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龙凤茶楼论坛_全国名媛凤楼_快活林凤楼品茶论坛最新消息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兴安盟“十三五”水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发布时间:2020-11-30 【字体:
  •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十三五规划(20162020)以来,兴安盟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さ母鞣矫婧退婊⒔ㄉ?、管理的各环节,坚持节约优先、?;び畔群妥匀换指次鞯姆秸耄月涫底钛细袼试垂芾碇贫任诵?,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节约?;?、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同时积极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方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思维开展水环境治理。以此为基础,切实将水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各项水利工作决策中。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落实

    十三五以来,兴安盟全面落实国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把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作为三条红线,纳入生态环保重要内容严格管理。编制印发《兴安盟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实施方案》,全盟用水总量控制在12亿立方米左右,远低于自治区下达的21.95亿立方米控制目标,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万元GDP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持续下降,按2015年不变价计算,202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在2015年基础上分别下降26%30%,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水资源配置体系进一步优化

    兴安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总投资252亿元的引绰济辽工程是国务院确定实施的重大水利工程,是民生工程、战略工程,工程开发任务为从嫩江支流绰尔河引水至西辽河下游通辽市,为兴安盟中南部四个旗县市配置水量1.49亿立方米,工程的实施对兴安盟乃至蒙东地区未来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深远影响。工程于201841日开工建设,至2020年底累计完成投资125.3亿元?;顾ㄗ桓母?,察尔森水库水权转换获松辽委批复,为兴安盟经济技术开发区转换工业用水7200万立方米/年,解决经济技术开发区供水问题。通过引调水工程建设和水权转换,使兴安盟水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优化。

    节约用水管理不断强化

    坚持节水优先,兴安盟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推动各旗县市不断巩固提升节水水平,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编制完成全盟6个旗县市城镇供水保障规划及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20195月,乌兰浩特市荣获首批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称号,年节约水资源达到330万吨至440万吨;扎赉特旗和科尔沁右翼前旗通过自治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评估,全盟节水型社会达标率达到50%,高于自治区下达的到2020年达标率40%的目标任务。

    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十三五规划期间,适应农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兴安盟把农业节水作为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加快发展高效精准节水农业,大力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与现代化建设,为全力配合全盟两米”“两牛发展思路,有效支撑兴安盟大米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结合高效节水、牧区节水等项目建设,到十三五规划期末,全盟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00万亩,其中农田灌溉面积537万亩,草牧场灌溉面积61万亩。较十二五规划期末增加有效灌溉面积76.8万亩,节水灌溉面积增加86.69万亩。

    水生态系统?;び胄薷醇涌焱平?span lang="EN-US">

    十三五规划期间,兴安盟以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国家水保重点工程、小流域治理工程等为依托,全面加快水土流失治理进程,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15平方公里;其中国家投资的水土保持项目治理小流域44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70平方公里,总投资2.97亿元。年拦蓄径流总量可达1600万立方米,年保土效益达150万吨。全盟已从个别旗县的个别乡镇(苏木)、村(嘎查)单纯的治理荒山荒坡,到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从简单的挖坑植树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从单村逐块治理到跨村、跨流域举全乡之力的联合会战攻坚,逐步走向治理与预防监督相结合,突出生态建设与生态修复的新阶段。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各级河湖长体系、制度体系全部建立,全盟315条河流建立四级河长体系,设各级河湖长共计1369人,其中盟级河长5人、旗县市级河长41人、苏木乡镇级河长366人、嘎查村级河长762人、湖长27人,实现每条河都有河长。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整治,河湖长制工作逐步从有名走向有实转变,逐步朝着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目标迈进。

    加强地下水?;ぁP税裁说叵滤试戳?span lang="EN-US">15.92亿立方米,年可开采量10.33亿立方米。为加强地下水?;ぃ税裁俗帕η炕试赐骋坏鞫?、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城镇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建设,不断加强地下水用途管控,摸清农业各类取水工程底数,严控新增农业灌溉井行为,建立水资源科学开发利用和节约?;こばЩ?。地下水用水量从2015年的5.38亿立方米下降至2019年的3.56亿立方米。

    五年来,兴安盟地表水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全盟8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均达100%,水质类别达到类及类以上,与2015年相比,类断面比例逐年攀升,提升40个百分点。

    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完成乌兰浩特市一山两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神骏山生态修复及景观提升工程绿树成荫、曲径通幽;归流河、洮儿河景观带水清岸绿、湖光粼粼,成为城市居民休闲旅游的首选。乌兰浩特洮儿河水利风景区于2018年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治理和呵护好身边的每一汪清泉,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十三五规划以来,兴安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理念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让水利工程不仅发挥抗旱、防洪、灌溉、发电等传统功能,还大大提升全盟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画卷已逐步呈现。

