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卷
【领导名录】
区委书记:张凤凯
人大常委会主任:纪俊祥(9月免)
张 亮(10月任)
区 长:韩 钊(蒙古族)
政协主席:李忠忠(10月免)
赵林璧(10月任)
【概述】 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动摇,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加强依法治区和精神文明建设,全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是年,全区经济总指标达到37 618.49万元,财政收入实现2 760万元,比上年增加220万元,增长8.66%。
【工业】 工业总产值完成17 821.4万元,工业增加值实现5 752.8万元。产销率实现97.47%,实现利润223.21万元,上缴税金254.73万元,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72.55%。
【商饮服务业】 借自治区50周年 大庆有利时机,积极营造新的市场体系,拆除向阳电影院,改建成大召广场,优化大召旅游环境;培育大南、大北街商饮娱乐服务业,使其初具规模。房地产、劳动力技术等市场形成一定规模,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全年商饮服务营业额累计完成14 933.6万元。实现税金68.82万元,利润264.95万元,年均递增73.9%。
【建筑业】 建筑工程产值完成4 863.49万元,实现税金64.05万元,利润72.68万元。
【非公有制经济】 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摆在突出位置,提到立区之本的高度加以重视和扶持,放胆、放手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使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区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逐年大幅度增加。街道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实现产值44 905万元,实现税金1 445万元,比上年增加343万元,增长31.3%,占全区财政总收入的52.4%。获得自治区“发展乡镇企业速度效益奖”。
【外引内联】 坚持“不求所有、只求所在、不求区属、只求区域”的发展战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抓信息、搞协调、重服务的工作方法,积极鼓励区内外人士为全区引联工作做贡献。颁布一系列奖励办法,拓宽引联空间,取得积极效果。连续两年被市政府评为“引联先进单位”、“横联工作先进区”。全年完成引资总额4 098万元,完成引资项目20项,圆满完成年初提出的突破2 000万元的引资任务。
【企业改革】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因企制宜、分类指导,加大企业改革力度。至年底,通过股份合作、破产、兼并、拍卖、民有民营、承包等多种形式,初步完成区属17户企业的转制工作,转制面100%。同时,还完成商业、建筑、街道、校办等17户企业的转制工作。
【科教卫生】 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先后出台《五泉区科教兴区“九五”计划纲要和2010年远景规划》、《关于推进科技进步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同时大力实施“十、百、千”科技成果贡献活动和创建科技工作先进单位活动。兴隆巷办事处、大南街办事处成为首批挂牌单位。加大项目资金的筹措力度,先后争取到各类项目资金100余万元,为区属企业注入活力,有力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1994~1998年,用于教育的经费达4 374万元,相当于区财政五年总支出的36.63%。17所小学中有4所被评为自治区义务教育实验校、示范校6所小学进入呼市义务教育示范校行列。青壮年中非文盲率为99.7%。区政府为教育办实事,完成区幼儿园加层改造,建设业余体校训练馆,对梁山街小学进行全面改造装修,解决巧尔齐召小学上下水问题,成立区电教中心,自筹资金为4所学校建成微机室、2所学校建成语音室。学校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在市运会上夺得全市女子组冠军、男子组亚军、总分第二的好成绩。强化“四个一工程”,加大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力度,计划生育率达到100%,出生率控制在9.83‰,自增率控制在5.09%。,综合节育率达到96.51%。继续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食品卫生、妇幼保健、健康教育、计划免疫、传染病管理工作成效显著。区医院在呼市行业文明杯竞赛中获“白求恩杯”竞赛第一名,并被呼市和自治区卫生厅确定为窗口职业道德示范单位。为城市卫生、环保投入资金1 198万元,进一步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状况?;肺烙布枋┩度胫鹉暝黾?,1994~1998年共新建公厕21座,维修142座次,新添装载机2台、自卸车18台、单臂吊车4台、清扫车1辆,新建垃圾转运站5座。大力实施“蓝天绿地”工程,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建成烟控区2个、噪控区2个,覆盖面积60%以上。沿街商业网点、餐饮业基本实现燃气化、清洁化,辖区24 846户居民有80%使用型煤、精煤等清洁燃料,辖区区属行政事业单位茶浴锅炉全部使用精煤,煤烟型大气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以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查和第四次城市卫生检查为契机,加强宣传,明确职责,强化监督,清扫保洁,使日常管理步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轨道。在灭鼠、灭蟑全国专家组检查中全面达标。
【城市改造】 1994~1998年完成建设改造30万平方米,共大修、新修道路47 000平方米,硬化便道18 000平方米,铺设雨污水管网7 600米,增设或更换污水受水口68座,新增或更换自来水管线2 600米,铺设煤气管网3 000多米,建设煤气加压站1座,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6.1%。
【扶困工程】 区委、政府把扶困再就业作为“一把手工程”,层层分解落实任务,整体推进扶困工作。为特困职工、贫困居民累计发放保障金183.85万元,为1 629户发放优惠卡,筹集近15万元的资金物品,对辖区困难企业和特困居民进行慰问。广泛开展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一助一”结对子活动和部门帮扶工作,全区已有29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和143名科级领导与172户特困职工结成扶困对子。对280名下岗职工进行培训,推荐2 452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实施再就业工程先进单位称号。
【社会事业】 民政民族工作在巩固已有成绩基础上,又夺得“双拥模范区”三连冠,获得“居民自治模范区”、“民政工作先进区”称号。大力推进依法治区,深入开展“三五”普法教育。切实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严打”方针,率先实现社会面基本无吸毒。在自治区星级文明城镇竞赛中被评为甲组二星级。区委、政府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实绩突出领导班子。
(张 雁)
