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龙凤茶楼论坛_全国名媛凤楼_快活林凤楼品茶论坛最新消息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煤矿棚户区居民告别“蜗居”时代

发布时间:2018-05-09 【字体:
  •  

     

    红砖风格的永昌佳苑小区。

     

     

    王金秀在侍弄自己的花草。

     

      

    王金秀一家如今的幸福生活溢于言表。

     

    这几日,家住乌海市乌达区永昌佳苑小区的王金秀每天都神采奕奕,幸福之情溢于言表,逢人便说着这一年多来他们一家住上新楼房的幸福生活。

    走进王金秀68平方米的新房,两室一厅,布局合理,南北通透,阳光透过落地窗照射进来,整个家感觉温馨十足。

    “等了整整40年,终于告别了矿区,搬进了大楼房,你说能不高兴吗?记得刚搬进来时,我做梦都能笑醒?!蓖踅鹦阈ψ潘?。话语间,她不由地回忆起他们一家过去的“蜗居”生活。

    王金秀和丈夫李建廷退休前都曾是乌达区黄白茨煤矿的煤矿工人,从参加工作开始,他们就一直住在矿区。

    “旧房总共48平方米,就是那种一个过道、两个卧室的普通小平房。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们在那里生活了40多年,也在那里养大了一儿两女。”王金秀回忆说,“有了儿子后,因为家里面积有限,他只能在凉房里支一张床睡。平时做饭,厨房也只能容下一个人,连身都转不开?!?SPAN lang=EN-US>

    曾经拥挤狭小的居住条件让王金秀至今仍然历历在目,但最让他们一家叫苦不迭的是矿区恶劣的生活环境。“外面道路是黑的,墙面也是黑的,只要一下大雨,门前的那条土路基本走不了人。而且18户人家共用一个旱厕,一到夏天更是苦不堪言,一家5口人就这样日复一日的生活着?!崩罱ㄍ⑺档?。

    终于,转机出现了,乌达区开始对王金秀一家所居住的这片矿区棚户区进行改造。从签订征拆手续到摇号选房,王金秀都是最先去的。按照棚改政策,乌海市和神华集团给他们家一共补贴45 500元,王金秀只掏了61 000元就拿到了新房的钥匙。

    经过一年多的等待,王金秀一家终于告别了矿区那间“蜗居”了40年的小平房,搬进了位于乌达区中心城区的新房。

    “搬进来以前,新房就铺好了地面,刮好了腻子,我们简单装修一下就住进来了,而且小区里还有活动中心、医疗室、大超市,生活特别方便?!蓖踅鹦愀锌溃锔牡暮谜呷盟钦庑┡锘用裾嬲玫搅耸祷?,走进了幸福的新生活。

    王金秀所在的永昌佳苑小区属于乌海市煤矿棚户区搬迁改造二期项目工程,共建有85栋住宅楼,可安置棚户区居民2800多户。据永昌佳苑社区党支部书记古彦波介绍,他们社区居民大多都是过去矿区居民,尤其是永昌佳苑小区的居民,80%以上都来自五虎山、黄白茨、苏海图等煤矿棚户区。为让这些居民住得稳、过得好,小区还建设了社区服务中心、保健中心、养老中心、幼儿园等公用配套设施。

    据了解,在永昌佳苑小区的周围,新达小区、爱民佳苑小区、金祥小区等一批矿区棚改安置小区也陆续建成,越来越多的煤矿棚户区居民正在告别“忧居”实现“优居”。(责任编辑:杨腾格尔)

上一篇:
新型家庭牧场带来的幸福生活
下一篇:
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稳步发展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634元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区情纵览  /  社会事业  /  民生聚焦

煤矿棚户区居民告别“蜗居”时代

煤矿棚户区居民告别“蜗居”时代

发布时间:2018-05-09 来源:地方志信息化中心02        【字体:
  •  

     

    红砖风格的永昌佳苑小区。

     

     

    王金秀在侍弄自己的花草。

     

      

    王金秀一家如今的幸福生活溢于言表。

     

    这几日,家住乌海市乌达区永昌佳苑小区的王金秀每天都神采奕奕,幸福之情溢于言表,逢人便说着这一年多来他们一家住上新楼房的幸福生活。

    走进王金秀68平方米的新房,两室一厅,布局合理,南北通透,阳光透过落地窗照射进来,整个家感觉温馨十足。

    “等了整整40年,终于告别了矿区,搬进了大楼房,你说能不高兴吗?记得刚搬进来时,我做梦都能笑醒?!蓖踅鹦阈ψ潘怠;坝锛洌挥傻鼗匾淦鹚且患夜サ摹拔暇印鄙?。

    王金秀和丈夫李建廷退休前都曾是乌达区黄白茨煤矿的煤矿工人,从参加工作开始,他们就一直住在矿区。

    “旧房总共48平方米,就是那种一个过道、两个卧室的普通小平房。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们在那里生活了40多年,也在那里养大了一儿两女。”王金秀回忆说,“有了儿子后,因为家里面积有限,他只能在凉房里支一张床睡。平时做饭,厨房也只能容下一个人,连身都转不开。”

    曾经拥挤狭小的居住条件让王金秀至今仍然历历在目,但最让他们一家叫苦不迭的是矿区恶劣的生活环境?!巴饷娴缆肥呛诘?,墙面也是黑的,只要一下大雨,门前的那条土路基本走不了人。而且18户人家共用一个旱厕,一到夏天更是苦不堪言,一家5口人就这样日复一日的生活着。”李建廷说道。

    终于,转机出现了,乌达区开始对王金秀一家所居住的这片矿区棚户区进行改造。从签订征拆手续到摇号选房,王金秀都是最先去的。按照棚改政策,乌海市和神华集团给他们家一共补贴45 500元,王金秀只掏了61 000元就拿到了新房的钥匙。

    经过一年多的等待,王金秀一家终于告别了矿区那间“蜗居”了40年的小平房,搬进了位于乌达区中心城区的新房。

    “搬进来以前,新房就铺好了地面,刮好了腻子,我们简单装修一下就住进来了,而且小区里还有活动中心、医疗室、大超市,生活特别方便。”王金秀感慨道,棚改的好政策让他们这些棚户区居民真正得到了实惠,走进了幸福的新生活。

    王金秀所在的永昌佳苑小区属于乌海市煤矿棚户区搬迁改造二期项目工程,共建有85栋住宅楼,可安置棚户区居民2800多户。据永昌佳苑社区党支部书记古彦波介绍,他们社区居民大多都是过去矿区居民,尤其是永昌佳苑小区的居民,80%以上都来自五虎山、黄白茨、苏海图等煤矿棚户区。为让这些居民住得稳、过得好,小区还建设了社区服务中心、保健中心、养老中心、幼儿园等公用配套设施。

    据了解,在永昌佳苑小区的周围,新达小区、爱民佳苑小区、金祥小区等一批矿区棚改安置小区也陆续建成,越来越多的煤矿棚户区居民正在告别“忧居”实现“优居”。(责任编辑:杨腾格尔)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