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卷
【领导名录】
市委书记: |
刘文山 |
|
人大常委会主任: |
周学文 |
|
市长: |
李贺(回族) |
|
政协主席: |
王福森 |
|
武装部长: |
王海滨 |
|
政委: |
李尚荣 |
【概况】阿尔山市位于兴安盟西北端,总面积7408 .7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北纬46°39ˊ~ 47°39ˊ,东经119°28ˊ~121°23ˊ。辖区内设有天池、白狼、五岔沟、明水河4个镇和温泉、新城、林海、伊尔施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8万,由蒙古族、汉族、满族、回族、朝鲜族、达斡尔族、锡伯族、苗族、壮族、鄂温克族等10个民族构成。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8 16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 074万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35 058万元,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76 035万元,增长9.3%。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4.6%,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9.6%,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75.8%。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20.0︰26.7︰53.3调整为19.6︰25.4︰55.0。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8 444元,比上年增长8.4%。
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13 063万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 27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6%和5.7%。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08 167万元,比上年下降4.2%。公共与农林领域成为支出的重点,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6 617万元,比上年增长10.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9 156万元,增长294.1%;农林水事务支出12 480万元,增长43.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 164万元,增长15.9%;节能环保支出2 427万元,增长14.4%。
【自然资源】阿尔山市土地总面积7 408 .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 958公顷,林地面积536 992公顷,天然草场155 169公顷,建设用地面积3 575公顷。主要金属矿藏有钼、铁、锌等,非金属矿藏有泥炭、石灰石、大理岩、矿泉等。水资源总蓄积量地表水为7.92亿立方米,地下水为1.18亿立方米,人均1.63万立方米。野生动物有6门14纲57目177科256属419种,野生植物有5门12纲64目104科309属531种,常见菌类有2门3纲8目26科34属50种。
旅游资源有天池、杜鹃湖、哈拉哈河、三潭峡、石塘林、熔岩丘、喷气锥、麒麟峰、玫瑰峰、白狼峰等自然风光,又有阿尔山火车站、五岔沟日军飞机场、南兴安隧道碉堡、温泉博物馆、观音庙等人文景观。
【农业】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 382公顷,比上年增加666公顷,增长5.7%。在粮食作物中:小麦播种面积6 152公顷,比上年减少452公顷,下降6.8%;大麦播种面积3 252公顷,比上年增加707公顷,增长27.8%;马铃薯播种面积2 610公顷,比上年增加432公顷,增长19.8%。全年粮食总产量60 000吨,比上年增加4 984吨,增长9.1%。其中:小麦总产量27 440吨,比上年减少108吨,下降0.4%;大麦总产量15 428吨,比上年增加6648吨,增长75.7%;马铃薯总产量16 377吨,比上年减少1 508吨,下降8.4%。全年全市农牧业机械总动力52 606千瓦,大中小型拖拉机1 172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83台,小型拖拉机489台。链式拖拉机126台,联合收割机62台,各种农机具3 191台(套),化肥施用量(折纯)2 415吨,农用柴油1 131吨,农药使用量48吨。
【畜牧业】全市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166 257头(只),比上年增长6.0%。年末牲畜存栏总头数150 773头(只),比上年增长4.3%,其中:大牲畜存栏6 515头(只),下降11.4%。羊存栏141 525头(只),增长5.0%。能繁殖母畜在畜群中的比重为57.5%,良种及改良种牲畜占畜群的比例为90.1%。年末牲畜出栏64 969头(只),出栏率达43.1%。全年肉类总产量1 521吨;牛奶产量891吨;羊毛产量499吨;禽蛋产量5吨。
【工业】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6 2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 474万元,比上年增长13.9%;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率95.4%,比上年增长3.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5 915万元,比上年增长115.2%。
【建筑业】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8 858万元,比上年增长2.3%。全市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1个。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0.9%;竣工房屋面积2.1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7.7%。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1 862万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3 108万元,增长19.4%;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8 754万元,增长33.9%。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35 814万元,比上年增长19.7%;第二产业投资87 426万元,比上年增长7.6%;第三产业投资318 622万元,比上年增长24.3%。
【房地产开发】全年新开工项目达90个,完成投资203 225万元,占全部投资的46.0%;续建项目达107个,完成投资额238 637万元,占全部投资的54.0%;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8 754万元,比上年增长33.9%。全年房地产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6.1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7%;房屋竣工面积4.4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3%。
