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龙凤茶楼论坛_全国名媛凤楼_快活林凤楼品茶论坛最新消息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锡林郭勒大草原牧民的“幸福密码”

发布时间:2018-11-19 【字体:
  •   

     

    锡林郭勒牧民加入标准化畜群合作社

     

    正值收购羊羔的季节,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72岁的李瑞走进他一手创办的肉食品公司,看着如今现代化的屠宰工厂和冷冻车间感慨万千:“20世纪90年代初,刚开始做生意时,我们收羊羔都是挨家挨户步行去收,冒着暴雪严寒。而现在,从草场到餐桌都建立了可追溯体系,牧民科学畜牧让草场更美,生活更好。”

    18万平方公里的可利用草场,年度牲畜存栏近2000万头只,家庭牧场近500家,年收入逐年增加。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正北方的这片大草原上,生活在这里的牧民作为当地畜牧业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和受益者,像李瑞一样,用勤劳和智慧不断更新美好生活的“幸福密码”。

    从锡林郭勒盟农牧业局了解到,1984年,当地实行畜牧业生产大包干和包产到户,推行牲畜作价归户、私有私养和草场分片承包,落实集体、个人相结合的经营体制,形成了以家庭为主,自主经营、自我受益的畜牧业经济。1985年至20世纪90年代末,推行畜草双承包经营责任制,落实草牧场双权一制,使广大牧民在饲养牲畜、经营草原上责权利统一起来,解决了牲畜吃草场“大锅饭”的问题。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后,牧民对草场的使用权从法律上得到了承认和保护。

    1989年,全盟牲畜头数首次突破1000万头只大关,由1977年特大雪灾后的508万头只发展到1069万头只,实现了当地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夙愿。

    锡林郭勒盟农牧业局副局长哈斯海日罕表示:“这主要得益于草牧场‘双权一制’的落实,解放了生产力,激活了生产主体,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牧民养畜积极性,草原畜牧业生产水平和牧民收入一度跻身全国前列。”

    随着牲畜头数急剧增长,草原生态负荷越来越重,人、草、畜矛盾日益突出,草原的生态功能大幅下降。19992001年,全盟遭受了以旱灾为主,雪灾、沙尘暴、鼠虫害等多灾并发的特大自然灾害,导致草原迅速退化沙化。草地生产能力和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几乎濒临崩溃,草原生态和畜牧业生产陷入两难困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西乌珠穆沁旗牧民阿迪亚回忆道:“生态最脆弱的时候,草原上随处可见裸露的土地,扬沙漫天,很多草种濒临灭绝,牲畜生存岌岌可危。”

    草原生态严重退化,生态屏障作用极度削弱的严峻形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

    京津风沙源治理、生态移民、退耕还林(还草)、禁牧舍饲等生态建设工程相继实施。当地重新认识生态保护和畜牧业发展走向问题,探寻解决草原退化困境难题的出路和途径,寻找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方向和模式。

    2001年,锡林郭勒盟提出实施以“围封禁牧,收缩转移,集约经营”为主要内容的围封转移战略。2004年,提出通过转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实现改善生态环境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一转双赢”目标。2006年,完善提升为“两转双赢”。通过转移牧区人口、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实现草原生态恢复和牧民收入增加的“双赢”目标。到2010年,全盟牲畜头数由1999年的1811万头只压减了600余万头只,草原植被平均覆盖度由2000年的23.1%提高到2010年的45.7%。

    牲畜数量减少了,但牧民的收入并没有减少。从2011年开始,国家启动实施了草原生态?;げ怪崩?。锡林郭勒盟2.71亿亩草场被列入项目实施范围。

    哈斯海日罕说;“为了实施好此项目,我们严格推行草畜平衡和草原‘三牧’(禁牧、轮牧、休牧)制度,并出台了养老、助学、创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配套政策,盟旗两级财政每年投入近1.3亿用于禁牧区养老、助学、创业、基础设施建设等。2016年开始,国家实施了新一轮草原生态?;げ怪崩?,禁牧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SPAN lang=EN-US>

