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龙凤茶楼论坛_全国名媛凤楼_快活林凤楼品茶论坛最新消息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利用档案编写《参事志》

发布时间:2016-11-02 【字体:
  • 为编写《内蒙古自治区志•参事志》,资料收集和编写人员于2015年11月到内蒙古档案馆查阅、复印及扫描了所需的档案资料,得到了档案馆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为编写《内蒙古自治区志·参事志》奠定了良好的资料基础。

    一、内蒙古自治政府时期档案的查用情况

    内蒙古自治政府是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参事室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政权设立的第一个参事室。由于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于1947年5月,且又经历了两次政府机关的大迁移,使得早期的参事档案失散较多,一些工作活动、人物资料、历史事件模糊不清,而档案馆保存的一些档案资料就显得弥足珍贵,为编写志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依据,解决了编写工作的很大困难。

    (一)厘清了一些政府参事人员的实际状况

    由于内蒙古自治政府早期参事们资料保存下来的很少,一些参事的具体任命日期、级别、个人简历不确切,政府参事室原来掌握的信息存在误差,从档案馆提供的资料上能够发现这些误差产生的缘由,并加以纠正。如有的参事人员的名字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用字不一致,继而被误判为两个人。通过查证1953年5月5日政府秘书长嘎如布僧格作的《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的现状简报》的有关线索,对比出阿拉塘瓦其尔与阿拉坦瓦齐尔、噶喇藏与嘎拉僧葛根这两组的四个人,其实每组的两人都是同一个人。又如:李宝山实际为郭宝山,且郭宝山和寿明阿于1947年11月2日经自治政府正副主席签名,同时被解除了参事职务。

    (二)掌握了参事厅长松津旺楚克的去世情况

    松津旺楚克是内蒙古自治政府第一任参事厅长,于1948年2月因病去世。松津旺楚克去世后,经请示内蒙古自治政府有关领导,王宗洛担任了松津旺楚克治丧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是亢仁、方志达,委员有特木尔巴根、朋楚克、朝鲁、乌勒吉布彦。内蒙古的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对松津旺楚克逝世很重视,内蒙古党委、自治政府、参议会、解放军司令部政治部及人民团体代表、地方政府代表等都参加了他的追悼会,相关团体还送了花圈。这是参事志编撰不应缺少的重要资料,因为它充分显示出当时自治政府对参事工作和参事人物的重视。

    (三)查到了任命第二批政府参事的原始依据

    在查阅的众多案卷中,有一篇资料作用非凡。1948年12月2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发布命令第11号,重新任命参事。米达林葛根等4人为高等参事,莎嘎拉扎布9人为一等参事,双宝等5人为二等参事,丹森等5人为三等参事。这份档案的价值在于既看到了自治政府参事等级的新标准,也同时明确了1948年底时参事们的基本状况,这大大增进了我们对自治政府时期参事人员的了解与掌握。

    二、绥远省政府参事档案的查用情况

    涉及绥远省人民政府参事及参事工作方面的资料,尽管政府参事室已经掌握了不少资料,但也存在这些资料不够确定、不够详实的问题。而档案馆的档案恰恰补充了这一点,使参事志编撰人员看到了绥远省人民政府早期的参事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也得到了参事们个人的第一手履历资料。

    (一)了解了绥远省政府参事室的学习工作状况

    《绥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关于学习工作生活暂行办法》于1953年9月1日实施,是参事室为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水平和工作效率而制定的参事规则。其中第六条提出:“参加联组座谈时,应事先经过讨论,决定要点,并推出中心发言人,由中心发言人综合大家意见,写成提纲交副组长审查后出席座谈。座谈完毕后,本室仍应座谈一次,以便统一认识”;第八条提出:“派往其他单位工作的同志,应经常与本室取得联系,交流经验,并将工作概况斟酌情形,写成定期报告,提供首席参考”??杉笔钡牟问鹿嬖蚍浅>咛?,具有操作性和约束性。1954年12月的《参事工作情况汇报》根据当时国内外的局势,着实分析了参事室成员的不同情况,特别是思想和工作、生活状况,让人们看到原国民党部队官员的经历和背景是非常复杂的,对他们的教育和改造是需要一个长期艰辛且有针对性的过程,参事工作不但对外进行资政、调研,还要对内深入精神世界改造人的灵魂。

    (二)得到了完整确切的参事履历

    绥远省政府的参事大多数是参加绥远“九•一九”和平起义的人员,他们的履历以军伍生涯为主,有的也受过很好的学校教育。为满足参事志编撰的需要,档案馆的同志专门提供了内蒙古编办为绥远省政府参事室编辑的人事档案,这部分档案的形式规整、格式统一、信息具体、内容全面,能够完整反映出参事人员的个人情况。简历部分既有明确的时间,也有所任职务的具体单位和职位的称谓,为编写参事简历及参事人物提供了最为直接、最确切的依据。

