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龙凤茶楼论坛_全国名媛凤楼_快活林凤楼品茶论坛最新消息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老年人口规模扩大 老龄化进程加快

发布时间:2021-08-31 【字体:
  • 一、内蒙古老龄化的现状特征

    受人口迁移流动及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等多重因素影响,内蒙古人口老龄化,呈现老年人口规模扩大、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发展速度快及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等特征。

    (一)老年人口规模扩大

    “七人普”数据显示,全区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475.72万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人普”)的283.64万人增加192.08万人,年均增加19.21万人,全区65岁及以上人口为313.89万人,比“六人普”的186.82万人增加127.07万人,年均增加12.71万人。全区12个盟市中,有5个盟市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50万人,其中有6个盟市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30万人。

     


    图一:全区“六人普”和“七人普”老年人口对比

     

    (二)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

    从老龄化程度上看,内蒙古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对较高。“七人普”全区人口老龄化率(60岁及以上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达19.78%,比“六人普”增加8.3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8个百分点。

    与其他四个自治区相比,内蒙古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分别比新疆、宁夏、广西高8.5、6.26和3.09个百分点,比老龄化程度最低的西藏高11.26个百分点。

     

     

    图二:内蒙古与其他自治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对比

     

    与相邻8个?。ㄗ灾吻┫啾龋丝诶狭浠潭瘸陀?ldquo;东北三省”和河北省外,内蒙古人口老龄化程度均高于其他4个相邻省份,分别比陕西、山西和甘肃高0.58、0.86和2.75个百分点。

     

    图三:内蒙古与部分相邻省份人口老龄化程度对比

     

    (三)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加快

    10年来,随着20世纪50、60年代生育高峰出生人口逐渐进入老年期,全区人口老龄化进程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普查数据显示,2010—2020年,全区60岁及以上人口年均增加19.21万人,年均增速为5.31%,比2000—2010年,年均增量多11.53万人,年均增速提高2.1个百分点;全区65岁及以上人口年均增加12.71万人,年均增速为5.33%,与2000—2010年比,年均增量多6.87万人,年均增速提高1.51个百分点。

    2010—2020年,内蒙古老年人口比重提高8.3个百分点,同期,全国老年人口比重提高5.38个百分点,内蒙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92个百分点。

    (四)人口老龄化区域之间差异大

    受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的差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区人口老龄化进程发展也不均衡。全区12个盟市中,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20%的有5个盟市,其中乌兰察布市最高,达到29.95%;7个盟市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在20%以下,其中阿拉善盟最低,为14.37%。

    二、老年人口增加带来的挑战

    (一)养老老负担进一步加重

    从宏观层面上看,人口老龄化导致年龄结构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增加,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社会抚养负担加重。以60岁及以上人口为例,全区总抚养比从2010年的34.32%提升到2020年的51.12%,上升16.8个百分点,其中,老年抚养比由15.42%提升到29.89%,上升14.47个百分点。内蒙古老年人口抚养比的上升,成为社会抚养负担加重的首要因素。

    从微观层面上看,目前第一批独生子女父母正逐步进入老年,家庭的代际抚养比就会出现大幅度提高。家庭普遍模式是4∶2∶l或者4∶2∶2,一个成年孩子最多将负担6个长辈。虽然个人养老金制度有助于缓解家庭负担,但是从这一模式下的抚养比情况看,青年人的负担仍将会加重。

    (二)满足老年人口的多样化需求难度增加

    新时代老年人的需求,不仅要体现在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上,更要体现老有所乐。因此,既要关注老年人的衣食住行,解决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医疗需求等物质需求,也要关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⒄构嫘灾实睦狭洳?,在城市规划和居民住房建设中,适时考虑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场所的建设,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文体活动,使他们幸福的安度晚年。

    三、老龄化进程加快带来的机遇

    (一)老龄化给“银发经济”带来机遇

    我们在积极应对老龄化的同时,也要看到老龄化给“银发经济”也带来了机遇,可从老年教育、老年旅游和老年运动健身等方向来促进消费,扩大老年人对健康保健产品和服务消费,积极促进“银发经济”(老年人市?。┓⒄?。同时加强养老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研究市场变化,关注养老产业细分市场,深度挖掘“银发经济”多层次、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扩大有效供给。

    (二)积极引导,鼓励“老有所为”

    “七人普”数据显示,全区60岁及以上人口中,拥有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23.01万人。随着老年人口素质的提高,可以引导老年人投身于社区公共事务上,承担社区环境治理、文明风尚宣传、邻里纠纷调解、关心教育下一代等方面的工作,大力发展各类基层老年群众组织,让老年人积极参与基层社会事务,为和谐社区建设贡献力量,使老年人在经济社会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充分发挥高素质老年人口的余热。

