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后,为应对内蒙古地区的复杂局势,团结引导内蒙古各民族共御外侮,实现全民族抗战,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和自由,中国共产党非常注重民族工作,大力加强对内蒙古民族工作的领导,确保了中共中央制定的民族政策在内蒙古地区的正确执行。
早在日本侵略者进攻绥察时,中国共产党就派遣一批蒙古族共产党员在土默川蒙古族群众中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他们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广泛联系蒙古族群众和上层人士,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张贴标语、散发传单,组织群众抗粮、抗捐、抗差。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策动下,蒙旗独立混成旅、抗日团树起武装抗日旗帜,在蒙古族群众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党从组织上加强对内蒙古民族工作的领导
1937 年 10 月,根据抗战形势发展和中共中央洛川会议关于创建根据地的决定,中共少数民族工委派出工作组,深入到伊克昭盟桃力民地区开展工作。
1938 年 4 月,中共中央在三边地区成立蒙古工作委员会。5 月,蒙古工作委员会改称绥蒙工作委员会,迁至伊克昭盟桃力民地区,就近领导工作。1938 年 11 月,中共绥远省委成立,随即设立蒙民部,由省委书记白如冰兼任蒙民部部长。在蒙古族比较集中的绥西、绥中的地委和县委也设立了蒙民部。中共土默特旗蒙古工作委员会就是集中领导土默川蒙古民族抗日斗争的党的领导机构。党在动委会中也设立了蒙民工作委员会,在绥察行政办事处以及绥察行政公署下设蒙政处,作为抗日民主政权专门处理蒙古民族工作事务的部门,在专署和县的抗日民主政府中也分别设立蒙民部或蒙民科,具体开展蒙古民族工作。
在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党政机关中均设立民族工作机构。这些专门机构的设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切实保障各民族在政治上享有的平等权利,不仅与国民党的大汉族主义民族压迫政策形成了鲜明地对比,而且成为争取各民族团结抗日、瓦解伪蒙疆政权的有力武器。许多蒙古族先进分子踊跃加入抗日阵线,在各级民族工作部门担任领导职务,或成为开展民族工作的骨干。这对于密切党与各民族群众的关系、唤起民族觉醒、消除民族对立与隔阂,实现各民族平等联合共同抗日,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动委会蒙民工作委员会的蒙古族工作人员到基层开展工作,受到蒙古族群众的热烈欢迎而且高兴地相互传告:“动委会里也有了我们的人了。”
1938 年底,中共西北工委成立后,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加强少数民族工作,除联系和指导陕甘宁边区工作外,还主管陕、甘、宁、青、绥五省的民族工作。为加强对民族问题的研究,给中央制定民族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中共西北工委设立了民族问题研究室,下设回族问题研究组和蒙古民族问题研究组。蒙古民族问题研究组除搜集文字资料外,还组织实地考察,进行调查研究。1939 年五六月间,中共西北工委派王铎到伊克昭盟7个旗进行考察。1940 年5月,派孔飞到绥远土默特旗考察。1940 年 12 月初,中共西北工委和陕北公学文艺工作团联合组成蒙古文化考察团,由王铎、焦心河率领,赴绥蒙一带考察。
在中共西北工委的调查研究基础上,中共中央制定下发《关于抗战中蒙古民族问题提纲》,成为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纲领性文献之一。
党在军事军政活动中加强对内蒙古民族工作的领导
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在开辟游击根据地的过程中,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密切联系各民族各阶层,宣传党的抗日主张,传播八路军的影响。八路军和随八路军开赴大青山地区的总动委会,在抗日动员宣传工作中坚持把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团结抗日作为中心内容之一,广泛宣传“蒙汉平等”“蒙汉一家”“蒙汉联合抗日”等主张。在实际活动中切实保护各民族利益,尊重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力所能及地帮助各族群众克服实际困难。热情联络蒙古族上层人士,对在伪蒙疆各级政权中干事或在伪蒙古军中当兵的蒙古族人士,也以诚相见,尽力争取其反正抗日,或至少保持中立。八路军大青山支队由于正确执行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工作方法得当,态度热情积极,受到了蒙古族群众的欢迎,逐步增强了蒙古族群众对共产党的理解和认同,强化了党领导各族民众开展革命斗争的群众基础。主动援助抗日物资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抗日活动,在各族群众中成为普遍现象。
