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岩(1913-1943),男,汉族,曾用名崔碧天、崔树堂。出生于今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县城关镇。早年在家乡任小学教员。受革命思想影响,曾组织农民开展分粮吃大户等活动。
1931年,崔岩在北平清华大学读书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自此以书生之躯投身革命洪流,辗转天津、石家庄及其家乡附近各县开展地下工作。
1937年5月,崔岩携爱人海峰徒步跋涉,抵达延安。后进入中共中央党校十二班学习。七七事变后,他毅然奔赴山西抗日前线。
1938年初,崔岩任中共山西省静乐县委书记。同年秋,中共晋西北区委决定在静乐、宁武、忻县、崞县范围内成立中共静乐中心县委,崔岩任宣传部长。
1939年,中共静乐地委成立,崔岩任宣传部长,年底调任晋西北区党委从事宣传工作,以笔为枪开展抗日宣传。
1940年7月,崔岩奉调到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工作。
1942年,崔岩、郑朝珍等奉派以归绥为中心领导绥远敌占区的地下斗争。他以各种身份隐蔽下来,深入群众广交朋友,团结各阶层人士,秘密宣传抗日,侦查敌伪活动情报,筹集抗日物资等,有力地支援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斗争。
1943年,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形势极其困难,绥南地区作为连接大青山与晋西北的“抗日走廊”,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在当地开展工作的多名党员干部、许多抗日群众惨遭日、伪军杀害。崔岩临危受命担任中共绥南地委书记。他稳定干部群众情绪,坚定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很快恢复发展了当地县、区组织工作。
面对日军的残酷扫荡,为了保证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与晋西北的联系,崔岩率地委同志广泛动员组织群众,打击小股敌人,与日、伪军进行了顽强的斗争。
1943年4月8日,崔岩、归凉县长原民带领归凉县游击大队十几名同志在旭泥坝与日、伪军遭遇,敌我兵力悬殊的绝境中,崔岩英勇抗敌,设法指挥队伍突围,最终因身负重伤流血不止,壮烈牺牲。
“如果我牺牲了,你别难过,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我牺牲了也合得来,因为我们将换来胜利!”这是崔岩在将要到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工作时对妻子海峰说的话。
2015年,崔岩烈士的名字载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公布的全国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崔岩(1913-1943),男,汉族,曾用名崔碧天、崔树堂。出生于今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县城关镇。早年在家乡任小学教员。受革命思想影响,曾组织农民开展分粮吃大户等活动。
1931年,崔岩在北平清华大学读书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自此以书生之躯投身革命洪流,辗转天津、石家庄及其家乡附近各县开展地下工作。
1937年5月,崔岩携爱人海峰徒步跋涉,抵达延安。后进入中共中央党校十二班学习。七七事变后,他毅然奔赴山西抗日前线。
1938年初,崔岩任中共山西省静乐县委书记。同年秋,中共晋西北区委决定在静乐、宁武、忻县、崞县范围内成立中共静乐中心县委,崔岩任宣传部长。
1939年,中共静乐地委成立,崔岩任宣传部长,年底调任晋西北区党委从事宣传工作,以笔为枪开展抗日宣传。
1940年7月,崔岩奉调到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工作。
1942年,崔岩、郑朝珍等奉派以归绥为中心领导绥远敌占区的地下斗争。他以各种身份隐蔽下来,深入群众广交朋友,团结各阶层人士,秘密宣传抗日,侦查敌伪活动情报,筹集抗日物资等,有力地支援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斗争。
1943年,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形势极其困难,绥南地区作为连接大青山与晋西北的“抗日走廊”,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在当地开展工作的多名党员干部、许多抗日群众惨遭日、伪军杀害。崔岩临危受命担任中共绥南地委书记。他稳定干部群众情绪,坚定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很快恢复发展了当地县、区组织工作。
面对日军的残酷扫荡,为了保证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与晋西北的联系,崔岩率地委同志广泛动员组织群众,打击小股敌人,与日、伪军进行了顽强的斗争。
1943年4月8日,崔岩、归凉县长原民带领归凉县游击大队十几名同志在旭泥坝与日、伪军遭遇,敌我兵力悬殊的绝境中,崔岩英勇抗敌,设法指挥队伍突围,最终因身负重伤流血不止,壮烈牺牲。
“如果我牺牲了,你别难过,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我牺牲了也合得来,因为我们将换来胜利!”这是崔岩在将要到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工作时对妻子海峰说的话。
2015年,崔岩烈士的名字载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公布的全国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