【环境?;ぁ咳晖瓿稍炝?span lang="EN-US">2 333公顷,其中,封山育林333公顷,完成退耕人工造林2 000公顷。植被恢复造林67公顷,植被恢复补植补造187;义务植树造林33公顷,完成种苗基地建设1 200公顷。新增水保治理面积2 000公顷。森林面积638 255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6.11%。全市确定自然?;で?span lang="EN-US">3
【交通电信】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14 254万元,比上年增长18.0%。邮电通信各部门全年邮电业务收入5 059万元,比上年增长16.2%。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2 933户,比上年下降36.6%;移动电话用户达52 636户,比上年增长10.5%;互联网用户5 414户,比上年下降27.2%。全年机场飞机起降833架次,旅客吞吐量达到5.6万人次。
【贸易】全年新口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 444万元,同比增长11.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9 685万元,增长12.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5 759万元,增长8.7%。全年引进招商项目2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个(含4个续建项目)。协议资金27.2亿元,到位资金13.5亿元。全市向上争取并已到位的各类项目资金7.8亿元。
【旅游】全年共接待游客13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7%,其中,承接呼伦贝尔游客52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收入15.7亿元,增长20.9%;旅行社招徕团队4 716个,增长19.2%。市旅游星级宾馆五家,旅游接待能力达12 576张标准床位;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达到11 829人,直接间接从事旅游业人数达到36 355人;现有旅行社28家,旅游纪念品商店46家。
【金融保险】全年完成金融业增加值6 071万元,比上年增长18.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231 405万元,比上年增长0.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4 171万元,下降1.0%;企业存款余额126 164万元,增长32.2%。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101 579万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短期贷款余额58 113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41 696万元。
截至2013年末,全市已有开展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5户。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2 350万元,比上年增长19.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87万元,增长5.2%;人身险保费收入1475万元,增长4.3%。全年保险业赔款与给付支出529万元,比上年下降16.4%。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197万元,下降51.4%,赔付率达33.6%;人身险赔款及给付支出226万元,同比下降0.9%,赔付率达15.3%。
【科技】全年科技经费支出61万元,年内推广盟级实用技术5项。
【教育】全市共有中小学8所,在校学生2 082人,专任教师350人。其中:普通中学3所,全年招生181人,在校学生768人,教职工198人,其中:专任教师186人;小学5所,全年招生190人,在校学生1 314人,教职工179人,其中:专任教师16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全市公立及已登记注册的民办幼儿园共有3所。在园幼儿371人;教职工78人,其中:专任教师59人。
【文化】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乌兰牧骑)1个,从业人员19人,全年演出198场。全市拥有文物管理站1个;文化站2个。年末全市有广播电台2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0%;拥有电视台4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5%,有线广播电视用户17 050户。全年市级报刊发行量24 000份。
【卫生】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个体)4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含社区、疗养院)11个。年末各医疗单位实有病床176张。年末全市有卫生技术人员261人,其中︰执业医师93人、执业助理医师22人,注册护士84人。全市有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7人。年末全市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14人。全市共有乡镇卫生院4个,床位42张,卫生技术人员45人。
【体育】全市承办全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冠军赛,比赛共计四支参赛队伍37名运动员。
【社会保障】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8 427人,其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1 760人。全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6 669人。其中: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退休人员5 141人,比上年增加156人,增长3.1%。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 130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 736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8 647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5 164户、9 149人,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 060万元,比上年减少127万元,下降4.0%。
【人口人民生活】据公安户籍统计,全年出生人口283人,出生率为5.83‰;死亡人口256人,死亡率为5.28‰,人口自然增长率0.55‰。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48 516人,比上年减少117人。其中:蒙古族人口8 349人,增长0.9%,占总人口的17.2%,其他少数民族2 052人,下降0.2%,占总人口的4.2%。全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6 535元,比上年增加1 598元,增长10.7%。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5 779元。、