党在宣传工作中对内蒙古民族工作的领导
1941 年 10 月1日,绥察行政公署在发布施政纲领的同时,发表了《告绥察境内各民族书》,重申绥察抗日民主政府的民族政策和对民族问题的基本主张,指出“绥察抗日政府是绥察人民的领导者,始终与人民共甘苦,领导人民赶走日寇。抗日政府有鲜明的政治主张,正确的民族政策。为了纠正过去的错误,反对一切大汉族主义,为了亲密团结各民族,消除民族隔阂,因此,在各个民族聚居的地方,政府内参政者各民族有权选派代表参加政府工作。且设立民族专管部门,由各民族选出负责者,专理各个民族自身问题?!?/span>
1942年 1月 10日,绥察行政公署又发表了《告蒙古同胞书》,戳穿日本侵略者高唱“蒙疆乐土”“帮助蒙古民族独立”等谎言,揭露日本侵略者对蒙古民族的掠夺剥削和剥夺蒙古族人民自由的行径,分析了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中国必将获得最后胜利的前途,号召蒙古民族抓住时机,团结起来,组织抗日武装和抗日政府,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争取蒙古民族的解放。
绥察抗日民主政府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削弱了或者消除了日本侵略者破坏蒙汉民族关系的恶劣影响,增强了各民族团结抗日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加强对内蒙古民族工作领导的一系列举措,争取和团结了各民族群众,为坚持内蒙古地区的抗战提供了重要保证,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探索民族解放道路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积累了丰富经验。
七七事变后,为应对内蒙古地区的复杂局势,团结引导内蒙古各民族共御外侮,实现全民族抗战,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和自由,中国共产党非常注重民族工作,大力加强对内蒙古民族工作的领导,确保了中共中央制定的民族政策在内蒙古地区的正确执行。
早在日本侵略者进攻绥察时,中国共产党就派遣一批蒙古族共产党员在土默川蒙古族群众中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他们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广泛联系蒙古族群众和上层人士,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张贴标语、散发传单,组织群众抗粮、抗捐、抗差。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策动下,蒙旗独立混成旅、抗日团树起武装抗日旗帜,在蒙古族群众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党从组织上加强对内蒙古民族工作的领导
1937 年 10 月,根据抗战形势发展和中共中央洛川会议关于创建根据地的决定,中共少数民族工委派出工作组,深入到伊克昭盟桃力民地区开展工作。
1938 年 4 月,中共中央在三边地区成立蒙古工作委员会。5 月,蒙古工作委员会改称绥蒙工作委员会,迁至伊克昭盟桃力民地区,就近领导工作。1938 年 11 月,中共绥远省委成立,随即设立蒙民部,由省委书记白如冰兼任蒙民部部长。在蒙古族比较集中的绥西、绥中的地委和县委也设立了蒙民部。中共土默特旗蒙古工作委员会就是集中领导土默川蒙古民族抗日斗争的党的领导机构。党在动委会中也设立了蒙民工作委员会,在绥察行政办事处以及绥察行政公署下设蒙政处,作为抗日民主政权专门处理蒙古民族工作事务的部门,在专署和县的抗日民主政府中也分别设立蒙民部或蒙民科,具体开展蒙古民族工作。
