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龙凤茶楼论坛_全国名媛凤楼_快活林凤楼品茶论坛最新消息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紧紧围绕“五大任务”推进创新 自治区科技成果登记数量再创新高

发布时间:2024-03-15 【字体:
  • 2024年2月18日,自治区已发布《202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内蒙古共登记科技成果2119项,较2021年和2022年分别增长99.71%和84.58%,科技成果登记数量再创新高。

    根据分析报告,2023年科技成果登记中,应用技术类成果共1253项,占登记成果总量的59%,转化应用达90%。其中,转化产生经济效益的成果为452项,占36.07%,产出经济效益达899亿元,成果转化应用效益显著提升。自治区16条重点产业链成果共427项,其中生物制药产业、草业、现代煤化工产业占比达66.74%。

    从登记单位性质统计看,企业为创新主体的成果数量明显高于其他分类,完成应用技术类成果739项,占比达到34.9%。2023年登记的科技成果共获得知识产权2941项,其中,企业占有1705项,占比达58.0%;企业已授权专利1072项,占比61.3%,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夯实。以完成人员工作单位属性看,企业科技人员5307人次,占35.4%,企业科技创新意愿较强,企业广大科研人员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

    此外,国家计划项目、地方计划项目和地方基金项目及自选项目已经成为项目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共1321项,占全部计划的87.0%。地方基金、自选课题的比重不断提高,地方科技创新资金不断增长,创新自主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创新范围不断扩展。

    科技成果是创新驱动最直观的体现。自治区精准发力“五大领域”“八大方向”,紧紧围绕“五大任务”推进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自治区将进一步强化科技激励政策供给,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评价改革,加强科技成果的管理,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标准,加大绩效跟踪管理力度,充分发挥“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作用,加速聚集科技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积极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创造性,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助力科技“突围”工程,为自治区闯新路、进中游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上一篇:
内蒙古2023年授权发明专利3387件? 同比增长64.98%
下一篇:
内蒙古褐煤制取高纯度芳香族化合物取得突破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区情纵览  /  社会事业  /  科技

紧紧围绕“五大任务”推进创新 自治区科技成果登记数量再创新高

发布时间:2024-03-15 来源:内蒙古日报        【字体:
  • 2024年2月18日,自治区已发布《202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内蒙古共登记科技成果2119项,较2021年和2022年分别增长99.71%和84.58%,科技成果登记数量再创新高。

    根据分析报告,2023年科技成果登记中,应用技术类成果共1253项,占登记成果总量的59%,转化应用达90%。其中,转化产生经济效益的成果为452项,占36.07%,产出经济效益达899亿元,成果转化应用效益显著提升。自治区16条重点产业链成果共427项,其中生物制药产业、草业、现代煤化工产业占比达66.74%。

    从登记单位性质统计看,企业为创新主体的成果数量明显高于其他分类,完成应用技术类成果739项,占比达到34.9%。2023年登记的科技成果共获得知识产权2941项,其中,企业占有1705项,占比达58.0%;企业已授权专利1072项,占比61.3%,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夯实。以完成人员工作单位属性看,企业科技人员5307人次,占35.4%,企业科技创新意愿较强,企业广大科研人员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

    此外,国家计划项目、地方计划项目和地方基金项目及自选项目已经成为项目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共1321项,占全部计划的87.0%。地方基金、自选课题的比重不断提高,地方科技创新资金不断增长,创新自主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创新范围不断扩展。

    科技成果是创新驱动最直观的体现。自治区精准发力“五大领域”“八大方向”,紧紧围绕“五大任务”推进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自治区将进一步强化科技激励政策供给,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评价改革,加强科技成果的管理,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标准,加大绩效跟踪管理力度,充分发挥“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作用,加速聚集科技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积极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创造性,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助力科技“突围”工程,为自治区闯新路、进中游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