     

     

上一篇:
内蒙古气候变迁——近代
下一篇:
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气候特征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区情纵览  /  生态环境

兴安盟“十三五”水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发布时间:2020-11-30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        【字体:
  •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十三五规划(20162020)以来,兴安盟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さ母鞣矫婧退婊?、建设、管理的各环节,坚持节约优先、?;び畔群妥匀换指次鞯姆秸耄月涫底钛细袼试垂芾碇贫任诵?,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同时积极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方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思维开展水环境治理。以此为基础,切实将水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各项水利工作决策中。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落实

    十三五以来,兴安盟全面落实国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把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作为三条红线,纳入生态环保重要内容严格管理。编制印发《兴安盟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实施方案》,全盟用水总量控制在12亿立方米左右,远低于自治区下达的21.95亿立方米控制目标,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万元GDP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持续下降,按2015年不变价计算,202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在2015年基础上分别下降26%30%,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水资源配置体系进一步优化

    兴安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总投资252亿元的引绰济辽工程是国务院确定实施的重大水利工程,是民生工程、战略工程,工程开发任务为从嫩江支流绰尔河引水至西辽河下游通辽市,为兴安盟中南部四个旗县市配置水量1.49亿立方米,工程的实施对兴安盟乃至蒙东地区未来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深远影响。工程于201841日开工建设,至2020年底累计完成投资125.3亿元?;顾ㄗ桓母?,察尔森水库水权转换获松辽委批复,为兴安盟经济技术开发区转换工业用水7200万立方米/年,解决经济技术开发区供水问题。通过引调水工程建设和水权转换,使兴安盟水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优化。

    节约用水管理不断强化

    坚持节水优先,兴安盟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推动各旗县市不断巩固提升节水水平,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编制完成全盟6个旗县市城镇供水保障规划及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20195月,乌兰浩特市荣获首批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称号,年节约水资源达到330万吨至440万吨;扎赉特旗和科尔沁右翼前旗通过自治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评估,全盟节水型社会达标率达到50%,高于自治区下达的到2020年达标率40%的目标任务。

    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十三五规划期间,适应农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兴安盟把农业节水作为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加快发展高效精准节水农业,大力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与现代化建设,为全力配合全盟两米”“两牛发展思路,有效支撑兴安盟大米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结合高效节水、牧区节水等项目建设,到十三五规划期末,全盟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00万亩,其中农田灌溉面积537万亩,草牧场灌溉面积61万亩。较十二五规划期末增加有效灌溉面积76.8万亩,节水灌溉面积增加86.69万亩。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加快推进

    十三五规划期间,兴安盟以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国家水保重点工程、小流域治理工程等为依托,全面加快水土流失治理进程,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15平方公里;其中国家投资的水土保持项目治理小流域44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70平方公里,总投资2.97亿元。年拦蓄径流总量可达1600万立方米,年保土效益达150万吨。全盟已从个别旗县的个别乡镇(苏木)、村(嘎查)单纯的治理荒山荒坡,到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从简单的挖坑植树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从单村逐块治理到跨村、跨流域举全乡之力的联合会战攻坚,逐步走向治理与预防监督相结合,突出生态建设与生态修复的新阶段。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各级河湖长体系、制度体系全部建立,全盟315条河流建立四级河长体系,设各级河湖长共计1369人,其中盟级河长5人、旗县市级河长41人、苏木乡镇级河长366人、嘎查村级河长762人、湖长27人,实现每条河都有河长。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整治,河湖长制工作逐步从有名走向有实转变,逐步朝着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目标迈进。

    加强地下水保护。兴安盟地下水资源量15.92亿立方米,年可开采量10.33亿立方米。为加强地下水?;?,兴安盟着力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城镇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建设,不断加强地下水用途管控,摸清农业各类取水工程底数,严控新增农业灌溉井行为,建立水资源科学开发利用和节约?;こばЩ啤5叵滤盟看?span lang="EN-US">2015年的5.38亿立方米下降至2019年的3.56亿立方米。

    五年来,兴安盟地表水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全盟8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均达100%,水质类别达到类及类以上,与2015年相比,类断面比例逐年攀升,提升40个百分点。

    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完成乌兰浩特市一山两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神骏山生态修复及景观提升工程绿树成荫、曲径通幽;归流河、洮儿河景观带水清岸绿、湖光粼粼,成为城市居民休闲旅游的首选。乌兰浩特洮儿河水利风景区于2018年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治理和呵护好身边的每一汪清泉,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十三五规划以来,兴安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理念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让水利工程不仅发挥抗旱、防洪、灌溉、发电等传统功能,还大大提升全盟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画卷已逐步呈现。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