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遗书 甘肃敦煌莫高窟出土的东汉至元代各个不同时代、多种文字的古写本和少量印本文献。又称敦煌文书、敦煌写本、敦煌卷子、石室写经、敦煌文献等。最早由道士王圆箓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发现于莫高窟17窟藏经洞(过去敦煌文书专指藏经洞文献,后又有扩展),1944年在莫高窟土地祠塑像中,1965年在莫高窟122窟前及北区又分别续有发现,之后在敦煌境内烽隧、古墓葬等遗址中也有少量出土,总数超过5万件,其中汉文写本在4万件以上,也有用多种古代少数民族和西域文字如吐蕃文、于阗文、龟兹文、突厥文、回鹘文、梵文、粟特文写成的典籍和文件。
摘自《方志百科全书》
敦煌遗书 甘肃敦煌莫高窟出土的东汉至元代各个不同时代、多种文字的古写本和少量印本文献。又称敦煌文书、敦煌写本、敦煌卷子、石室写经、敦煌文献等。最早由道士王圆箓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发现于莫高窟17窟藏经洞(过去敦煌文书专指藏经洞文献,后又有扩展),1944年在莫高窟土地祠塑像中,1965年在莫高窟122窟前及北区又分别续有发现,之后在敦煌境内烽隧、古墓葬等遗址中也有少量出土,总数超过5万件,其中汉文写本在4万件以上,也有用多种古代少数民族和西域文字如吐蕃文、于阗文、龟兹文、突厥文、回鹘文、梵文、粟特文写成的典籍和文件。
摘自《方志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