在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党政机关中均设立民族工作机构。这些专门机构的设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切实保障各民族在政治上享有的平等权利,不仅与国民党的大汉族主义民族压迫政策形成了鲜明地对比,而且成为争取各民族团结抗日、瓦解伪蒙疆政权的有力武器。许多蒙古族先进分子踊跃加入抗日阵线,在各级民族工作部门担任领导职务,或成为开展民族工作的骨干。这对于密切党与各民族群众的关系、唤起民族觉醒、消除民族对立与隔阂,实现各民族平等联合共同抗日,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动委会蒙民工作委员会的蒙古族工作人员到基层开展工作,受到蒙古族群众的热烈欢迎而且高兴地相互传告:“动委会里也有了我们的人了?!?/span>
1938 年底,中共西北工委成立后,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加强少数民族工作,除联系和指导陕甘宁边区工作外,还主管陕、甘、宁、青、绥五省的民族工作。为加强对民族问题的研究,给中央制定民族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中共西北工委设立了民族问题研究室,下设回族问题研究组和蒙古民族问题研究组。蒙古民族问题研究组除搜集文字资料外,还组织实地考察,进行调查研究。1939 年五六月间,中共西北工委派王铎到伊克昭盟7个旗进行考察。1940 年5月,派孔飞到绥远土默特旗考察。1940 年 12 月初,中共西北工委和陕北公学文艺工作团联合组成蒙古文化考察团,由王铎、焦心河率领,赴绥蒙一带考察。
在中共西北工委的调查研究基础上,中共中央制定下发《关于抗战中蒙古民族问题提纲》,成为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纲领性文献之一。
党在军事军政活动中加强对内蒙古民族工作的领导
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在开辟游击根据地的过程中,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密切联系各民族各阶层,宣传党的抗日主张,传播八路军的影响。八路军和随八路军开赴大青山地区的总动委会,在抗日动员宣传工作中坚持把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团结抗日作为中心内容之一,广泛宣传“蒙汉平等”“蒙汉一家”“蒙汉联合抗日”等主张。在实际活动中切实保护各民族利益,尊重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力所能及地帮助各族群众克服实际困难。热情联络蒙古族上层人士,对在伪蒙疆各级政权中干事或在伪蒙古军中当兵的蒙古族人士,也以诚相见,尽力争取其反正抗日,或至少保持中立。八路军大青山支队由于正确执行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工作方法得当,态度热情积极,受到了蒙古族群众的欢迎,逐步增强了蒙古族群众对共产党的理解和认同,强化了党领导各族民众开展革命斗争的群众基础。主动援助抗日物资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抗日活动,在各族群众中成为普遍现象。
党在宣传工作中对内蒙古民族工作的领导
1941 年 10 月1日,绥察行政公署在发布施政纲领的同时,发表了《告绥察境内各民族书》,重申绥察抗日民主政府的民族政策和对民族问题的基本主张,指出“绥察抗日政府是绥察人民的领导者,始终与人民共甘苦,领导人民赶走日寇??谷照邢拭鞯恼沃髡?,正确的民族政策。为了纠正过去的错误,反对一切大汉族主义,为了亲密团结各民族,消除民族隔阂,因此,在各个民族聚居的地方,政府内参政者各民族有权选派代表参加政府工作。且设立民族专管部门,由各民族选出负责者,专理各个民族自身问题。”
1942年 1月 10日,绥察行政公署又发表了《告蒙古同胞书》,戳穿日本侵略者高唱“蒙疆乐土”“帮助蒙古民族独立”等谎言,揭露日本侵略者对蒙古民族的掠夺剥削和剥夺蒙古族人民自由的行径,分析了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中国必将获得最后胜利的前途,号召蒙古民族抓住时机,团结起来,组织抗日武装和抗日政府,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争取蒙古民族的解放。
绥察抗日民主政府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削弱了或者消除了日本侵略者破坏蒙汉民族关系的恶劣影响,增强了各民族团结抗日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加强对内蒙古民族工作领导的一系列举措,争取和团结了各民族群众,为坚持内蒙古地区的抗战提供了重要保证,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探索民族解放道路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积累了丰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