     

     

    吴广进口的澳大利亚安格斯牛

     

    如今,阿迪亚打开了自家的围栏,与周围的19户牧民建立了合作社,开启 “共享时代”。阿迪亚说:“共享草原面积扩大,牧民可以更加合理利用,草好的地方放羊,沙地养牛。还在一年四季中对草场进行分区?;ぃ锏铰帜?、休牧的目的。这几年下来,眼见着以前濒临灭绝的草种又长了出来,草质量好了,也不像之前那般稀疏,牛羊也都更加肥壮了。”

    除了打好草畜平衡保卫战,锡林郭勒盟也在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畜种畜群结构,2015年起实施“减羊增?!闭铰?。

    2018年,刚从澳大利亚进口100头安格斯牛的牧民吴广正式从“羊倌”过渡为“牛倌”?!芭6圆莩〉钠苹敌孕?,牛肉价格相对稳定,养?;垢固?,通过科学育肥,收入更高?!蔽夤愣晕蠢闯渎讼M?。

    草原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发展现代畜牧业一项紧迫任务,就是要?;ず徒ㄉ韬谜馄蟛菰?。在改革的进程中,有探索、有尝试也有经验教训,科技化、品牌化、绿色化在锡林郭勒盟不再是概念,当地牧民正在践行和实现着。

    李瑞的三个女儿如今继承父业,把好草育出的好羊销售到了全国各地,二女儿李凤敏说:“锡林郭勒草原就是我们最好的品牌,我们热爱养育了我们的草原,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会竭尽全力守卫这片蓝天绿地,创造幸福生活。”(责任编辑:石毅)

     

上一篇:
库布其: 风沙变风景 沙子变金子
下一篇:
巴尔虎草原上的脱贫路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区情纵览  /  社会事业  /  民生聚焦

锡林郭勒大草原牧民的“幸福密码”

锡林郭勒大草原牧民的“幸福密码”

发布时间:2018-11-19 来源:地方志信息化中心03        【字体:
  •   

     

    锡林郭勒牧民加入标准化畜群合作社

     

    正值收购羊羔的季节,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72岁的李瑞走进他一手创办的肉食品公司,看着如今现代化的屠宰工厂和冷冻车间感慨万千:“20世纪90年代初,刚开始做生意时,我们收羊羔都是挨家挨户步行去收,冒着暴雪严寒。而现在,从草场到餐桌都建立了可追溯体系,牧民科学畜牧让草场更美,生活更好?!?SPAN lang=EN-US>

    18万平方公里的可利用草场,年度牲畜存栏近2000万头只,家庭牧场近500家,年收入逐年增加。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正北方的这片大草原上,生活在这里的牧民作为当地畜牧业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和受益者,像李瑞一样,用勤劳和智慧不断更新美好生活的“幸福密码”。

    从锡林郭勒盟农牧业局了解到,1984年,当地实行畜牧业生产大包干和包产到户,推行牲畜作价归户、私有私养和草场分片承包,落实集体、个人相结合的经营体制,形成了以家庭为主,自主经营、自我受益的畜牧业经济。1985年至20世纪90年代末,推行畜草双承包经营责任制,落实草牧场双权一制,使广大牧民在饲养牲畜、经营草原上责权利统一起来,解决了牲畜吃草场“大锅饭”的问题。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后,牧民对草场的使用权从法律上得到了承认和?;ぁ?SPAN lang=EN-US>

    1989年,全盟牲畜头数首次突破1000万头只大关,由1977年特大雪灾后的508万头只发展到1069万头只,实现了当地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夙愿。

    锡林郭勒盟农牧业局副局长哈斯海日罕表示:“这主要得益于草牧场‘双权一制’的落实,解放了生产力,激活了生产主体,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牧民养畜积极性,草原畜牧业生产水平和牧民收入一度跻身全国前列?!?SPAN lang=EN-US>