【领导名录】
市委书记: |
刘文山 |
|
人大常委会主任: |
周学文 |
|
市长: |
李贺(回族) |
|
政协主席: |
王福森 |
|
武装部长: |
王海滨 |
|
政委: |
李尚荣 |
【概况】阿尔山市位于兴安盟西北端,总面积7408 .7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北纬46°39ˊ~ 47°39ˊ,东经119°28ˊ~121°23ˊ。辖区内设有天池、白狼、五岔沟、明水河4个镇和温泉、新城、林海、伊尔施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8万,由蒙古族、汉族、满族、回族、朝鲜族、达斡尔族、锡伯族、苗族、壮族、鄂温克族等10个民族构成。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8 16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 074万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35 058万元,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76 035万元,增长9.3%。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4.6%,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9.6%,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75.8%。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20.0︰26.7︰53.3调整为19.6︰25.4︰55.0。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8 444元,比上年增长8.4%。
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13 063万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 27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6%和5.7%。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08 167万元,比上年下降4.2%。公共与农林领域成为支出的重点,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6 617万元,比上年增长10.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9 156万元,增长294.1%;农林水事务支出12 480万元,增长43.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 164万元,增长15.9%;节能环保支出2 427万元,增长14.4%。
【自然资源】阿尔山市土地总面积7 408 .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 958公顷,林地面积536 992公顷,天然草场155 169公顷,建设用地面积3 575公顷。主要金属矿藏有钼、铁、锌等,非金属矿藏有泥炭、石灰石、大理岩、矿泉等。水资源总蓄积量地表水为7.92亿立方米,地下水为1.18亿立方米,人均1.63万立方米。野生动物有6门14纲57目177科256属419种,野生植物有5门12纲64目104科309属531种,常见菌类有2门3纲8目26科34属50种。
旅游资源有天池、杜鹃湖、哈拉哈河、三潭峡、石塘林、熔岩丘、喷气锥、麒麟峰、玫瑰峰、白狼峰等自然风光,又有阿尔山火车站、五岔沟日军飞机场、南兴安隧道碉堡、温泉博物馆、观音庙等人文景观。
【农业】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 382公顷,比上年增加666公顷,增长5.7%。在粮食作物中:小麦播种面积6 152公顷,比上年减少452公顷,下降6.8%;大麦播种面积3 252公顷,比上年增加707公顷,增长27.8%;马铃薯播种面积2 610公顷,比上年增加432公顷,增长19.8%。全年粮食总产量60 000吨,比上年增加4 984吨,增长9.1%。其中:小麦总产量27 440吨,比上年减少108吨,下降0.4%;大麦总产量15 428吨,比上年增加6648吨,增长75.7%;马铃薯总产量16 377吨,比上年减少1 508吨,下降8.4%。全年全市农牧业机械总动力52 606千瓦,大中小型拖拉机1 172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83台,小型拖拉机489台。链式拖拉机126台,联合收割机62台,各种农机具3 191台(套),化肥施用量(折纯)2 415吨,农用柴油1 131吨,农药使用量48吨。
【畜牧业】全市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166 257头(只),比上年增长6.0%。年末牲畜存栏总头数150 773头(只),比上年增长4.3%,其中:大牲畜存栏6 515头(只),下降11.4%。羊存栏141 525头(只),增长5.0%。能繁殖母畜在畜群中的比重为57.5%,良种及改良种牲畜占畜群的比例为90.1%。年末牲畜出栏64 969头(只),出栏率达43.1%。全年肉类总产量1 521吨;牛奶产量891吨;羊毛产量499吨;禽蛋产量5吨。
【工业】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6 2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 474万元,比上年增长13.9%;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率95.4%,比上年增长3.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5 915万元,比上年增长115.2%。
【建筑业】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8 858万元,比上年增长2.3%。全市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1个。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0.9%;竣工房屋面积2.1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7.7%。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1 862万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3 108万元,增长19.4%;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8 754万元,增长33.9%。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35 814万元,比上年增长19.7%;第二产业投资87 426万元,比上年增长7.6%;第三产业投资318 622万元,比上年增长24.3%。
【房地产开发】全年新开工项目达90个,完成投资203 225万元,占全部投资的46.0%;续建项目达107个,完成投资额238 637万元,占全部投资的54.0%;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8 754万元,比上年增长33.9%。全年房地产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6.1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7%;房屋竣工面积4.4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3%。
