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龙凤茶楼论坛_全国名媛凤楼_快活林凤楼品茶论坛最新消息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蒙汉信息平台首发仪式

发布时间:2016-11-26 【字体:
  •  

    20161125日上午8:30,由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主办、鄂尔多斯市地方志承办的内蒙古自治区情网蒙古文网站、内蒙古自治区情网手机网站、方志内蒙古微信公众平台首发仪式暨蒙古文多功能数据库启动仪式,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举行。呼和浩特市传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受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委托协助筹备本次自治区地方志蒙汉信息化首发仪式。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查干浪涛主持本次首发仪式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胡满达为本次首发仪式致辞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查干浪涛担任本次会议的主持人,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冀祥德一行出席了本次活动并为本次首发仪式致辞。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胡满达在讲话中提到: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席卷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将信息化工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也将信息化作为今后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中指组及其办公室近年来更加重视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已作出很多顶层设计和具体部署。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信息化工作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自20119月,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信息化被列为全国地方志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以来,扎实推进了以内蒙古自治区情网为基础,地方志数据库在线编纂系统、盟市网站建设为重点的三网、两平台、双系统、一库(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自2015年以来,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多次召开专题研究会议。20155月,我们确定了内蒙古自治区情网蒙古文网站和蒙古文数据库的研发计划;12月,我们又确定了内蒙古自治区情网(手机版)和方志内蒙古微信公众平台的研发计划,以这几项工程为标志,我们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信息化系统已成为四网、两平台、双系统、一库(馆)的发展格局。经过一年多的设计和开发,这四项信息化工程终于正式开通启动,这是自治区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加快地方志信息化建设任务艰巨、意义重大。现在各行各业都在抓紧布局信息化工作,推动各自行业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着力谋求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面对新一轮的信息化发展战略机遇,我们应顺势而上,开拓进取,把大力加强信息化工作作为自治区地方志工作的一项重大系统工程来完成。努力开创、提高自治区地方志信息化新局面,为推动内蒙古地方志信息化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冀祥德为本次首发仪式致辞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冀祥德表示: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信息化、网络化、互联网+”等一系列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指组印发的《全国地方志信息化发展规划(2016-2020年)》,信息化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系统全体同仁的辛勤和努力分不开的,并且相信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系统的信息化工作在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盟市旗县(区)地方志领导和各位同事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还会取得更多的成绩,获得更大的进步。该平台的启动为中国史志信息化开创了蒙汉双语的先河,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史志信息化发展具有引领意义。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胡满达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冀祥德共同启动本次首发仪式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赵国春介绍本次首发的蒙汉信息平台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查干浪涛和自治区地方志信息化领导小组副主任赵国春合影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赵国春介绍说,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已经形成了以内蒙古自治区情网汉文网站、蒙古文网站、手机网站、内蒙古地情网站集群、方志内蒙古微信公众平台、多功能数据库等为主要内容的四网、两平台、双系统、一库(馆)的发展战略格局,并对此作了详细的介绍。提到史志信息化的发展主要为提升史志工作的效率,史志信息化的发展将更好更快地推动史志行业的发展。

    最后,由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胡满达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冀祥德共同启动本次首发仪式。相信在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胡满达的带领下,内蒙古地方志的信息化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突破。

     

上一篇:
第一期全国地方志信息化业务培训班综述
下一篇:
胡满达在“内蒙古自治区情网蒙古文网站、内蒙古自治区情网手机网站、方志内蒙古微信公众平台开通仪式暨蒙古文多功能数据库启动仪式”上得讲话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时政动态  /  工作动态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蒙汉信息平台首发仪式

发布时间:2016-11-26 来源:方志内蒙古        【字体:
  •  

    20161125日上午8:30,由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主办、鄂尔多斯市地方志承办的内蒙古自治区情网蒙古文网站、内蒙古自治区情网手机网站、方志内蒙古微信公众平台首发仪式暨蒙古文多功能数据库启动仪式,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举行。呼和浩特市传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受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委托协助筹备本次自治区地方志蒙汉信息化首发仪式。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查干浪涛主持本次首发仪式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胡满达为本次首发仪式致辞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查干浪涛担任本次会议的主持人,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冀祥德一行出席了本次活动并为本次首发仪式致辞。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胡满达在讲话中提到: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席卷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将信息化工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也将信息化作为今后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中指组及其办公室近年来更加重视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已作出很多顶层设计和具体部署。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信息化工作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自20119月,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信息化被列为全国地方志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以来,扎实推进了以内蒙古自治区情网为基础,地方志数据库在线编纂系统、盟市网站建设为重点的三网、两平台、双系统、一库(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自2015年以来,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多次召开专题研究会议。20155月,我们确定了内蒙古自治区情网蒙古文网站和蒙古文数据库的研发计划;12月,我们又确定了内蒙古自治区情网(手机版)和方志内蒙古微信公众平台的研发计划,以这几项工程为标志,我们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信息化系统已成为四网、两平台、双系统、一库(馆)的发展格局。经过一年多的设计和开发,这四项信息化工程终于正式开通启动,这是自治区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加快地方志信息化建设任务艰巨、意义重大。现在各行各业都在抓紧布局信息化工作,推动各自行业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着力谋求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面对新一轮的信息化发展战略机遇,我们应顺势而上,开拓进取,把大力加强信息化工作作为自治区地方志工作的一项重大系统工程来完成。努力开创、提高自治区地方志信息化新局面,为推动内蒙古地方志信息化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冀祥德为本次首发仪式致辞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冀祥德表示: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信息化、网络化、互联网+”等一系列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指组印发的《全国地方志信息化发展规划(2016-2020年)》,信息化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系统全体同仁的辛勤和努力分不开的,并且相信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系统的信息化工作在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盟市旗县(区)地方志领导和各位同事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还会取得更多的成绩,获得更大的进步。该平台的启动为中国史志信息化开创了蒙汉双语的先河,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史志信息化发展具有引领意义。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胡满达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冀祥德共同启动本次首发仪式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赵国春介绍本次首发的蒙汉信息平台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查干浪涛和自治区地方志信息化领导小组副主任赵国春合影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赵国春介绍说,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已经形成了以内蒙古自治区情网汉文网站、蒙古文网站、手机网站、内蒙古地情网站集群、方志内蒙古微信公众平台、多功能数据库等为主要内容的四网、两平台、双系统、一库(馆)的发展战略格局,并对此作了详细的介绍。提到史志信息化的发展主要为提升史志工作的效率,史志信息化的发展将更好更快地推动史志行业的发展。

    最后,由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胡满达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冀祥德共同启动本次首发仪式。相信在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胡满达的带领下,内蒙古地方志的信息化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突破。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