     

     

上一篇:
自治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全国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
下一篇:
2020年内蒙古人口之最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区情纵览  /  人口民族

老年人口规模扩大 老龄化进程加快

发布时间:2021-08-31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        【字体:
  • 一、内蒙古老龄化的现状特征

    受人口迁移流动及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等多重因素影响,内蒙古人口老龄化,呈现老年人口规模扩大、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发展速度快及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等特征。

    (一)老年人口规模扩大

    “七人普”数据显示,全区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475.72万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人普”)的283.64万人增加192.08万人,年均增加19.21万人,全区65岁及以上人口为313.89万人,比“六人普”的186.82万人增加127.07万人,年均增加12.71万人。全区12个盟市中,有5个盟市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50万人,其中有6个盟市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30万人。

     


    图一:全区“六人普”和“七人普”老年人口对比

     

    (二)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

    从老龄化程度上看,内蒙古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对较高。“七人普”全区人口老龄化率(60岁及以上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达19.78%,比“六人普”增加8.3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8个百分点。

    与其他四个自治区相比,内蒙古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分别比新疆、宁夏、广西高8.5、6.26和3.09个百分点,比老龄化程度最低的西藏高11.26个百分点。

     

     

    图二:内蒙古与其他自治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对比

     

    与相邻8个省(自治区)相比,人口老龄化程度除低于“东北三省”和河北省外,内蒙古人口老龄化程度均高于其他4个相邻省份,分别比陕西、山西和甘肃高0.58、0.86和2.75个百分点。

     

    图三:内蒙古与部分相邻省份人口老龄化程度对比

     

    (三)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加快

    10年来,随着20世纪50、60年代生育高峰出生人口逐渐进入老年期,全区人口老龄化进程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普查数据显示,2010—2020年,全区60岁及以上人口年均增加19.21万人,年均增速为5.31%,比2000—2010年,年均增量多11.53万人,年均增速提高2.1个百分点;全区65岁及以上人口年均增加12.71万人,年均增速为5.33%,与2000—2010年比,年均增量多6.87万人,年均增速提高1.51个百分点。

    2010—2020年,内蒙古老年人口比重提高8.3个百分点,同期,全国老年人口比重提高5.38个百分点,内蒙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92个百分点。

    (四)人口老龄化区域之间差异大

    受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的差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区人口老龄化进程发展也不均衡。全区12个盟市中,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20%的有5个盟市,其中乌兰察布市最高,达到29.95%;7个盟市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在20%以下,其中阿拉善盟最低,为14.37%。

    二、老年人口增加带来的挑战

    (一)养老老负担进一步加重

    从宏观层面上看,人口老龄化导致年龄结构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增加,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社会抚养负担加重。以60岁及以上人口为例,全区总抚养比从2010年的34.32%提升到2020年的51.12%,上升16.8个百分点,其中,老年抚养比由15.42%提升到29.89%,上升14.47个百分点。内蒙古老年人口抚养比的上升,成为社会抚养负担加重的首要因素。

    从微观层面上看,目前第一批独生子女父母正逐步进入老年,家庭的代际抚养比就会出现大幅度提高。家庭普遍模式是4∶2∶l或者4∶2∶2,一个成年孩子最多将负担6个长辈。虽然个人养老金制度有助于缓解家庭负担,但是从这一模式下的抚养比情况看,青年人的负担仍将会加重。

    (二)满足老年人口的多样化需求难度增加

    新时代老年人的需求,不仅要体现在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上,更要体现老有所乐。因此,既要关注老年人的衣食住行,解决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医疗需求等物质需求,也要关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⒄构嫘灾实睦狭洳?,在城市规划和居民住房建设中,适时考虑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场所的建设,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文体活动,使他们幸福的安度晚年。

    三、老龄化进程加快带来的机遇

    (一)老龄化给“银发经济”带来机遇

    我们在积极应对老龄化的同时,也要看到老龄化给“银发经济”也带来了机遇,可从老年教育、老年旅游和老年运动健身等方向来促进消费,扩大老年人对健康保健产品和服务消费,积极促进“银发经济”(老年人市?。┓⒄?。同时加强养老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研究市场变化,关注养老产业细分市场,深度挖掘“银发经济”多层次、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扩大有效供给。

    (二)积极引导,鼓励“老有所为”

    “七人普”数据显示,全区60岁及以上人口中,拥有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23.01万人。随着老年人口素质的提高,可以引导老年人投身于社区公共事务上,承担社区环境治理、文明风尚宣传、邻里纠纷调解、关心教育下一代等方面的工作,大力发展各类基层老年群众组织,让老年人积极参与基层社会事务,为和谐社区建设贡献力量,使老年人在经济社会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充分发挥高素质老年人口的余热。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