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龙凤茶楼论坛_全国名媛凤楼_快活林凤楼品茶论坛最新消息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内蒙古: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双降低”

发布时间:2023-04-07 【字体:
  • 近年来,内蒙古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ぶ卫砹Χ炔欢霞哟?,已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954万平方公里,流域水土流失呈现面积、强度“双降低”的向好趋势——

     

    图片1.png

    成群的白天鹅在黄河托克托县段起飞赛跑。

     

    黄河,不一样了。

    黄河流域,不一样了。

    2022年,400多只苍鹭“定居”黄河流域鄂尔多斯市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乌梁素海水质稳定在V类,栖息与繁殖的鸟类达260多种600万只;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每年入黄泥沙量减少约990万吨;黄河滩区25.9万亩面积禁种高秆作物,黄河河道行洪通畅了…

    这山,这水,这鱼鸟,这草木,都在无言地述说着内蒙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向好而行。

     

    图片2.png

    几只白天鹅在田中翱翔。

     

    黄河流经内蒙古7个盟市,长度843.51公里,流域面积15.19万平方公里,沿线有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沙漠、戈壁等多种地貌类型,是构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打造好这块生态屏障,离不开对黄河的治理与?;?。

    记忆里的黄河,是“九曲黄河万里沙”,“一碗黄河水,半碗黄泥沙”。

    黄河自古水患多,内蒙古段也不例外。为治理水患,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治理黄河水害摆在重要位置,从20世纪50、60年代便开始兴建大型水利控制性工程和中小型水库,先后建成三盛公水利枢纽、海勃湾水利枢纽等工程,并通过实施黄河防洪一期、二期以及重点支流治理等工程,初步形成由水库、枢纽、堤防等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建成6个应急分洪区,极大缓解防凌防汛压力。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境内黄河流域共有1.1万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北侧沿阴山一带有51条山洪沟口。这些地区一旦爆发山洪就会向黄河灌区低洼地带汇集,进而淹没农田村庄,群众受灾严重。

    “以前发洪水,村民们必须迅速转移,现在建了防洪减灾及水源涵养工程,我们就不用担心了?!蔽诶刂衅煳诩雍诱蛄岱芏反宸?组村民刘蒙喜说。

    水土流失导致水患,水患又会加剧水土流失。为了不再出现这种恶性循环,内蒙古加大力气推进水土保持工作。

    据气象部门统计,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冬、春两季平均风速达7级以上,大量粗沙直接向黄河倾泻,淤积河床,对下游三盛公水利枢纽和上游库区构成严重威胁。

    这种境况下,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将乌兰布和沙区作为主战场,采取铺设林草灌溉低压管道、实施水源工程、栽植水保林、种植甘草、机械固沙等方式,坚持不懈地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

    黄河内蒙古段水少沙多,为减少泥沙入黄,鄂尔多斯市在黄河一级支流西柳沟的“毛细血管”达拉特旗马利昌汉沟一个小流域“砸”了3000多万元开展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封育治理。

    而像西柳沟这样的黄河一级支流,达拉特旗共有10条,被称为“十大孔兑”?!笆罂锥胰缡嗌臣阅舷虮鄙湎蚧坪?,给母亲河带来不少隐患。”鄂尔多斯市水利局干部王晓星说。在平原段,泥沙极易落淤,使黄河变成悬河,为调节黄河水沙关系,十大孔兑治理势在必行。

    内蒙古还开展黄河流域农田灌溉水质监测工作,在黄河流域灌溉规模10万亩及以上的农田灌区设置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农田灌区监测点位和退水监测点位,并开展水质监测工作。

    为保障黄河行洪安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内蒙古从2021年开始,全面推进黄河河道有关问题整治工作,并将其纳入黄河流域生态?;ず透咧柿糠⒄构婊?,把黄河滩区划分为3个管理区域,分区进行整治。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汛期受洪水威胁较大、列入规划的滩区建制村居民迁建工作。

    2022年,内蒙古完成黄河滩区1178.55亩严重阻碍行洪和影响河势稳定林木清理整治工作,划定禁种高秆作物管理范围25.91万亩。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19年以来,内蒙古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ぶ卫砹Χ仍诓欢霞哟螅奂葡蛭诹核睾?、岱海、泊江海等重点湖泊补水18.65亿立方米,利用凌汛水向沿黄生态脆弱区实施应急生态补水4.94亿立方米。通过坡耕地治理,淤地坝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方式治理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环境,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954万平方公里。

    滔滔黄河水,奔流万余里。如今的黄河早已不是记忆中的模样。经过治理,黄河流域35个地表水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74.3%,黄河干流9个断面水质全部为Ⅱ类及以上。流域水土流失呈现面积和强度“双降低”的向好趋势。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好转,人们意识到好生态才是铁饭碗?;逝┮┦褂眉跎?、水资源节约力度加大,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很多地方开设农家乐、牧家游,老百姓吃上生态饭。一幅幅黄河流域生态?;ず透咧柿糠⒄沟男禄碚煨煺箍?。

     