【环境?;ぁ咳晖瓿稍炝?span lang="EN-US">2 333公顷,其中,封山育林333公顷,完成退耕人工造林2 000公顷。植被恢复造林67公顷,植被恢复补植补造187;义务植树造林33公顷,完成种苗基地建设1 200公顷。新增水保治理面积2 000公顷。森林面积638 255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6.11%。全市确定自然?;で?span lang="EN-US">3
【交通电信】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14 254万元,比上年增长18.0%。邮电通信各部门全年邮电业务收入5 059万元,比上年增长16.2%。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2 933户,比上年下降36.6%;移动电话用户达52 636户,比上年增长10.5%;互联网用户5 414户,比上年下降27.2%。全年机场飞机起降833架次,旅客吞吐量达到5.6万人次。
【贸易】全年新口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 444万元,同比增长11.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9 685万元,增长12.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5 759万元,增长8.7%。全年引进招商项目2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个(含4个续建项目)。协议资金27.2亿元,到位资金13.5亿元。全市向上争取并已到位的各类项目资金7.8亿元。
【旅游】全年共接待游客13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7%,其中,承接呼伦贝尔游客52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收入15.7亿元,增长20.9%;旅行社招徕团队4 716个,增长19.2%。市旅游星级宾馆五家,旅游接待能力达12 576张标准床位;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达到11 829人,直接间接从事旅游业人数达到36 355人;现有旅行社28家,旅游纪念品商店46家。
【金融保险】全年完成金融业增加值6 071万元,比上年增长18.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231 405万元,比上年增长0.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4 171万元,下降1.0%;企业存款余额126 164万元,增长32.2%。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101 579万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短期贷款余额58 113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41 696万元。
截至2013年末,全市已有开展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5户。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2 350万元,比上年增长19.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87万元,增长5.2%;人身险保费收入1475万元,增长4.3%。全年保险业赔款与给付支出529万元,比上年下降16.4%。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197万元,下降51.4%,赔付率达33.6%;人身险赔款及给付支出226万元,同比下降0.9%,赔付率达15.3%。
【科技】全年科技经费支出61万元,年内推广盟级实用技术5项。
【教育】全市共有中小学8所,在校学生2 082人,专任教师350人。其中:普通中学3所,全年招生181人,在校学生768人,教职工198人,其中:专任教师186人;小学5所,全年招生190人,在校学生1 314人,教职工179人,其中:专任教师16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全市公立及已登记注册的民办幼儿园共有3所。在园幼儿371人;教职工78人,其中:专任教师59人。
【文化】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乌兰牧骑)1个,从业人员19人,全年演出198场。全市拥有文物管理站1个;文化站2个。年末全市有广播电台2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0%;拥有电视台4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5%,有线广播电视用户17 050户。全年市级报刊发行量24 000份。
【卫生】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个体)4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含社区、疗养院)11个。年末各医疗单位实有病床176张。年末全市有卫生技术人员261人,其中︰执业医师93人、执业助理医师22人,注册护士84人。全市有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7人。年末全市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14人。全市共有乡镇卫生院4个,床位42张,卫生技术人员45人。
【体育】全市承办全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冠军赛,比赛共计四支参赛队伍37名运动员。
【社会保障】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8 427人,其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1 760人。全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6 669人。其中: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退休人员5 141人,比上年增加156人,增长3.1%。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 130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 736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8 647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5 164户、9 149人,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 060万元,比上年减少127万元,下降4.0%。
【人口人民生活】据公安户籍统计,全年出生人口283人,出生率为5.83‰;死亡人口256人,死亡率为5.28‰,人口自然增长率0.55‰。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48 516人,比上年减少117人。其中:蒙古族人口8 349人,增长0.9%,占总人口的17.2%,其他少数民族2 052人,下降0.2%,占总人口的4.2%。全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6 535元,比上年增加1 598元,增长10.7%。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5 77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