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龙凤茶楼论坛_全国名媛凤楼_快活林凤楼品茶论坛最新消息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抗日团

发布时间:2025-08-19 【字体:
  •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有一种传唱至今的民歌曲调——爬山调??拐绞逼?,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战士和群众都喜欢自编自唱爬山调。其中一首中有这样几句:“骑马不骑带驹驹马,骑马不骑大白马,马驹驹叫唤心难活(难受),夜间行动目标大。”生动刻画出当年真实的战斗生活情景。为防止暴露,夜行军中,人、马的颜色、声音都必须注意,乘马最忌白色与带小马驹的马。夜间很远就能看见白马,失群的小马驹往往会不停的叫。这些仅是当年战斗中的一个细节,实际情况更加艰险??谷胀啪褪窃谡庋募柘栈肪持校肴?、伪军战斗,从无到有,逐渐壮大的一支抗日武装。

    1937年,国土沦丧、民族危亡时刻,日军侵占归绥前夕,当地的中共党员杨植霖、刘洪雄、高凤英、贾力更等组织抗日武装,带领各族群众毅然拿起武器与侵略者战斗。


    1756951606129633.png

    杨植霖


    1756951611860678.png

    刘洪雄


    刘洪雄的家乡在归绥城东白塔镇滕家营村,他曾在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中参加过与日军的战斗,有一定的军事经验。杨植霖找到他一起分析形势,商量武装抗日。高凤英的家乡在离滕家营村不远的保合少村,他也加入组建抗日武装的工作中。他们通过名言小学校长李致方发动地主、乡绅支援了一些枪支弹药。经过动员,当地20多人参加了抗日武装,这支抗日武装定名为“抗日开路先锋队”。虽然又缴获了一些枪支弹药,但由于后续没有充足的军事装备,又缺乏战斗经验,队伍很快被流寇冲散。

     

    1756951617131969.png

    高凤英

     

    归绥沦陷后,1937年11月,杨植霖和任恕、陈介平等归绥进步青年20多人经包头、伊克昭盟到达晋西北。在河曲找到了八路军河曲工作团负责人徐文烈。陈介平等留在河曲由徐文烈领导,开展抗日宣传等工作。杨植霖和任恕没有在河曲多停留,而是直奔当时八路军第一二〇师驻地五寨。杨植霖见到了一二〇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向他们汇报了绥远的时局、民生及组建抗日武装等情况。1937年11月下旬,关向应找杨植霖谈话,让他返回大青山地区,继续争取地方抗日力量,组建抗日武装。杨植霖返回家乡后,秘密联络刘洪雄、高凤英、贾力更等,共商组建抗日武装事宜。之后分头按计划在归绥及附近的托克托县、兵州亥村、乌素图村等地发动群众、侦查敌情,筹备组建抗日武装。

    1938年5月,杨植霖找到家中刚遭日、伪军洗劫的兵州亥村富户张有聚,争取他参加抗日。张有聚同意后,杨植霖带领十几个人,与张有聚组织的20多人,合组了一支40多人的队伍,公开打出抗日团的旗号。这时,高凤英等也发动起一批群众,组织了游击队。不久,两支抗日武装联合起来,形成了统一的抗日力量。张有聚任抗日团团长。杨植霖任参谋长并负责联络八路军,高凤英负责情报与军需工作。贾力更的主要工作是侦查绥察地区敌情、组织爆破。贾力更在归绥近郊达尔架村开设杂货铺,作为联络点。白天他挑着货郎担在城里、乡村侦查敌情,夜里与地下工作人员在联络点集中,研究敌情,计划后续行动。遇到紧急情况,贾力更直接到抗日团找高凤英、杨植霖。

     

    1756951623107893.png

    贾力更


    1756951628111960.png

    贾力更烈士用过的货郎担

     

    抗日团依靠群众,依托大青山,灵活机动,在与日、伪军的战斗中,逐渐由几十人发展到一百多人,成为绥远敌占区一支不可忽视的骑兵抗日武装。

    日、伪军在归绥城北一条贯通大青山南北的公路进山处的坝口子村设置了伪警察所,盘查来往车马行人。这些伪警察时常敲诈勒索、肆意扰害周围群众,抓捕抗日团战士??谷胀盼ǔ笄嗌侥媳苯煌ㄕ习?,决定打击伪警察所??谷胀耪绞壳亲俺纱迕窕烊氡黄雀本焖椭砣?、鸡蛋的人群中,进入伪警察所周密侦查。次日入夜后,抗日团派出部分骑兵来到坝口子村。战士们先将战马在附近安置稳妥,解决了前大门哨兵后,冲入院内活捉了伪警长,将其余伪警察控制住。战士们对伪警察进行了训诫和教育,随后带着缴获的枪支弹药迅速撤出。

    抗日团袭击日军公主府军营,打击黑炭板村伪保甲团,在旗下营伏击日军火车,在归(绥)武(川)公路伏击敌人汽车,经常出其不意地打击侵略者,影响逐渐扩大。

    1938年10月初,抗日团与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在面铺窑子会师后改称绥蒙游击大队,全队180多人,直接由大青山支队领导,正式加入八路军正规编制。

     

    1756951633562253.png

    面铺窑子会师遗址

     

    作为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抗日团虽然规模不大,但在敌占区团结带领群众拿起武器直接坚决抗击侵略者,坚定了群众的抗日信心,彰显出中国共产党“蒙汉联合、共同抗日”的主张在绥远敌占区得到了群众拥护,同时显示出绥远地区群众的抗日救亡运动开始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抗日斗争靠拢。