上一篇:
2023年自治区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森林质量稳步提升
下一篇:
自治区油气产量实现双增长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区情纵览  /  生态环境

内蒙古: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双降低”

发布时间:2023-04-07 来源:内蒙古日报        【字体:
  • 近年来,内蒙古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ぶ卫砹Χ炔欢霞哟螅淹瓿伤亮魇е卫?/span>1954万平方公里,流域水土流失呈现面积、强度“双降低”的向好趋势——

     

    图片1.png

    成群的白天鹅在黄河托克托县段起飞赛跑。

     

    黄河,不一样了。

    黄河流域,不一样了。

    2022年,400多只苍鹭“定居”黄河流域鄂尔多斯市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乌梁素海水质稳定在V类,栖息与繁殖的鸟类达260多种600万只;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每年入黄泥沙量减少约990万吨;黄河滩区25.9万亩面积禁种高秆作物,黄河河道行洪通畅了…

    这山,这水,这鱼鸟,这草木,都在无言地述说着内蒙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向好而行。

     

    图片2.png

    几只白天鹅在田中翱翔。

     

    黄河流经内蒙古7个盟市,长度843.51公里,流域面积15.19万平方公里,沿线有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沙漠、戈壁等多种地貌类型,是构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打造好这块生态屏障,离不开对黄河的治理与保护。

    记忆里的黄河,是“九曲黄河万里沙”,“一碗黄河水,半碗黄泥沙”。

    黄河自古水患多,内蒙古段也不例外。为治理水患,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治理黄河水害摆在重要位置,从20世纪50、60年代便开始兴建大型水利控制性工程和中小型水库,先后建成三盛公水利枢纽、海勃湾水利枢纽等工程,并通过实施黄河防洪一期、二期以及重点支流治理等工程,初步形成由水库、枢纽、堤防等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建成6个应急分洪区,极大缓解防凌防汛压力。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境内黄河流域共有1.1万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北侧沿阴山一带有51条山洪沟口。这些地区一旦爆发山洪就会向黄河灌区低洼地带汇集,进而淹没农田村庄,群众受灾严重。

    “以前发洪水,村民们必须迅速转移,现在建了防洪减灾及水源涵养工程,我们就不用担心了?!蔽诶刂衅煳诩雍诱蛄岱芏反宸?组村民刘蒙喜说。

    水土流失导致水患,水患又会加剧水土流失。为了不再出现这种恶性循环,内蒙古加大力气推进水土保持工作。

    据气象部门统计,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冬、春两季平均风速达7级以上,大量粗沙直接向黄河倾泻,淤积河床,对下游三盛公水利枢纽和上游库区构成严重威胁。

    这种境况下,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将乌兰布和沙区作为主战场,采取铺设林草灌溉低压管道、实施水源工程、栽植水保林、种植甘草、机械固沙等方式,坚持不懈地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

    黄河内蒙古段水少沙多,为减少泥沙入黄,鄂尔多斯市在黄河一级支流西柳沟的“毛细血管”达拉特旗马利昌汉沟一个小流域“砸”了3000多万元开展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封育治理。

    而像西柳沟这样的黄河一级支流,达拉特旗共有10条,被称为“十大孔兑”?!笆罂锥胰缡嗌臣阅舷虮鄙湎蚧坪?,给母亲河带来不少隐患?!倍醵嗨故兴指刹客跸撬怠T谄皆?,泥沙极易落淤,使黄河变成悬河,为调节黄河水沙关系,十大孔兑治理势在必行。

    内蒙古还开展黄河流域农田灌溉水质监测工作,在黄河流域灌溉规模10万亩及以上的农田灌区设置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农田灌区监测点位和退水监测点位,并开展水质监测工作。

    为保障黄河行洪安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ず透咧柿糠⒄梗诿晒糯?/span>2021年开始,全面推进黄河河道有关问题整治工作,并将其纳入黄河流域生态?;ず透咧柿糠⒄构婊?,把黄河滩区划分为3个管理区域,分区进行整治。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汛期受洪水威胁较大、列入规划的滩区建制村居民迁建工作。

    2022年,内蒙古完成黄河滩区1178.55亩严重阻碍行洪和影响河势稳定林木清理整治工作,划定禁种高秆作物管理范围25.91万亩。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19年以来,内蒙古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ぶ卫砹Χ仍诓欢霞哟?,累计向乌梁素海、岱海、泊江海等重点湖泊补水18.65亿立方米,利用凌汛水向沿黄生态脆弱区实施应急生态补水4.94亿立方米。通过坡耕地治理,淤地坝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方式治理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环境,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954万平方公里。

    滔滔黄河水,奔流万余里。如今的黄河早已不是记忆中的模样。经过治理,黄河流域35个地表水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74.3%,黄河干流9个断面水质全部为Ⅱ类及以上。流域水土流失呈现面积和强度“双降低”的向好趋势。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好转,人们意识到好生态才是铁饭碗。化肥农药使用减少、水资源节约力度加大,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很多地方开设农家乐、牧家游,老百姓吃上生态饭。一幅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