    随着牲畜头数急剧增长,草原生态负荷越来越重,人、草、畜矛盾日益突出,草原的生态功能大幅下降。19992001年,全盟遭受了以旱灾为主,雪灾、沙尘暴、鼠虫害等多灾并发的特大自然灾害,导致草原迅速退化沙化。草地生产能力和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几乎濒临崩溃,草原生态和畜牧业生产陷入两难困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西乌珠穆沁旗牧民阿迪亚回忆道:“生态最脆弱的时候,草原上随处可见裸露的土地,扬沙漫天,很多草种濒临灭绝,牲畜生存岌岌可危?!?SPAN lang=EN-US>

    草原生态严重退化,生态屏障作用极度削弱的严峻形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

    京津风沙源治理、生态移民、退耕还林(还草)、禁牧舍饲等生态建设工程相继实施。当地重新认识生态?;ず托竽烈捣⒄棺呦蛭侍?,探寻解决草原退化困境难题的出路和途径,寻找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方向和模式。

    2001年,锡林郭勒盟提出实施以“围封禁牧,收缩转移,集约经营”为主要内容的围封转移战略。2004年,提出通过转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实现改善生态环境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一转双赢”目标。2006年,完善提升为“两转双赢”。通过转移牧区人口、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实现草原生态恢复和牧民收入增加的“双赢”目标。到2010年,全盟牲畜头数由1999年的1811万头只压减了600余万头只,草原植被平均覆盖度由2000年的23.1%提高到2010年的45.7%。

    牲畜数量减少了,但牧民的收入并没有减少。从2011年开始,国家启动实施了草原生态?;げ怪崩啤N止彰?SPAN lang=EN-US>2.71亿亩草场被列入项目实施范围。

    哈斯海日罕说;“为了实施好此项目,我们严格推行草畜平衡和草原‘三牧’(禁牧、轮牧、休牧)制度,并出台了养老、助学、创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配套政策,盟旗两级财政每年投入近1.3亿用于禁牧区养老、助学、创业、基础设施建设等。2016年开始,国家实施了新一轮草原生态?;げ怪崩?,禁牧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

     

     

    吴广进口的澳大利亚安格斯牛

     

    如今,阿迪亚打开了自家的围栏,与周围的19户牧民建立了合作社,开启 “共享时代”。阿迪亚说:“共享草原面积扩大,牧民可以更加合理利用,草好的地方放羊,沙地养牛?;乖谝荒晁募局卸圆莩〗蟹智;?,达到轮牧、休牧的目的。这几年下来,眼见着以前濒临灭绝的草种又长了出来,草质量好了,也不像之前那般稀疏,牛羊也都更加肥壮了?!?SPAN lang=EN-US>

    除了打好草畜平衡保卫战,锡林郭勒盟也在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畜种畜群结构,2015年起实施“减羊增?!闭铰?。

    2018年,刚从澳大利亚进口100头安格斯牛的牧民吴广正式从“羊倌”过渡为“牛倌”。“牛对草场的破坏性小,牛肉价格相对稳定,养牛还给补贴,通过科学育肥,收入更高?!蔽夤愣晕蠢闯渎讼M?。

    草原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发展现代畜牧业一项紧迫任务,就是要?;ず徒ㄉ韬谜馄蟛菰T诟母锏慕讨?,有探索、有尝试也有经验教训,科技化、品牌化、绿色化在锡林郭勒盟不再是概念,当地牧民正在践行和实现着。

    李瑞的三个女儿如今继承父业,把好草育出的好羊销售到了全国各地,二女儿李凤敏说:“锡林郭勒草原就是我们最好的品牌,我们热爱养育了我们的草原,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会竭尽全力守卫这片蓝天绿地,创造幸福生活?!?/SPAN>(责任编辑:石毅)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