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治纲(1908年—1940年),男,汉族,出生于吉林省怀德县(今公主岭南崴子乡大榆树村)。幼年全家迁至黑龙江省汤原县太平川耿贵屯。青少年时期,先后在太平川和汤原镇读书。毕业后,被汤原县司法科录用为雇员,后到格金河金矿做文书、会计工作。
九一八事变后,冯治纲加入当地抗日武装。后来冯治纲组建了一支抗日小队伍——“文武队”,协助汤原县党组织和抗日救国会开展工作,打击敌人。1934年秋,冯治纲率领“文武队”加入汤原游击总队,编为第五中队,任中队长。1936年1月,汤原游击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冯治纲任六军团长、军参谋长。同年,冯治纲加入中国共产党。第六军与日、伪军展开一系列战斗,多次取得胜利,开辟了依兰、桦川等抗日游击区。1937年,冯治纲率部攻占汤原县城,处决了日本官员、伪警官、伪职员,缴获许多武器弹药,解救了被关押的几十名抗日志士。1938年,中共北满省委决定第六军为首批西征部队,冯治纲任军事总指挥,率领部队向大兴安岭西部地区挺进。
1939年初,第六军编入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冯治纲任第三路军龙江北部指挥兼第二支队队长。9月,冯治纲指挥部队攻入讷河县城。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活动在松花江下游、小兴安岭和松嫩平原一带,被日本侵略者称为“北部国防线上的心腹之患”,加紧增兵“讨伐”??沽男矶嘤位髑黄苹怠?/span>
1939年12月,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部根据中共北满省委决定,组成西北远征军指挥部,任命冯治纲为指挥,率领军直教导队和第十二团越过冰封的嫩江,进入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在当地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方针和民族政策,团结带领当地群众进行抗日斗争。
1940 年2 月4 日, 冯治纲率领部队在阿荣旗三岔河任家窝棚附近,与日、伪军遭遇,敌众我寡,战斗中,冯治纲、警卫员裴海峰、排长李万发、班长李海河、战士栾继春等5人壮烈牺牲。2015年,冯治纲烈士的名字载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公布的全国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冯治纲(1908年—1940年),男,汉族,出生于吉林省怀德县(今公主岭南崴子乡大榆树村)。幼年全家迁至黑龙江省汤原县太平川耿贵屯。青少年时期,先后在太平川和汤原镇读书。毕业后,被汤原县司法科录用为雇员,后到格金河金矿做文书、会计工作。
九一八事变后,冯治纲加入当地抗日武装。后来冯治纲组建了一支抗日小队伍——“文武队”,协助汤原县党组织和抗日救国会开展工作,打击敌人。1934年秋,冯治纲率领“文武队”加入汤原游击总队,编为第五中队,任中队长。1936年1月,汤原游击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冯治纲任六军团长、军参谋长。同年,冯治纲加入中国共产党。第六军与日、伪军展开一系列战斗,多次取得胜利,开辟了依兰、桦川等抗日游击区。1937年,冯治纲率部攻占汤原县城,处决了日本官员、伪警官、伪职员,缴获许多武器弹药,解救了被关押的几十名抗日志士。1938年,中共北满省委决定第六军为首批西征部队,冯治纲任军事总指挥,率领部队向大兴安岭西部地区挺进。
1939年初,第六军编入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冯治纲任第三路军龙江北部指挥兼第二支队队长。9月,冯治纲指挥部队攻入讷河县城。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活动在松花江下游、小兴安岭和松嫩平原一带,被日本侵略者称为“北部国防线上的心腹之患”,加紧增兵“讨伐”。抗联的许多游击区被破坏。
1939年12月,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部根据中共北满省委决定,组成西北远征军指挥部,任命冯治纲为指挥,率领军直教导队和第十二团越过冰封的嫩江,进入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在当地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方针和民族政策,团结带领当地群众进行抗日斗争。
1940 年2 月4 日, 冯治纲率领部队在阿荣旗三岔河任家窝棚附近,与日、伪军遭遇,敌众我寡,战斗中,冯治纲、警卫员裴海峰、排长李万发、班长李海河、战士栾继春等5人壮烈牺牲。2015年,冯治纲烈士的名字载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公布的全国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