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龙凤茶楼论坛_全国名媛凤楼_快活林凤楼品茶论坛最新消息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工业增加值从0.5亿元到9889.8亿元—— 数看内蒙古75年工业经济阔步向前

发布时间:2024-10-09 【字体:
  • 眼下,正值能源保供的关键时期。全力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的内蒙古,倾力保障能源安全生产稳定供应,确保重点煤炭生产企业和运输企业不停工、不停产、不停运。

    在黑岱沟露天煤矿,5层楼高、自重1200吨的WK55电铲回转于煤层和卡车厢斗之间,每铲装煤100吨,只需100多秒就能装满载重220吨的矿用卡车。

    据黑岱沟露天煤矿有关负责人介绍,该矿核定年生产能力3400万吨,是目前我国产量最大的露天煤矿之一,在开采技术上采用了高台阶抛掷爆破与吊斗铲倒堆工艺,作业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生产能力强,资源回收率长期保持在98%以上。作为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该矿以“减人、增安、提效”为目标,自主研发了无人驾驶系统,实现300吨级矿用卡车多编组无人驾驶。

    不仅在黑岱沟露天煤矿,如今,内蒙古煤矿智能化建设全面提档加速,煤矿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采掘机械化率达到100%。全区174处煤矿均已完成智能化建设,智能化煤矿产能达到了10.24亿吨,站在产煤矿产能84%。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肩挑背扛”到如今的机械化、智能化,煤炭生产方式的嬗变正是内蒙古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最好见证。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内蒙古工业在几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门类较为齐全、优势特色鲜明、结构不断优化的现代化工业体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现代能源经济,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取得新进展,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75年前的内蒙古,工业基础薄弱,仅限于生产少量粗加工产品。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工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性转变。

    总量实现跨越。1949年,内蒙古工业增加值仅有0.5亿元。改革开放以后,内蒙古工业焕发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经济规模迅速壮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工业化进程稳步向纵深发展,2012年全区工业增加值突破3500亿元,2018年突破5000亿元,2023年跃升至9889.8亿元,预计2024年工业总量有望历史性突破万亿元大关,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构持续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坚持以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为主攻方向,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区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目前已形成制造业与能源工业竞相发展生动局面,煤炭工业占工业比重由2012年的58%下降到43%;制造业占工业比重由2012年的28%提高到近40%,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大幅提升。目前内蒙古已拥有37个工业大类、141个中类、292个小类,初步构建起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

    实力显著增强。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导向,先进制造业实现聚链成群、融合发展。截至目前,内蒙古制造业领域稀土、单晶硅等19种产品产能规模均居全国第一,电解铝、磁性材料等6种产品产能规模居全国第二。包头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成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呼和浩特乳制品集群跻身国家4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懊勺趾拧惫ひ灯贰氨H?、卖全国”,产业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不断增强。

    转型提势加速。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坚持全产业链思维,锚定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目标,充分发挥新能源的引领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稀土、新能源、现代煤化工等产业,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太阳能用晶硅材料生产基地,以及全国重要的煤炭由燃料向化工原料转化的清洁高效利用示范区。2023年,内蒙古规模以上稀土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1%;新能源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1%;现代煤化工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4%。

    75年栉风沐雨,75年春华秋实。一串串数字见证着75年来内蒙古工业经济走过的壮阔之路,一组数据记录了75年来内蒙古奋勇前行的铿锵步伐。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内蒙古坚决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先进制造业带动新型工业化,以新型工业化全面助力自治区闯新路、进中游。


上一篇:
内蒙古用“班列”连接欧亚大陆力拓轨道经济
下一篇:
2024年1—8月内蒙古经济平稳运行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工业增加值从0.5亿元到9889.8亿元—— 数看内蒙古75年工业经济阔步向前

发布时间:2024-10-09 来源:内蒙古日报        【字体:
  • 眼下,正值能源保供的关键时期。全力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的内蒙古,倾力保障能源安全生产稳定供应,确保重点煤炭生产企业和运输企业不停工、不停产、不停运。

    在黑岱沟露天煤矿,5层楼高、自重1200吨的WK55电铲回转于煤层和卡车厢斗之间,每铲装煤100吨,只需100多秒就能装满载重220吨的矿用卡车。

    据黑岱沟露天煤矿有关负责人介绍,该矿核定年生产能力3400万吨,是目前我国产量最大的露天煤矿之一,在开采技术上采用了高台阶抛掷爆破与吊斗铲倒堆工艺,作业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生产能力强,资源回收率长期保持在98%以上。作为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该矿以“减人、增安、提效”为目标,自主研发了无人驾驶系统,实现300吨级矿用卡车多编组无人驾驶。

    不仅在黑岱沟露天煤矿,如今,内蒙古煤矿智能化建设全面提档加速,煤矿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采掘机械化率达到100%。全区174处煤矿均已完成智能化建设,智能化煤矿产能达到了10.24亿吨,站在产煤矿产能84%。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肩挑背扛”到如今的机械化、智能化,煤炭生产方式的嬗变正是内蒙古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最好见证。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内蒙古工业在几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门类较为齐全、优势特色鲜明、结构不断优化的现代化工业体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现代能源经济,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取得新进展,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75年前的内蒙古,工业基础薄弱,仅限于生产少量粗加工产品。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工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性转变。

    总量实现跨越。1949年,内蒙古工业增加值仅有0.5亿元。改革开放以后,内蒙古工业焕发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经济规模迅速壮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工业化进程稳步向纵深发展,2012年全区工业增加值突破3500亿元,2018年突破5000亿元,2023年跃升至9889.8亿元,预计2024年工业总量有望历史性突破万亿元大关,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构持续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坚持以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为主攻方向,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区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目前已形成制造业与能源工业竞相发展生动局面,煤炭工业占工业比重由2012年的58%下降到43%;制造业占工业比重由2012年的28%提高到近40%,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大幅提升。目前内蒙古已拥有37个工业大类、141个中类、292个小类,初步构建起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

    实力显著增强。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导向,先进制造业实现聚链成群、融合发展。截至目前,内蒙古制造业领域稀土、单晶硅等19种产品产能规模均居全国第一,电解铝、磁性材料等6种产品产能规模居全国第二。包头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成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呼和浩特乳制品集群跻身国家4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懊勺趾拧惫ひ灯贰氨H?、卖全国”,产业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不断增强。

    转型提势加速。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坚持全产业链思维,锚定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目标,充分发挥新能源的引领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稀土、新能源、现代煤化工等产业,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太阳能用晶硅材料生产基地,以及全国重要的煤炭由燃料向化工原料转化的清洁高效利用示范区。2023年,内蒙古规模以上稀土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1%;新能源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1%;现代煤化工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4%。

    75年栉风沐雨,75年春华秋实。一串串数字见证着75年来内蒙古工业经济走过的壮阔之路,一组数据记录了75年来内蒙古奋勇前行的铿锵步伐。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内蒙古坚决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先进制造业带动新型工业化,以新型工业化全面助力自治区闯新路、进中游。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