【领导名录】
区委书记:张凤凯
人大常委会主任:纪俊祥(9月免)
张 亮(10月任)
区 长:韩 钊(蒙古族)
政协主席:李忠忠(10月免)
赵林璧(10月任)
【概述】 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动摇,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加强依法治区和精神文明建设,全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是年,全区经济总指标达到37 618.49万元,财政收入实现2 760万元,比上年增加220万元,增长8.66%。
【工业】 工业总产值完成17 821.4万元,工业增加值实现5 752.8万元。产销率实现97.47%,实现利润223.21万元,上缴税金254.73万元,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72.55%。
【商饮服务业】 借自治区50周年 大庆有利时机,积极营造新的市场体系,拆除向阳电影院,改建成大召广场,优化大召旅游环境;培育大南、大北街商饮娱乐服务业,使其初具规模。房地产、劳动力技术等市场形成一定规模,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全年商饮服务营业额累计完成14 933.6万元。实现税金68.82万元,利润264.95万元,年均递增73.9%。
【建筑业】 建筑工程产值完成4 863.49万元,实现税金64.05万元,利润72.68万元。
【非公有制经济】 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摆在突出位置,提到立区之本的高度加以重视和扶持,放胆、放手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使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区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逐年大幅度增加。街道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实现产值44 905万元,实现税金1 445万元,比上年增加343万元,增长31.3%,占全区财政总收入的52.4%?;竦米灾吻胺⒄瓜缯蚱笠邓俣刃б娼薄?。
【外引内联】 坚持“不求所有、只求所在、不求区属、只求区域”的发展战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抓信息、搞协调、重服务的工作方法,积极鼓励区内外人士为全区引联工作做贡献。颁布一系列奖励办法,拓宽引联空间,取得积极效果。连续两年被市政府评为“引联先进单位”、“横联工作先进区”。全年完成引资总额4 098万元,完成引资项目20项,圆满完成年初提出的突破2 000万元的引资任务。
【企业改革】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因企制宜、分类指导,加大企业改革力度。至年底,通过股份合作、破产、兼并、拍卖、民有民营、承包等多种形式,初步完成区属17户企业的转制工作,转制面100%。同时,还完成商业、建筑、街道、校办等17户企业的转制工作。
【科教卫生】 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先后出台《五泉区科教兴区“九五”计划纲要和2010年远景规划》、《关于推进科技进步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同时大力实施“十、百、千”科技成果贡献活动和创建科技工作先进单位活动。兴隆巷办事处、大南街办事处成为首批挂牌单位。加大项目资金的筹措力度,先后争取到各类项目资金100余万元,为区属企业注入活力,有力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1994~1998年,用于教育的经费达4 374万元,相当于区财政五年总支出的36.63%。17所小学中有4所被评为自治区义务教育实验校、示范校6所小学进入呼市义务教育示范校行列。青壮年中非文盲率为99.7%。区政府为教育办实事,完成区幼儿园加层改造,建设业余体校训练馆,对梁山街小学进行全面改造装修,解决巧尔齐召小学上下水问题,成立区电教中心,自筹资金为4所学校建成微机室、2所学校建成语音室。学校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在市运会上夺得全市女子组冠军、男子组亚军、总分第二的好成绩。强化“四个一工程”,加大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力度,计划生育率达到100%,出生率控制在9.83‰,自增率控制在5.09%。,综合节育率达到96.51%。继续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食品卫生、妇幼保健、健康教育、计划免疫、传染病管理工作成效显著。区医院在呼市行业文明杯竞赛中获“白求恩杯”竞赛第一名,并被呼市和自治区卫生厅确定为窗口职业道德示范单位。为城市卫生、环保投入资金1 198万元,进一步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状况?;肺烙布枋┩度胫鹉暝黾?,1994~1998年共新建公厕21座,维修142座次,新添装载机2台、自卸车18台、单臂吊车4台、清扫车1辆,新建垃圾转运站5座。大力实施“蓝天绿地”工程,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建成烟控区2个、噪控区2个,覆盖面积60%以上。沿街商业网点、餐饮业基本实现燃气化、清洁化,辖区24 846户居民有80%使用型煤、精煤等清洁燃料,辖区区属行政事业单位茶浴锅炉全部使用精煤,煤烟型大气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以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查和第四次城市卫生检查为契机,加强宣传,明确职责,强化监督,清扫保洁,使日常管理步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轨道。在灭鼠、灭蟑全国专家组检查中全面达标。
【城市改造】 1994~1998年完成建设改造30万平方米,共大修、新修道路47 000平方米,硬化便道18 000平方米,铺设雨污水管网7 600米,增设或更换污水受水口68座,新增或更换自来水管线2 600米,铺设煤气管网3 000多米,建设煤气加压站1座,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6.1%。
【扶困工程】 区委、政府把扶困再就业作为“一把手工程”,层层分解落实任务,整体推进扶困工作。为特困职工、贫困居民累计发放保障金183.85万元,为1 629户发放优惠卡,筹集近15万元的资金物品,对辖区困难企业和特困居民进行慰问。广泛开展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一助一”结对子活动和部门帮扶工作,全区已有29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和143名科级领导与172户特困职工结成扶困对子。对280名下岗职工进行培训,推荐2 452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实施再就业工程先进单位称号。
【社会事业】 民政民族工作在巩固已有成绩基础上,又夺得“双拥模范区”三连冠,获得“居民自治模范区”、“民政工作先进区”称号。大力推进依法治区,深入开展“三五”普法教育。切实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严打”方针,率先实现社会面基本无吸毒。在自治区星级文明城镇竞赛中被评为甲组二星级。区委、政府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实绩突出领导班子。
(张 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