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龙凤茶楼论坛_全国名媛凤楼_快活林凤楼品茶论坛最新消息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中华慈善日|慈心为人 善行济世

发布时间:2025-09-05 【字体:
  • 慈善传承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脉,凝聚着温暖心灵的人间大爱,凸显了中华民族广阔的胸襟气度和积极的精神追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慈善事业,多次就发展慈善事业、发挥慈善作用作出重要论述。在第十个中华慈善日,让我们循着思想指引,回望慈善事业的蓬勃足迹,凝聚起向善而行的磅礴力量,让温暖的种子在新时代土壤中愈发茁壮。

     

    1757038751514014.png

     

    “树立慈善意识、参与慈善活动、发展慈善事业,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道德实践”,“人人心怀慈善,人人参与慈善,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这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中的两句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感受善的力量”,要求“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慈善事业是全体人民广泛参与的事业,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关于“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主张。

    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历来具有扶贫济困、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倡导“兼善天下”“利济苍生”,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慈善事业”。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慈善事业必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要求“处理好效率和公平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发挥好第三次分配作用,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慈善事业对于促进共同富裕、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推动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慈善事业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取得了显著进步,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慈善力量有序增长,慈善活动日益规范,慈善文化更加普及,慈善力量在扶贫济困、扶老救孤、科教文卫、生态环保、应急救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全国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动慈善精神在北疆大地扎根生长。近年来,全区各地民政部门联合多方力量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弘扬慈善文化、展示慈善成效、激发公众参与热情,营造了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截至2024年末,全区慈善组织总数达到277家,自治区本级慈善组织累计接受捐赠达到7.56亿元。尤为突出的是,通过建成1025个基层民政服务站,成功实现了对全区苏木乡镇(街道)的基本覆盖,为社区慈善赋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实践注入了可持续的慈善力量。

     


上一篇:
看九三阅兵的内蒙古排面!99B坦克、100坦克、两栖轮式装甲突击车…
下一篇: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时政动态  /  全国要闻

中华慈善日|慈心为人 善行济世

发布时间:2025-09-05 来源:方志内蒙古微信公众号        【字体:
  • 慈善传承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脉,凝聚着温暖心灵的人间大爱,凸显了中华民族广阔的胸襟气度和积极的精神追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慈善事业,多次就发展慈善事业、发挥慈善作用作出重要论述。在第十个中华慈善日,让我们循着思想指引,回望慈善事业的蓬勃足迹,凝聚起向善而行的磅礴力量,让温暖的种子在新时代土壤中愈发茁壮。

     

    1757038751514014.png

     

    “树立慈善意识、参与慈善活动、发展慈善事业,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道德实践”,“人人心怀慈善,人人参与慈善,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这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中的两句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感受善的力量”,要求“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慈善事业是全体人民广泛参与的事业,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关于“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主张。

    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历来具有扶贫济困、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倡导“兼善天下”“利济苍生”,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慈善事业”。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慈善事业必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要求“处理好效率和公平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发挥好第三次分配作用,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慈善事业对于促进共同富裕、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推动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慈善事业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取得了显著进步,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慈善力量有序增长,慈善活动日益规范,慈善文化更加普及,慈善力量在扶贫济困、扶老救孤、科教文卫、生态环保、应急救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全国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动慈善精神在北疆大地扎根生长。近年来,全区各地民政部门联合多方力量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弘扬慈善文化、展示慈善成效、激发公众参与热情,营造了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截至2024年末,全区慈善组织总数达到277家,自治区本级慈善组织累计接受捐赠达到7.56亿元。尤为突出的是,通过建成1025个基层民政服务站,成功实现了对全区苏木乡镇(街道)的基本覆盖,为社区慈善赋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实践注入了可持续的慈善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智能导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