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龙凤茶楼论坛_全国名媛凤楼_快活林凤楼品茶论坛最新消息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内蒙古全民科学素质水平稳步提升

发布时间:2024-10-07 【字体:
  • “农牧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科普嘉年华”“巾帼科普活动”……9月22日,2024年“全国科普日”内蒙古主场活动启动。活动期间,全区各地通过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进一步拉近公众与科学的距离,营造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是建设科技强国之基。近年来,内蒙古积极构建科普新生态、释放科技创新的澎湃动能,全区科普工作取得新成效。2023年,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11.09%,全民科学素质水平实现稳步提升,尊重创造、崇尚科学的理念深入人心。

    “如何科学地进行饲料配制?”“我家的肉羊一年四季脱毛,咋回事?”

    在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小海子镇二道洼村,“百名专家走进盟市旗县科普传播行”现场,农牧民与专家面对面互动。农牧民提问,专家详细了解具体情况并给出解决办法,现场气氛热烈。

    助力乡村振兴、守护人民生命健康。5年开展科普活动5000余场次,获评中宣部“三下乡”示范项目的“百名专家走进盟市旗县科普传播行”,是区科普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为更好地服务发展大局,提高科普事业贡献度,自治区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将“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内容写入《自治区“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自治区科技服务业行动方案》。内蒙古科协联合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宣传部、科技厅等19个部门单位出台5个专项行动方案,聚焦青少年、农牧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5大重点人群开展科学素质提升专项行动。

    3月26日,“传承2024”科学家精神宣讲内蒙古巡讲活动在呼和浩特市启动,首场报告会在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讲,现场近900名师生聆听。大家深刻感悟到老一辈科学家用实际行动矢志报国的信念和初心,激发了学生们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

    “黄纬禄院士心系国家,为国奉献一生的爱国情怀值得我们尊敬和铭记。作为新时代青年,我要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在心底埋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奋斗、无私奉献的种子。”学生杨文睿说。

    网上订票、网络购物、预约挂号,在内蒙古老年科技大学,54名学员正认真跟随来自内蒙古农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志愿者们学习操作智能手机。

    “一次不会,志愿者们就多讲几次,针对年龄大的老人,志愿者还将操作步骤写在纸上,让老人不光听得懂,还能记得住,从而更好、更快融入数字生活,让生活更便利、更幸福。”内蒙古科学技术普及学会理事长、内蒙古老年科技大学校长相恒义表示,学会将扎实开展好“智慧助老”活动,提升老年人的信息获取、识别和使用能力,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种信息诈骗,帮助老年人迈过“数字鸿沟”,适应智慧生活。

    群众在哪里,科普宣传触角就延伸到哪里。专家深入山乡田野,以“俯首甘为孺子?!钡木裢渡砜破帐乱抵校豢破沾笈癯悼缭酵蛩?,把科学的种子播撒在戈壁草原;“科普万里行”助力在“双减”中做好科技教育的加法;“公民科学素质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那达慕”接续举办……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在一个个有声有色的科普品牌活动中同频共振、协同发展。

    目前,内蒙古建成达标科技馆48座,配备流动科技馆资源50套、科普大篷车124辆,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位;发展科普信息员83.32万人,信息传播量2.38亿次,科技志愿者达到21.12万人,均居全国前列。

    “蒙古黄芪、沙冬青、四合木等植物是内蒙古特有的保护植物。这些植物的?;ざ杂谖つ诿晒诺厍纳胶夂蜕锒嘌跃哂兄匾庖濉!苯柚霸粕峡破铡逼教ǎ诿晒攀Ψ洞笱蒲в爰际跹г航淌谛旖茉谝怀≈辈ブ写旃愦笸烟ど狭艘欢翁剿髦参锒嘌缘钠婷钪?。这场直播活动,累计在线观看人数达到5万余人次,直播采取互动式科普讲解的形式,观众通过弹幕、评论等方式提出疑问、分享感受,取得了良好的科普传播效果。

    “云上科普”作为公益性科普平台,是自治区科协顺应新时代科普工作需要而开发的旨在依托信息化手段搭建公众与专家联系沟通的桥梁、拓宽公众了解科普信息的渠道,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近年来,自治区科协在广电4K电视端开设科普内蒙古公共服务平台,在内蒙古日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开设各类科普专栏及视频,并利用央视频、抖音、今日头条、腾讯视频号等各类新媒体平台播放科普视频,通过多种科普信息化平台传播优质科普资源,积极打造全媒体科普传播矩阵。

    新时代科普工作舞台更广阔,责任也更加重大。目前,内蒙古通过建立完善“党的领导、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社会协同、开放合作”的科学素质工作机制,切实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可持续发展?!案骷犊菩橹プ∽灾吻澄鎏ǖ母飨罾谜撸每破展ぷ饔刑跫钌稀撤绯怠?,扩大科普资源的有效供给、建设强大的科普阵地网络、壮大科普工作社会化力量、不断创新科普工作方法手段,使科普工作形成新格局。我们将以更大力度提升科普工作质效,为科技创新不断注入新活力,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夯实根基?!弊灾吻菩匙槭榧抢钪性霰硎?。


