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龙凤茶楼论坛_全国名媛凤楼_快活林凤楼品茶论坛最新消息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坛——“延陵风骨与争先精神”分论坛在常州举办

发布时间:2022-12-02 【字体:
  • “事事当争第一流,耻为天下第二手”。200多年前清代常州人恽敬和恽南田共同提出的这句口号,道出了千百年来常州人的性格特点和常州这座城市的精神特质。2022年11月17日,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坛——“延陵风骨与争先精神”分论坛在常州现代传媒中心举办,就常州人文精神进行深入探讨。

    “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坛”是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活动,旨在利用丰富的方志资源优势,深入探究地域文化、乡邦文化、方志文化,更好展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本次论坛由江苏省政府参事室、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协办,江苏省地方志学会、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江苏地方志》杂志编辑部承办。

    常州古称延陵,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建邑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是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中华齐梁文化的发祥地。据《毘陵高山志》记载,春秋时吴国公子季札为避王位,躬耕常州焦溪吴下里?!豆庑魑浣艉刂尽犯浅圃蕹V荨拔难е?,郁萃中吴;科第之繁,著称江左”。据《常州史稿》记载,历史上常州“科第蝉联,数代不绝”,自隋唐开科取士以来,常州府走出过15名状元、2890多名进士,15位宰相、26位尚书,杰出人才统计位居全国第四位。常州人在经学、诗词、散文、骈文、绘画、医学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常州学派、阳湖文派、常州词派、常州画派、孟河医派等五大学派接踵而起。从“季子封邑延陵”到“常州三杰”,从“苏常熟天下足”到“全国中小城市学常州”,再到先进制造业集群“常州智造”,一代代的常州人筚路蓝缕,艰苦卓绝,创造出辉煌的历史,呈现给世界一块充满生机活力的热土。


    image.png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秋霖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开发利用好地方志中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新时代的视角对其内涵和价值进行提炼,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大确定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更鲜明的中国风格、更深厚的中国气派、更坚定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要充分发挥地方志在服务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切入点,更好的发挥地方志工作“资政、育人”的作用;从地方志的视角,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通过论坛交流活动让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地方志、更加了解地方志、更加支持地方志工作。


    image.png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王文斌表示,江苏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吴文化、楚汉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等优秀传统地域文化在这里竞相生辉,长江文化、江海文化、大运河文化、江南文化在这里交汇激荡。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省着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编纂出版了一大批史志典籍,积极挖掘历史资源,讲好江苏故事,传播江苏声音。全省地方志系统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在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中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让更多人了解江苏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好提升江苏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image.png 

     

    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志良在致辞中表示,常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发展历史,孕育出了以“博采融通、道德诚信、经世致用、创新求变”为主要特点的地域文化和人文风骨。常州将锚定“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进一步弘扬“勇争一流、耻为二手”常州精神,全面推动“532”发展战略实施,打造更多彰显中国精神、时代气象、常州特色的史志精品佳作,努力开创史志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常州答卷。

    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中国史学会原副会长、《常州史稿》学术主编熊月之在论坛上作了学术报告。他对常州春秋以来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全面回顾,认为常州的城市性格可用“仁义诚信、崇文尚学、血性担当、经世致用”16个字概括,也正是这样的地域文化,成为激励常州始终抢立潮头,改革争先的力量源泉。


    image.png 

    嘉宾访谈交流

     

    在嘉宾访谈环节,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叶舟、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杨旭辉、河海大学教授纪玲妹、常州政协文史馆馆长沈建钢四位专家重点围绕常州城市性格的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度阐述。

     

    image.png 

     

    论坛由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左健伟主持,嘉宾访谈环节由常州电视台主持人任非主持,交汇点新闻、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方志江苏视频号进行了全程直播。

     


上一篇:
全区“精品年鉴品读季”活动总结
下一篇:
自治区人民政府地方志研究室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研讨活动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时政动态  /  工作动态

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坛——“延陵风骨与争先精神”分论坛在常州举办

发布时间:2022-12-02 来源: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        【字体:
  • “事事当争第一流,耻为天下第二手”。200多年前清代常州人恽敬和恽南田共同提出的这句口号,道出了千百年来常州人的性格特点和常州这座城市的精神特质。2022年11月17日,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坛——“延陵风骨与争先精神”分论坛在常州现代传媒中心举办,就常州人文精神进行深入探讨。

    “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坛”是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活动,旨在利用丰富的方志资源优势,深入探究地域文化、乡邦文化、方志文化,更好展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本次论坛由江苏省政府参事室、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协办,江苏省地方志学会、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江苏地方志》杂志编辑部承办。

    常州古称延陵,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建邑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是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中华齐梁文化的发祥地。据《毘陵高山志》记载,春秋时吴国公子季札为避王位,躬耕常州焦溪吴下里?!豆庑魑浣艉刂尽犯浅圃蕹V荨拔难е?,郁萃中吴;科第之繁,著称江左”。据《常州史稿》记载,历史上常州“科第蝉联,数代不绝”,自隋唐开科取士以来,常州府走出过15名状元、2890多名进士,15位宰相、26位尚书,杰出人才统计位居全国第四位。常州人在经学、诗词、散文、骈文、绘画、医学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常州学派、阳湖文派、常州词派、常州画派、孟河医派等五大学派接踵而起。从“季子封邑延陵”到“常州三杰”,从“苏常熟天下足”到“全国中小城市学常州”,再到先进制造业集群“常州智造”,一代代的常州人筚路蓝缕,艰苦卓绝,创造出辉煌的历史,呈现给世界一块充满生机活力的热土。


    image.png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秋霖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开发利用好地方志中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新时代的视角对其内涵和价值进行提炼,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大确定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更鲜明的中国风格、更深厚的中国气派、更坚定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要充分发挥地方志在服务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切入点,更好的发挥地方志工作“资政、育人”的作用;从地方志的视角,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通过论坛交流活动让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地方志、更加了解地方志、更加支持地方志工作。


    image.png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王文斌表示,江苏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吴文化、楚汉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等优秀传统地域文化在这里竞相生辉,长江文化、江海文化、大运河文化、江南文化在这里交汇激荡。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省着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编纂出版了一大批史志典籍,积极挖掘历史资源,讲好江苏故事,传播江苏声音。全省地方志系统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在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中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让更多人了解江苏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好提升江苏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image.png 

     

    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志良在致辞中表示,常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发展历史,孕育出了以“博采融通、道德诚信、经世致用、创新求变”为主要特点的地域文化和人文风骨。常州将锚定“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进一步弘扬“勇争一流、耻为二手”常州精神,全面推动“532”发展战略实施,打造更多彰显中国精神、时代气象、常州特色的史志精品佳作,努力开创史志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常州答卷。

    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中国史学会原副会长、《常州史稿》学术主编熊月之在论坛上作了学术报告。他对常州春秋以来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全面回顾,认为常州的城市性格可用“仁义诚信、崇文尚学、血性担当、经世致用”16个字概括,也正是这样的地域文化,成为激励常州始终抢立潮头,改革争先的力量源泉。


    image.png 

    嘉宾访谈交流

     

    在嘉宾访谈环节,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叶舟、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杨旭辉、河海大学教授纪玲妹、常州政协文史馆馆长沈建钢四位专家重点围绕常州城市性格的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度阐述。

     

    image.png 

     

    论坛由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左健伟主持,嘉宾访谈环节由常州电视台主持人任非主持,交汇点新闻、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方志江苏视频号进行了全程直播。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