上一篇:
激战石拐镇
下一篇:
返回列表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抗日团

发布时间:2025-08-19 来源: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字体:
  •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有一种传唱至今的民歌曲调——爬山调??拐绞逼冢笄嗌娇谷沼位鞲莸氐恼绞亢腿褐诙枷不蹲员嘧猿郎降?。其中一首中有这样几句:“骑马不骑带驹驹马,骑马不骑大白马,马驹驹叫唤心难活(难受),夜间行动目标大。”生动刻画出当年真实的战斗生活情景。为防止暴露,夜行军中,人、马的颜色、声音都必须注意,乘马最忌白色与带小马驹的马。夜间很远就能看见白马,失群的小马驹往往会不停的叫。这些仅是当年战斗中的一个细节,实际情况更加艰险??谷胀啪褪窃谡庋募柘栈肪持?,与日、伪军战斗,从无到有,逐渐壮大的一支抗日武装。

    1937年,国土沦丧、民族危亡时刻,日军侵占归绥前夕,当地的中共党员杨植霖、刘洪雄、高凤英、贾力更等组织抗日武装,带领各族群众毅然拿起武器与侵略者战斗。


    1756951606129633.png

    杨植霖


    1756951611860678.png

    刘洪雄


    刘洪雄的家乡在归绥城东白塔镇滕家营村,他曾在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中参加过与日军的战斗,有一定的军事经验。杨植霖找到他一起分析形势,商量武装抗日。高凤英的家乡在离滕家营村不远的保合少村,他也加入组建抗日武装的工作中。他们通过名言小学校长李致方发动地主、乡绅支援了一些枪支弹药。经过动员,当地20多人参加了抗日武装,这支抗日武装定名为“抗日开路先锋队”。虽然又缴获了一些枪支弹药,但由于后续没有充足的军事装备,又缺乏战斗经验,队伍很快被流寇冲散。

     

    1756951617131969.png

    高凤英

     

    归绥沦陷后,1937年11月,杨植霖和任恕、陈介平等归绥进步青年20多人经包头、伊克昭盟到达晋西北。在河曲找到了八路军河曲工作团负责人徐文烈。陈介平等留在河曲由徐文烈领导,开展抗日宣传等工作。杨植霖和任恕没有在河曲多停留,而是直奔当时八路军第一二〇师驻地五寨。杨植霖见到了一二〇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向他们汇报了绥远的时局、民生及组建抗日武装等情况。1937年11月下旬,关向应找杨植霖谈话,让他返回大青山地区,继续争取地方抗日力量,组建抗日武装。杨植霖返回家乡后,秘密联络刘洪雄、高凤英、贾力更等,共商组建抗日武装事宜。之后分头按计划在归绥及附近的托克托县、兵州亥村、乌素图村等地发动群众、侦查敌情,筹备组建抗日武装。

    1938年5月,杨植霖找到家中刚遭日、伪军洗劫的兵州亥村富户张有聚,争取他参加抗日。张有聚同意后,杨植霖带领十几个人,与张有聚组织的20多人,合组了一支40多人的队伍,公开打出抗日团的旗号。这时,高凤英等也发动起一批群众,组织了游击队。不久,两支抗日武装联合起来,形成了统一的抗日力量。张有聚任抗日团团长。杨植霖任参谋长并负责联络八路军,高凤英负责情报与军需工作。贾力更的主要工作是侦查绥察地区敌情、组织爆破。贾力更在归绥近郊达尔架村开设杂货铺,作为联络点。白天他挑着货郎担在城里、乡村侦查敌情,夜里与地下工作人员在联络点集中,研究敌情,计划后续行动。遇到紧急情况,贾力更直接到抗日团找高凤英、杨植霖。

     

    1756951623107893.png

    贾力更


    1756951628111960.png

    贾力更烈士用过的货郎担

     

    抗日团依靠群众,依托大青山,灵活机动,在与日、伪军的战斗中,逐渐由几十人发展到一百多人,成为绥远敌占区一支不可忽视的骑兵抗日武装。

    日、伪军在归绥城北一条贯通大青山南北的公路进山处的坝口子村设置了伪警察所,盘查来往车马行人。这些伪警察时常敲诈勒索、肆意扰害周围群众,抓捕抗日团战士??谷胀盼ǔ笄嗌侥媳苯煌ㄕ习龆ù蚧魑本焖???谷胀耪绞壳亲俺纱迕窕烊氡黄雀本焖椭砣狻⒓Φ暗娜巳褐?,进入伪警察所周密侦查。次日入夜后,抗日团派出部分骑兵来到坝口子村。战士们先将战马在附近安置稳妥,解决了前大门哨兵后,冲入院内活捉了伪警长,将其余伪警察控制住。战士们对伪警察进行了训诫和教育,随后带着缴获的枪支弹药迅速撤出。

    抗日团袭击日军公主府军营,打击黑炭板村伪保甲团,在旗下营伏击日军火车,在归(绥)武(川)公路伏击敌人汽车,经常出其不意地打击侵略者,影响逐渐扩大。

    1938年10月初,抗日团与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在面铺窑子会师后改称绥蒙游击大队,全队180多人,直接由大青山支队领导,正式加入八路军正规编制。

     

    1756951633562253.png

    面铺窑子会师遗址

     

    作为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抗日团虽然规模不大,但在敌占区团结带领群众拿起武器直接坚决抗击侵略者,坚定了群众的抗日信心,彰显出中国共产党“蒙汉联合、共同抗日”的主张在绥远敌占区得到了群众拥护,同时显示出绥远地区群众的抗日救亡运动开始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抗日斗争靠拢。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智能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