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龙凤茶楼论坛_全国名媛凤楼_快活林凤楼品茶论坛最新消息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稳步发展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634元

发布时间:2018-04-25 【字体:
  • 2017年,巴彦淖尔市全面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了农牧业经济稳中向好,圆满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全市粮食产量达到67亿斤,实现“十四连丰”。牧业年度牲畜饲养量2276万头只,实现“十三连稳”。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 634元,同比增长8%。产业化经营平稳运行,全市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高。农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粮经草比例由44.653.61.8调整为48502。新增“三品”产品81个、地理标志登记?;げ?SPAN lang=EN-US>7个,河套地域品牌美誉度不断提升。484万亩改盐增草(饲)兴牧工程已完成百万亩普查工作。农村牧区各项改革稳妥推进,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土地确权和乌后旗草原确权工作顺利通过自治区检查验收。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建成市现代农牧业展览馆并成功接待了党中央代表团和国家、自治区多位领导人的考察参观;组织200多家企业参加了国内外各类展销会、实现销售700多万元。成功举办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巴彦淖尔)国际博览会、临河区成功举办了全国肉羊大会、杭锦后旗在全区率先成为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磴口县获评2017年度中国休闲渔业旅游魅力县、五原县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至目前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073.4万亩,设施农业面积28.5万亩,分别比2012年增加106.7万和15万亩;粮食产量已连续5年稳定在60亿斤以上。牧业年度牲畜饲养量比2012年增加376.5万头只;肉羊饲养量突破2000万只,饲养量和出栏量均居全区之首;有机原奶产量跃居世界第一。水产品产量连续3年保持在2万吨以上。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总动力达到506万千瓦,全市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4.5%,比2012年增长5.5百分点。全市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企业280家,完成销售收入350亿元,分别比2012年增加42家和90亿元。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6%,比2012年底增长7个百分点,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发展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社5267个,培育合作社示范社100个;认定家庭农牧场657个,创建自治区级示范场26个。此外电子商务蓬勃兴起,羊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交易额达2.58亿元,五原县成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县”。圣牧高科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填补巴彦淖尔市空白。番茄、脱水菜、绒纺、籽仁产业被列为国家级外贸转型示范基地,农畜产品出口额达到4.5亿美元,连续9年位列全区第一。市、旗县区、苏木乡镇三级监管、检测体系逐步完善,建成8个农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站),其中3个通过了双认证。农牧业品牌化实现跨越发展,“三品一标”数量达到341个,“三品”原料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68万亩,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00万亩。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数量均在全区排名第三位。全市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累计推广2304万亩,覆盖率达到65%;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占到全市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品种22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巴美肉羊新品种培育及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优质小麦品种“巴丰5号”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玉米宽覆膜高密度栽培、标准化规模养殖等一大批高效种养殖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左右,高于全区1个百分点。

    2018年,巴彦淖尔市的奋斗目标:

    ——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500万亩以上,总产稳定在60亿斤以上。

    ——新增设施农业面积2.5万亩。

    ——麦后复种10万亩。

    ——肉羊饲养量达到2400万只,其中存栏1100万只,出栏1300万只;奶牛存栏18万头;肉牛存栏8万头;生猪饲养量达到150万口。

    ——新建畜禽规?;吵?SPAN lang=EN-US>160个,规?;潮壤锏?SPAN lang=EN-US>72%。

    ——水产品总量达到2.9万吨。

    ——农机总动力达到560万千瓦,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以上。

    ——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牧业产业化企业达到290家以上,实现销售收入375亿元,加工转化率达到77%。

    ——农畜产品品牌战略中,“三品一标”产品达到410个,其中,无公害157个,绿色155个,有机76个,地标产品22个;“三品”原料基地面积达到315万亩。

    ——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 885元,增长8%。

    ——创建2个国家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县,继续保持重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零发生”,重大动物疫病“零疫情”。磴口县、五原县、乌中旗布病防控达到控制区标准,乌后旗、杭锦后旗达到稳定控制区标准。
上一篇:
煤矿棚户区居民告别“蜗居”时代
下一篇:
去年自治区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5万人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区情纵览  /  社会事业  /  民生聚焦

