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拐是包头至百灵庙公路东侧的一个集镇,处在大青山群峰环抱之中,抗战时期这里驻有伪军一个团,团部设在一个土院子里。
1938年秋,八路军大青山支队第715团王尚荣团长率第三营决定奔袭石拐镇。深夜,风雨交加,第三营三个连分头摸进镇子。只见伪团部的院墙被雨水浸湿,塌了很大一个缺口,第九连的战士们由此突进院子,没打一枪就把伪团部解决了,伪团长在睡梦中被生俘。这时,镇内枪声四起,爆炸声、喊杀声震天动地,过了半小时,枪声渐渐稀落下来,各连的捷报也接连传来。这一仗,俘敌300余人,打死打伤200余人,缴获长短枪300多支,子弹数万发,马400多匹。
王尚荣团长连夜审讯伪团长,教育他不要死心踏地当汉奸,告诫他弃暗投明,为国为民多做点好事。伪团长听了痛哭流涕,惭愧万分,表示愿意改恶从善。第三营仅把弹药收集起来,挑选了一百多匹良种战马,其余的人马枪支都退还给他。王团长对全体俘虏训过话后,他们十分感激地离开石拐。
第三营营长陈刚命令第九连暂时留守石拐镇开展工作,其余各连转到后脑包、水涧沟门一带活动。王尚荣团长驻在巴总尧子指挥绥西的抗日斗争。
几天后,日、伪军从包头出动一千多人马,直扑石拐镇,企图报复。伪军首先从东西两面边打枪边接近镇子。当时,在镇南土堡里担任警卫任务的一个班,发现敌军悄悄从镇南扑来,立即鸣枪报警,并阻击敌人的进攻。杨连长看到三面受敌,兵力悬殊太大,就把部队由镇北撤上山梁,向脑赖峁转移。守在镇南土堡里的战士却没能撤出来,遭到了敌人围攻。
这个班的班长,大家都叫他张大个,全班十三名战士,大多身经百战,经验丰富,战斗力强。面临强敌,他们沉着应战,弹无虚发,敌人多次组织冲锋均被击退。侧翼的伪军由于死伤惨重,已无斗志,先是畏缩不前,接着便向后退,日军当即派了一个军曹摇着膏药旗前去督战,张班长一枪把其撩倒,伪军便不敢再往上冲,只是虚张声势,胡乱打枪。一直坚持到天黑,毙伤敌人八十多人,八路军仅有一人负轻伤。
夜幕降临,全班战士一律换上陶思浩缴获的伪军服装,从西侧混过伪军,突围出来。如果他们从东北翻山,可到达五当召一带,赶上部队,但为了不影响主力作战部署,他们毅然向西南转移,在弯弯曲曲的山沟里转来转去,黎明时到达平川,大摇大摆地走进哈业胡同一家地主庄园里休息。次日天明,张班长带领部队顺利地回到后脑包归了队。
石拐是包头至百灵庙公路东侧的一个集镇,处在大青山群峰环抱之中,抗战时期这里驻有伪军一个团,团部设在一个土院子里。
1938年秋,八路军大青山支队第715团王尚荣团长率第三营决定奔袭石拐镇。深夜,风雨交加,第三营三个连分头摸进镇子。只见伪团部的院墙被雨水浸湿,塌了很大一个缺口,第九连的战士们由此突进院子,没打一枪就把伪团部解决了,伪团长在睡梦中被生俘。这时,镇内枪声四起,爆炸声、喊杀声震天动地,过了半小时,枪声渐渐稀落下来,各连的捷报也接连传来。这一仗,俘敌300余人,打死打伤200余人,缴获长短枪300多支,子弹数万发,马400多匹。
王尚荣团长连夜审讯伪团长,教育他不要死心踏地当汉奸,告诫他弃暗投明,为国为民多做点好事。伪团长听了痛哭流涕,惭愧万分,表示愿意改恶从善。第三营仅把弹药收集起来,挑选了一百多匹良种战马,其余的人马枪支都退还给他。王团长对全体俘虏训过话后,他们十分感激地离开石拐。
第三营营长陈刚命令第九连暂时留守石拐镇开展工作,其余各连转到后脑包、水涧沟门一带活动。王尚荣团长驻在巴总尧子指挥绥西的抗日斗争。
几天后,日、伪军从包头出动一千多人马,直扑石拐镇,企图报复。伪军首先从东西两面边打枪边接近镇子。当时,在镇南土堡里担任警卫任务的一个班,发现敌军悄悄从镇南扑来,立即鸣枪报警,并阻击敌人的进攻。杨连长看到三面受敌,兵力悬殊太大,就把部队由镇北撤上山梁,向脑赖峁转移。守在镇南土堡里的战士却没能撤出来,遭到了敌人围攻。
这个班的班长,大家都叫他张大个,全班十三名战士,大多身经百战,经验丰富,战斗力强。面临强敌,他们沉着应战,弹无虚发,敌人多次组织冲锋均被击退。侧翼的伪军由于死伤惨重,已无斗志,先是畏缩不前,接着便向后退,日军当即派了一个军曹摇着膏药旗前去督战,张班长一枪把其撩倒,伪军便不敢再往上冲,只是虚张声势,胡乱打枪。一直坚持到天黑,毙伤敌人八十多人,八路军仅有一人负轻伤。
夜幕降临,全班战士一律换上陶思浩缴获的伪军服装,从西侧混过伪军,突围出来。如果他们从东北翻山,可到达五当召一带,赶上部队,但为了不影响主力作战部署,他们毅然向西南转移,在弯弯曲曲的山沟里转来转去,黎明时到达平川,大摇大摆地走进哈业胡同一家地主庄园里休息。次日天明,张班长带领部队顺利地回到后脑包归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