    三、上世纪八十年代参事档案的查用情况

    由于自治区政府参事室自成立以来变化次数较多,而且机构单设时较少,自治区档案馆上世纪八十年代参事室档案的收藏量并不多,给查找档案带来很大困难。尽管这样,档案馆分管查阅的老同志还是查到了一部分可贵的档案资料。其中有内蒙古自治区统战部给党中央统战部《关于内蒙古参事室、文史研究馆的调查报告》,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杜秦川等四人任职令》,以及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室《1984年工作计划要点》、《关于选聘参事工作的实施办法》和《参事室参事业务室岗位责任制》等。这些档案资料如实记录参事机构当时的人员、职能、工作、制度等状况,是编写参事志的必备材料。

    四、档案馆为提供参事志档案全方位服务

    (一)主动热情,服务到位

    为编辑政府参事志,编辑单位最初是派两位年轻人员到档案馆查询、收集档案,他们既没有事前联系,也没有寻找其他路径。但档案馆分管查阅的老同志在接待他们时却十分认真得体,告诉他们首先要将所需档案的时间段弄清,其次要将所需档案的内容和目的列出,这样才能便于寻找档案。在以后的查阅当中,档案馆查阅室的领导和同志常常主动与参事志的查档人员进行沟通,提前查到相关的档案资料,再电话予以告知,使档案利用者尽量减少奔波,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得到尽多的档案资料,档案馆在服务理念上体现了为利用者着想,在服务过程中提高了查阅档案的效率。

    (二)采纳新手段,实现新效果

    在政府参事志查档人员查阅档案的过程中,看到了案卷中有一些资料非常宝贵,有自治政府主席云泽、副主席哈丰阿签发的参事厅印鉴的印模,还有那些绥远省政府参事人员的个人照片及简历等,希望能够取得电子资料。档案馆的同志对此予以热情帮助,积极联系技术部门对这部分档案资料进行扫描,并制成光盘,便于这些电子资料以后直接用于参事志的编排,让参事志的读者能够目睹第一手参事资料的原貌,感受历史的真实记录。

    (来源:《档案与社会》2016第3期,作者为参事志编写人员) 

上一篇:
方志起源与古代的地理书
下一篇:
浅论人物志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史志研究  /  方志研究  /  编纂理论

利用档案编写《参事志》

发布时间:2016-11-02 来源:来源:《档案与社会》2016第3期        【字体:
  • 为编写《内蒙古自治区志•参事志》,资料收集和编写人员于2015年11月到内蒙古档案馆查阅、复印及扫描了所需的档案资料,得到了档案馆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为编写《内蒙古自治区志·参事志》奠定了良好的资料基础。

    一、内蒙古自治政府时期档案的查用情况

    内蒙古自治政府是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参事室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政权设立的第一个参事室。由于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于1947年5月,且又经历了两次政府机关的大迁移,使得早期的参事档案失散较多,一些工作活动、人物资料、历史事件模糊不清,而档案馆保存的一些档案资料就显得弥足珍贵,为编写志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依据,解决了编写工作的很大困难。

    (一)厘清了一些政府参事人员的实际状况

    由于内蒙古自治政府早期参事们资料保存下来的很少,一些参事的具体任命日期、级别、个人简历不确切,政府参事室原来掌握的信息存在误差,从档案馆提供的资料上能够发现这些误差产生的缘由,并加以纠正。如有的参事人员的名字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用字不一致,继而被误判为两个人。通过查证1953年5月5日政府秘书长嘎如布僧格作的《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的现状简报》的有关线索,对比出阿拉塘瓦其尔与阿拉坦瓦齐尔、噶喇藏与嘎拉僧葛根这两组的四个人,其实每组的两人都是同一个人。又如:李宝山实际为郭宝山,且郭宝山和寿明阿于1947年11月2日经自治政府正副主席签名,同时被解除了参事职务。

    (二)掌握了参事厅长松津旺楚克的去世情况

    松津旺楚克是内蒙古自治政府第一任参事厅长,于1948年2月因病去世。松津旺楚克去世后,经请示内蒙古自治政府有关领导,王宗洛担任了松津旺楚克治丧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是亢仁、方志达,委员有特木尔巴根、朋楚克、朝鲁、乌勒吉布彦。内蒙古的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对松津旺楚克逝世很重视,内蒙古党委、自治政府、参议会、解放军司令部政治部及人民团体代表、地方政府代表等都参加了他的追悼会,相关团体还送了花圈。这是参事志编撰不应缺少的重要资料,因为它充分显示出当时自治政府对参事工作和参事人物的重视。

