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论述
1949年1月31日
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受斯大林委托飞抵石家庄,随即转乘汽车至西柏坡中共中央驻地。当天,毛泽东与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会见米高扬。其后,毛泽东同米高扬多次会谈。在会谈中说:到目前为止,中国革命发展较为迅速,军事进展也较快,比过去我们预计的时间要短些,就能过长江,并向南推进。估计度过长江后,用不了多少时间,就可以攻克南京、上海等大城市。我们的口号是: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面临的问题是建立新政权。这个政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介绍了即将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参加的联合政府等情况,指出:虽然政府的组织形式与苏联、东欧国家有所不同,但其性质与宗旨仍然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将来的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国家一解放,接踵而来的任务是恢复生产和经济建设。关于中国对外政策,是打扫好房子再请客,真正的朋友可以早点进屋子里来,但别的客人得等一等。二月七日,米高扬离开西柏坡回国。
党史回眸
1949年
1月31日 历时64天的平津战役胜利结束。人民解放军开入北平城内,世界驰名的文化古都和平解放。天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以九十万大军兵临北平城下。在解放军的重兵威慑和政治争取下,在北平地下党和爱国民主人士的有力促进下,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于1月下旬率部接受和平改编,并于1月22-31日陆续开出城外听候改编。东北野战军一师随即进入北平接管防务。在这次战役中,我军以39000人的伤亡,歼灭和改编敌军1个总部、1个警备司令部、3个兵团部、13个军部、51个师(内含两个骑兵旅),共52万余人。至此,除太原、大同、新乡、安阳以及有意暂时保存下来的归绥(今呼和浩特)外,华北地区全部解放。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在战略进攻阶段与国民党军主力进行的战略决战。战略决战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到1949年1月31日结束(辽沈与淮海两大战役之间有三天间隔)。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制定的战略方针得到完满实现。在139天的作战中,平均每天歼敌一个正规师,连同地方部队,共歼敌154万人。
1949年
1月31日—2月7日 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先后与抵达西柏坡的苏共代表、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举行会谈。毛泽东等围绕夺取全国胜利和建立新中国的问题,就中国的政治、军事形势,新中国的政权性质及内政外交等方面的问题,向米高扬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通过这次内部访问,密切了中苏两党的相互关系。
重要论述
1949年1月31日
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受斯大林委托飞抵石家庄,随即转乘汽车至西柏坡中共中央驻地。当天,毛泽东与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会见米高扬。其后,毛泽东同米高扬多次会谈。在会谈中说:到目前为止,中国革命发展较为迅速,军事进展也较快,比过去我们预计的时间要短些,就能过长江,并向南推进。估计度过长江后,用不了多少时间,就可以攻克南京、上海等大城市。我们的口号是: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面临的问题是建立新政权。这个政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介绍了即将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参加的联合政府等情况,指出:虽然政府的组织形式与苏联、东欧国家有所不同,但其性质与宗旨仍然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将来的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国家一解放,接踵而来的任务是恢复生产和经济建设。关于中国对外政策,是打扫好房子再请客,真正的朋友可以早点进屋子里来,但别的客人得等一等。二月七日,米高扬离开西柏坡回国。
党史回眸
1949年
1月31日 历时64天的平津战役胜利结束。人民解放军开入北平城内,世界驰名的文化古都和平解放。天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以九十万大军兵临北平城下。在解放军的重兵威慑和政治争取下,在北平地下党和爱国民主人士的有力促进下,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于1月下旬率部接受和平改编,并于1月22-31日陆续开出城外听候改编。东北野战军一师随即进入北平接管防务。在这次战役中,我军以39000人的伤亡,歼灭和改编敌军1个总部、1个警备司令部、3个兵团部、13个军部、51个师(内含两个骑兵旅),共52万余人。至此,除太原、大同、新乡、安阳以及有意暂时保存下来的归绥(今呼和浩特)外,华北地区全部解放。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在战略进攻阶段与国民党军主力进行的战略决战。战略决战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到1949年1月31日结束(辽沈与淮海两大战役之间有三天间隔)。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制定的战略方针得到完满实现。在139天的作战中,平均每天歼敌一个正规师,连同地方部队,共歼敌154万人。
1949年
1月31日—2月7日 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先后与抵达西柏坡的苏共代表、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举行会谈。毛泽东等围绕夺取全国胜利和建立新中国的问题,就中国的政治、军事形势,新中国的政权性质及内政外交等方面的问题,向米高扬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通过这次内部访问,密切了中苏两党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