上一篇: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科普讲解大赛总决赛举行
下一篇:
内蒙古科技研究院首届科技成果转化大赛启动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区情纵览  /  社会事业  /  科技

内蒙古全民科学素质水平稳步提升

发布时间:2024-10-07 来源:内蒙古日报        【字体:
  • “农牧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科普嘉年华”“巾帼科普活动”……9月22日,2024年“全国科普日”内蒙古主场活动启动?;疃诩洌鞯赝ü幌盗芯史壮实幕疃?,进一步拉近公众与科学的距离,营造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是建设科技强国之基。近年来,内蒙古积极构建科普新生态、释放科技创新的澎湃动能,全区科普工作取得新成效。2023年,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11.09%,全民科学素质水平实现稳步提升,尊重创造、崇尚科学的理念深入人心。

    “如何科学地进行饲料配制?”“我家的肉羊一年四季脱毛,咋回事?”

    在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小海子镇二道洼村,“百名专家走进盟市旗县科普传播行”现场,农牧民与专家面对面互动。农牧民提问,专家详细了解具体情况并给出解决办法,现场气氛热烈。

    助力乡村振兴、守护人民生命健康。5年开展科普活动5000余场次,获评中宣部“三下乡”示范项目的“百名专家走进盟市旗县科普传播行”,是区科普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为更好地服务发展大局,提高科普事业贡献度,自治区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将“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内容写入《自治区“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自治区科技服务业行动方案》。内蒙古科协联合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宣传部、科技厅等19个部门单位出台5个专项行动方案,聚焦青少年、农牧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5大重点人群开展科学素质提升专项行动。

    3月26日,“传承2024”科学家精神宣讲内蒙古巡讲活动在呼和浩特市启动,首场报告会在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讲,现场近900名师生聆听。大家深刻感悟到老一辈科学家用实际行动矢志报国的信念和初心,激发了学生们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

    “黄纬禄院士心系国家,为国奉献一生的爱国情怀值得我们尊敬和铭记。作为新时代青年,我要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在心底埋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奋斗、无私奉献的种子?!毖钗念K怠?/span>

    网上订票、网络购物、预约挂号,在内蒙古老年科技大学,54名学员正认真跟随来自内蒙古农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志愿者们学习操作智能手机。

    “一次不会,志愿者们就多讲几次,针对年龄大的老人,志愿者还将操作步骤写在纸上,让老人不光听得懂,还能记得住,从而更好、更快融入数字生活,让生活更便利、更幸福?!蹦诿晒趴蒲Ъ际跗占把Щ崂硎鲁?、内蒙古老年科技大学校长相恒义表示,学会将扎实开展好“智慧助老”活动,提升老年人的信息获取、识别和使用能力,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种信息诈骗,帮助老年人迈过“数字鸿沟”,适应智慧生活。

    群众在哪里,科普宣传触角就延伸到哪里。专家深入山乡田野,以“俯首甘为孺子?!钡木裢渡砜破帐乱抵校豢破沾笈癯悼缭酵蛩?,把科学的种子播撒在戈壁草原;“科普万里行”助力在“双减”中做好科技教育的加法;“公民科学素质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那达慕”接续举办……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在一个个有声有色的科普品牌活动中同频共振、协同发展。

    目前,内蒙古建成达标科技馆48座,配备流动科技馆资源50套、科普大篷车124辆,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位;发展科普信息员83.32万人,信息传播量2.38亿次,科技志愿者达到21.12万人,均居全国前列。

    “蒙古黄芪、沙冬青、四合木等植物是内蒙古特有的?;ぶ参?。这些植物的保护对于维护内蒙古地区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苯柚霸粕峡破铡逼教ǎ诿晒攀Ψ洞笱蒲в爰际跹г航淌谛旖茉谝怀≈辈ブ写旃愦笸烟ど狭艘欢翁剿髦参锒嘌缘钠婷钪?。这场直播活动,累计在线观看人数达到5万余人次,直播采取互动式科普讲解的形式,观众通过弹幕、评论等方式提出疑问、分享感受,取得了良好的科普传播效果。

    “云上科普”作为公益性科普平台,是自治区科协顺应新时代科普工作需要而开发的旨在依托信息化手段搭建公众与专家联系沟通的桥梁、拓宽公众了解科普信息的渠道,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近年来,自治区科协在广电4K电视端开设科普内蒙古公共服务平台,在内蒙古日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开设各类科普专栏及视频,并利用央视频、抖音、今日头条、腾讯视频号等各类新媒体平台播放科普视频,通过多种科普信息化平台传播优质科普资源,积极打造全媒体科普传播矩阵。

    新时代科普工作舞台更广阔,责任也更加重大。目前,内蒙古通过建立完善“党的领导、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社会协同、开放合作”的科学素质工作机制,切实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可持续发展?!案骷犊菩橹プ∽灾吻澄鎏ǖ母飨罾谜撸每破展ぷ饔刑跫钌稀撤绯怠?,扩大科普资源的有效供给、建设强大的科普阵地网络、壮大科普工作社会化力量、不断创新科普工作方法手段,使科普工作形成新格局。我们将以更大力度提升科普工作质效,为科技创新不断注入新活力,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夯实根基?!弊灾吻菩匙槭榧抢钪性霰硎尽?/span>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