    (三)查到了任命第二批政府参事的原始依据

    在查阅的众多案卷中,有一篇资料作用非凡。1948年12月2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发布命令第11号,重新任命参事。米达林葛根等4人为高等参事,莎嘎拉扎布9人为一等参事,双宝等5人为二等参事,丹森等5人为三等参事。这份档案的价值在于既看到了自治政府参事等级的新标准,也同时明确了1948年底时参事们的基本状况,这大大增进了我们对自治政府时期参事人员的了解与掌握。

    二、绥远省政府参事档案的查用情况

    涉及绥远省人民政府参事及参事工作方面的资料,尽管政府参事室已经掌握了不少资料,但也存在这些资料不够确定、不够详实的问题。而档案馆的档案恰恰补充了这一点,使参事志编撰人员看到了绥远省人民政府早期的参事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也得到了参事们个人的第一手履历资料。

    (一)了解了绥远省政府参事室的学习工作状况

    《绥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关于学习工作生活暂行办法》于1953年9月1日实施,是参事室为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水平和工作效率而制定的参事规则。其中第六条提出:“参加联组座谈时,应事先经过讨论,决定要点,并推出中心发言人,由中心发言人综合大家意见,写成提纲交副组长审查后出席座谈。座谈完毕后,本室仍应座谈一次,以便统一认识”;第八条提出:“派往其他单位工作的同志,应经常与本室取得联系,交流经验,并将工作概况斟酌情形,写成定期报告,提供首席参考”??杉笔钡牟问鹿嬖蚍浅>咛?,具有操作性和约束性。1954年12月的《参事工作情况汇报》根据当时国内外的局势,着实分析了参事室成员的不同情况,特别是思想和工作、生活状况,让人们看到原国民党部队官员的经历和背景是非常复杂的,对他们的教育和改造是需要一个长期艰辛且有针对性的过程,参事工作不但对外进行资政、调研,还要对内深入精神世界改造人的灵魂。

    (二)得到了完整确切的参事履历

    绥远省政府的参事大多数是参加绥远“九•一九”和平起义的人员,他们的履历以军伍生涯为主,有的也受过很好的学校教育。为满足参事志编撰的需要,档案馆的同志专门提供了内蒙古编办为绥远省政府参事室编辑的人事档案,这部分档案的形式规整、格式统一、信息具体、内容全面,能够完整反映出参事人员的个人情况。简历部分既有明确的时间,也有所任职务的具体单位和职位的称谓,为编写参事简历及参事人物提供了最为直接、最确切的依据。

    三、上世纪八十年代参事档案的查用情况

    由于自治区政府参事室自成立以来变化次数较多,而且机构单设时较少,自治区档案馆上世纪八十年代参事室档案的收藏量并不多,给查找档案带来很大困难。尽管这样,档案馆分管查阅的老同志还是查到了一部分可贵的档案资料。其中有内蒙古自治区统战部给党中央统战部《关于内蒙古参事室、文史研究馆的调查报告》,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杜秦川等四人任职令》,以及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室《1984年工作计划要点》、《关于选聘参事工作的实施办法》和《参事室参事业务室岗位责任制》等。这些档案资料如实记录参事机构当时的人员、职能、工作、制度等状况,是编写参事志的必备材料。

    四、档案馆为提供参事志档案全方位服务

    (一)主动热情,服务到位

    为编辑政府参事志,编辑单位最初是派两位年轻人员到档案馆查询、收集档案,他们既没有事前联系,也没有寻找其他路径。但档案馆分管查阅的老同志在接待他们时却十分认真得体,告诉他们首先要将所需档案的时间段弄清,其次要将所需档案的内容和目的列出,这样才能便于寻找档案。在以后的查阅当中,档案馆查阅室的领导和同志常常主动与参事志的查档人员进行沟通,提前查到相关的档案资料,再电话予以告知,使档案利用者尽量减少奔波,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得到尽多的档案资料,档案馆在服务理念上体现了为利用者着想,在服务过程中提高了查阅档案的效率。

    (二)采纳新手段,实现新效果

    在政府参事志查档人员查阅档案的过程中,看到了案卷中有一些资料非常宝贵,有自治政府主席云泽、副主席哈丰阿签发的参事厅印鉴的印模,还有那些绥远省政府参事人员的个人照片及简历等,希望能够取得电子资料。档案馆的同志对此予以热情帮助,积极联系技术部门对这部分档案资料进行扫描,并制成光盘,便于这些电子资料以后直接用于参事志的编排,让参事志的读者能够目睹第一手参事资料的原貌,感受历史的真实记录。

    (来源:《档案与社会》2016第3期,作者为参事志编写人员)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