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稳步发展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634元

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稳步发展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634元

发布时间:2018-04-25 来源:地方志信息化中心02        【字体:
  • 2017年,巴彦淖尔市全面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了农牧业经济稳中向好,圆满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全市粮食产量达到67亿斤,实现“十四连丰”。牧业年度牲畜饲养量2276万头只,实现“十三连稳”。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 634元,同比增长8%。产业化经营平稳运行,全市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高。农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粮经草比例由44.653.61.8调整为48502。新增“三品”产品81个、地理标志登记?;げ?SPAN lang=EN-US>7个,河套地域品牌美誉度不断提升。484万亩改盐增草(饲)兴牧工程已完成百万亩普查工作。农村牧区各项改革稳妥推进,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土地确权和乌后旗草原确权工作顺利通过自治区检查验收。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建成市现代农牧业展览馆并成功接待了党中央代表团和国家、自治区多位领导人的考察参观;组织200多家企业参加了国内外各类展销会、实现销售700多万元。成功举办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巴彦淖尔)国际博览会、临河区成功举办了全国肉羊大会、杭锦后旗在全区率先成为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磴口县获评2017年度中国休闲渔业旅游魅力县、五原县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至目前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073.4万亩,设施农业面积28.5万亩,分别比2012年增加106.7万和15万亩;粮食产量已连续5年稳定在60亿斤以上。牧业年度牲畜饲养量比2012年增加376.5万头只;肉羊饲养量突破2000万只,饲养量和出栏量均居全区之首;有机原奶产量跃居世界第一。水产品产量连续3年保持在2万吨以上。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总动力达到506万千瓦,全市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4.5%,比2012年增长5.5百分点。全市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企业280家,完成销售收入350亿元,分别比2012年增加42家和90亿元。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6%,比2012年底增长7个百分点,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发展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社5267个,培育合作社示范社100个;认定家庭农牧场657个,创建自治区级示范场26个。此外电子商务蓬勃兴起,羊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交易额达2.58亿元,五原县成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县”。圣牧高科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填补巴彦淖尔市空白。番茄、脱水菜、绒纺、籽仁产业被列为国家级外贸转型示范基地,农畜产品出口额达到4.5亿美元,连续9年位列全区第一。市、旗县区、苏木乡镇三级监管、检测体系逐步完善,建成8个农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站),其中3个通过了双认证。农牧业品牌化实现跨越发展,“三品一标”数量达到341个,“三品”原料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68万亩,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00万亩。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数量均在全区排名第三位。全市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累计推广2304万亩,覆盖率达到65%;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占到全市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品种22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巴美肉羊新品种培育及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优质小麦品种“巴丰5号”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玉米宽覆膜高密度栽培、标准化规模养殖等一大批高效种养殖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左右,高于全区1个百分点。

    2018年,巴彦淖尔市的奋斗目标:

    ——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500万亩以上,总产稳定在60亿斤以上。

    ——新增设施农业面积2.5万亩。

    ——麦后复种10万亩。

    ——肉羊饲养量达到2400万只,其中存栏1100万只,出栏1300万只;奶牛存栏18万头;肉牛存栏8万头;生猪饲养量达到150万口。

    ——新建畜禽规?;吵?SPAN lang=EN-US>160个,规?;潮壤锏?SPAN lang=EN-US>72%。

    ——水产品总量达到2.9万吨。

    ——农机总动力达到560万千瓦,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以上。

    ——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牧业产业化企业达到290家以上,实现销售收入375亿元,加工转化率达到77%。

    ——农畜产品品牌战略中,“三品一标”产品达到410个,其中,无公害157个,绿色155个,有机76个,地标产品22个;“三品”原料基地面积达到315万亩。

    ——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 885元,增长8%。

    ——创建2个国家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县,继续保持重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零发生”,重大动物疫病“零疫情”。磴口县、五原县、乌中旗布病防控达到控制区标准,乌后旗、杭锦后旗达到稳定控制区标准。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