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传统医药日
中医外治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指通过对身体外部的治疗来达到治疗内部疾病的目的。近年来,拔罐、针灸等传统疗法,以其安全有效且操作简单的特点,成为人们缓解疲劳、调理身体的重要选择。10月22日是世界传统医药日,让我们一同走进源远流长的中医外治法,从拔罐与针灸中感受跨越千年的东方智慧与生命关怀。
拔罐
拔罐疗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人曾使用兽角作为吸拔工具,故此法在早期被称为“角法”。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已有相关记载,如以角具吸拔痔核,继而结扎切除的治疗方式。
随着时代发展,拔罐的罐具与技法不断演变。汉代陶罐盛行,与当时发达的制陶技术密切相关。至晋代,《肘后备急方》中明确了“针角法”的禁忌症,反映出当时对适应症的进一步认识。唐代以后,竹罐因取材便利而逐渐取代兽角,并在《古今录验方》中出现了以水煮竹筒吸拔毒液的“水罐法”。
宋金元时期,人们在“水罐法”基础上发展出“药罐法”,将竹罐经中药浸煮后吸拔患处,兼具物理吸拔与药物疗效。清代《医宗金鉴》更记载了将针刺与药罐结合的“针药罐综合疗法”,标志着拔罐疗法在临床运用上的进一步成熟。
针灸
针灸,是我国古代常用的治疗疾病的手法之一。2010年11月,“中医针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该疗法由“针”与“灸”两部分组成。
针刺法以针灸针为主要工具,其材质经历了从石、骨、陶等向金属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金属针具逐渐出现,并最终演变为现代广泛使用的毫针与一次性无菌针灸针。操作时,医生根据人体不同状态,选取适当针具刺激特定穴位,运用“提、插、捻、转”等基本或复合手法,以疏通经络、防治疾病。
灸法则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将其制成艾条或艾炷,在穴位或病痛部位进行直接或间接的熏灼,借助温热刺激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功效。

作为早期针刺工具的代表,石针不仅屡见于古代文献,也在考古发掘中多次出土实物,印证了其历史渊源?!妒芳恰分邢晗讣窃亓斯?/span>5世纪名医扁鹊的针灸实践。先秦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则奠定了针灸学的理论体系,成为后世临床实践的根本依据。晋代《针灸甲乙经》的问世,标志着针灸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历代医家著作不断传承、积累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推动针灸学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不断完善、持续发展。
在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医治疗成了明星项目,运动员们亲身感受推拿、针灸、刮痧、拔罐等中国传统医学后,赞叹它是“功夫中的功夫”。
随着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深入,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中医药的作用得到更广泛认可。
世界传统医药日
中医外治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指通过对身体外部的治疗来达到治疗内部疾病的目的。近年来,拔罐、针灸等传统疗法,以其安全有效且操作简单的特点,成为人们缓解疲劳、调理身体的重要选择。10月22日是世界传统医药日,让我们一同走进源远流长的中医外治法,从拔罐与针灸中感受跨越千年的东方智慧与生命关怀。
拔罐
拔罐疗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人曾使用兽角作为吸拔工具,故此法在早期被称为“角法”。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已有相关记载,如以角具吸拔痔核,继而结扎切除的治疗方式。
随着时代发展,拔罐的罐具与技法不断演变。汉代陶罐盛行,与当时发达的制陶技术密切相关。至晋代,《肘后备急方》中明确了“针角法”的禁忌症,反映出当时对适应症的进一步认识。唐代以后,竹罐因取材便利而逐渐取代兽角,并在《古今录验方》中出现了以水煮竹筒吸拔毒液的“水罐法”。
宋金元时期,人们在“水罐法”基础上发展出“药罐法”,将竹罐经中药浸煮后吸拔患处,兼具物理吸拔与药物疗效。清代《医宗金鉴》更记载了将针刺与药罐结合的“针药罐综合疗法”,标志着拔罐疗法在临床运用上的进一步成熟。
针灸
针灸,是我国古代常用的治疗疾病的手法之一。2010年11月,“中医针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该疗法由“针”与“灸”两部分组成。
针刺法以针灸针为主要工具,其材质经历了从石、骨、陶等向金属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金属针具逐渐出现,并最终演变为现代广泛使用的毫针与一次性无菌针灸针。操作时,医生根据人体不同状态,选取适当针具刺激特定穴位,运用“提、插、捻、转”等基本或复合手法,以疏通经络、防治疾病。
灸法则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将其制成艾条或艾炷,在穴位或病痛部位进行直接或间接的熏灼,借助温热刺激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功效。

作为早期针刺工具的代表,石针不仅屡见于古代文献,也在考古发掘中多次出土实物,印证了其历史渊源?!妒芳恰分邢晗讣窃亓斯?/span>5世纪名医扁鹊的针灸实践。先秦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则奠定了针灸学的理论体系,成为后世临床实践的根本依据。晋代《针灸甲乙经》的问世,标志着针灸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历代医家著作不断传承、积累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推动针灸学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不断完善、持续发展。
在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医治疗成了明星项目,运动员们亲身感受推拿、针灸、刮痧、拔罐等中国传统医学后,赞叹它是“功夫中的功夫”。
随着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深入,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中医药的作用得到更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