以保护图饰和铭文,防止尘埃入砚,且对砚起装饰作用。

     

    image.png 

     

    辽代金花银龙纹“万岁台”砚盒,1992年出土于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耶律羽之墓。该砚盒长18.4厘米,宽11~13.6厘米,高7.6厘米。捶揲焊接成型,錾刻纹饰,抛光、鎏金。砚盒由砚盖、盒身、石砚组成。砚盖与盒身以子母口相合,石砚置盒中。砚盖平面略呈梯形,盝顶。现收藏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为国家一级文物。

     

    image.png 

     

    《万岁台砚》一文中记载:金花银龙纹“万岁台”砚盒盖正面为栖顶式样,凹凸有形,错落有致。下端錾刻波涛,翻滚奔腾,蓄势待发;中部横冲腾龙,曲身回首,虬髯飘逸,极具视觉冲击力;三枝立莲穿绕于龙身,其中一朵盛开,经龙嘴衔立于龙头顶部,花蕊之上竖刻“万岁台”三字。

    錾花工艺始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到唐代已经成为一种独具特色、工艺精湛的传统技艺,辽代对其进行了传承和借鉴。

     

    image.png 

     

    此砚盒造型优美,装饰华丽。金花银是银器制作工艺的一种,先在银器上錾出图案,后在图案上鎏金,这样既突出了图案,又产生了黄白相间、相互映衬的视觉效果,工艺虽显繁缛,但可使银器富丽堂皇,富有立体感。

    辽代金花银龙纹“万岁台”砚盒不仅是辽代工艺美术的杰出代表,也是契丹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为研究辽代历史提供了宝贵实物资料。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智能导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