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仲一(1916—1944),曾用名程重远,男,汉族,出生于山西省五寨县梁家坪村。曾相继就读于山西省太原一中、北平国立大学附中、中国大学、山西大学法学院。大学毕业后,在山西大学、山西省太原成成中学开展学生运动。
1937年4月,程仲一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受党组织委派,回家乡五寨县协助八路军第一二〇师工作团开展群众工作。先后任五寨县战地动员委员会(简称动委会)副主任、主任?;谷站裙?,团结抗日力量,举办农会、青年自卫队等各种干部训练班,组建妇救会等抗日群众组织。程仲一率动委会干部、青年自卫队和抗日群众,袭扰交通线,配合八路军巩固晋西北五寨县城等根据地。
1938年夏,程仲一被调到临县任动委会主任,配合八路军工作团工作,创办抗日宣传刊物,动员青壮年参军。
1939年,受党组织委派,白如冰、王庭弼、程仲一等160余名晋西北动委会干部穿过重重封锁到达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程仲一在归(绥)凉(城)地区、蛮汗山一带开展工作,担任归凉动委会主任。当地土匪猖獗,日、伪军横行,群众生活十分艰难。程仲一率游击队配合大青山骑兵支队,多次围剿土匪,打击日、伪军,赢得了群众的支持。乡亲们看到程仲一带领的队伍打击敌人?;と褐冢阒鞫妥拥懿尉?,游击队由40余人逐渐发展到一百多人。
1940年6月,绥东专员公署(后改称绥南专员公署)建立,程仲一任专署专员。同年8月,程仲一调任绥中专员公署专员,兼归凉县县长。程仲一在战场上临危不惧,身先士卒。平时善作群众工作,与群众、战士同甘共苦,打成一片。他知识渊博,经常用诙谐而富有哲理的寓言、笑话、顺口溜教育战士、群众。程仲一得知当地有“认干亲”的习俗,就和当地群众“认干亲”广交朋友。游击区的村子里都有“干亲”,这些“干亲”成为抗日“堡垒户”,经常为游击队递送情报、安排食宿。
1941年,日军轮番“扫荡”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3月,程仲一率领10余名游击队员,夜袭重兵把守的三道营火车站日伪据点?;怪富佣嫡蕉?,毙敌十几人,使当地日、伪军闻风丧胆。
1942年夏,日、伪军对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篦梳式”轮番“扫荡”“蚕食”,企图一举歼灭大青山地区党政机关和主力部队。根据地到了最艰难的时刻,抗日军民的生活、军需非常困难。根据上级指示,程仲一带领部分游击队员突破日、伪军的“铁壁合围”到达偏关。12月,程仲一奉命带领游击队员二百余人从偏关重返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在绥中地区开展工作。一天,绥中机关和游击队被日军包围,程仲一当机立断,迅速作出分散突围的决策,第二天拂晓,程仲一将打散的游击队员集中起来,再次移驻偏关。
1943年8月,程仲一调任绥南专员公署专员。同年冬,参加偏关整风学习。两个月后,他带领游击队重返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在极其困难的形势下,在蛮汗山崞县窑子、三道沟、公鸡咀一带,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坚持战斗,鼓舞了抗日军民士气。
1944年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形势有所好转。程仲一带领大家坚定信心,深入群众、伪军中开展工作。2月8日晚,程仲一和归凉县委副书记赵效敏带领十几名游击队员在崞县窑附近的郭木匠沟宿营。崞县窑子日、伪军得知这一情报,赶往郭木匠沟。次日凌晨,包围了郭木匠沟。日、伪军用猛烈的火力封锁了游击队住处。程仲一指挥游击队奋力反击,顽强抵抗,最后退守到一座窑洞中坚持战斗。终因寡不敌众,程仲一、赵效敏和游击队员全部壮烈牺牲。当地群众悲痛不已,冒着极大地风险将烈士安葬在乔贵窑村的山洞里。新中国成立后,烈士遗骨安葬至大青山革命公墓。2014年,程仲一烈士的名字载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公布的全国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程仲一(1916—1944),曾用名程重远,男,汉族,出生于山西省五寨县梁家坪村。曾相继就读于山西省太原一中、北平国立大学附中、中国大学、山西大学法学院。大学毕业后,在山西大学、山西省太原成成中学开展学生运动。
1937年4月,程仲一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受党组织委派,回家乡五寨县协助八路军第一二〇师工作团开展群众工作。先后任五寨县战地动员委员会(简称动委会)副主任、主任?;谷站裙?,团结抗日力量,举办农会、青年自卫队等各种干部训练班,组建妇救会等抗日群众组织。程仲一率动委会干部、青年自卫队和抗日群众,袭扰交通线,配合八路军巩固晋西北五寨县城等根据地。
1938年夏,程仲一被调到临县任动委会主任,配合八路军工作团工作,创办抗日宣传刊物,动员青壮年参军。
1939年,受党组织委派,白如冰、王庭弼、程仲一等160余名晋西北动委会干部穿过重重封锁到达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程仲一在归(绥)凉(城)地区、蛮汗山一带开展工作,担任归凉动委会主任。当地土匪猖獗,日、伪军横行,群众生活十分艰难。程仲一率游击队配合大青山骑兵支队,多次围剿土匪,打击日、伪军,赢得了群众的支持。乡亲们看到程仲一带领的队伍打击敌人?;と褐?,便主动送子弟参军,游击队由40余人逐渐发展到一百多人。
1940年6月,绥东专员公署(后改称绥南专员公署)建立,程仲一任专署专员。同年8月,程仲一调任绥中专员公署专员,兼归凉县县长。程仲一在战场上临危不惧,身先士卒。平时善作群众工作,与群众、战士同甘共苦,打成一片。他知识渊博,经常用诙谐而富有哲理的寓言、笑话、顺口溜教育战士、群众。程仲一得知当地有“认干亲”的习俗,就和当地群众“认干亲”广交朋友。游击区的村子里都有“干亲”,这些“干亲”成为抗日“堡垒户”,经常为游击队递送情报、安排食宿。
1941年,日军轮番“扫荡”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3月,程仲一率领10余名游击队员,夜袭重兵把守的三道营火车站日伪据点?;怪富佣嫡蕉?,毙敌十几人,使当地日、伪军闻风丧胆。
1942年夏,日、伪军对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篦梳式”轮番“扫荡”“蚕食”,企图一举歼灭大青山地区党政机关和主力部队。根据地到了最艰难的时刻,抗日军民的生活、军需非常困难。根据上级指示,程仲一带领部分游击队员突破日、伪军的“铁壁合围”到达偏关。12月,程仲一奉命带领游击队员二百余人从偏关重返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在绥中地区开展工作。一天,绥中机关和游击队被日军包围,程仲一当机立断,迅速作出分散突围的决策,第二天拂晓,程仲一将打散的游击队员集中起来,再次移驻偏关。
1943年8月,程仲一调任绥南专员公署专员。同年冬,参加偏关整风学习。两个月后,他带领游击队重返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在极其困难的形势下,在蛮汗山崞县窑子、三道沟、公鸡咀一带,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坚持战斗,鼓舞了抗日军民士气。
1944年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形势有所好转。程仲一带领大家坚定信心,深入群众、伪军中开展工作。2月8日晚,程仲一和归凉县委副书记赵效敏带领十几名游击队员在崞县窑附近的郭木匠沟宿营。崞县窑子日、伪军得知这一情报,赶往郭木匠沟。次日凌晨,包围了郭木匠沟。日、伪军用猛烈的火力封锁了游击队住处。程仲一指挥游击队奋力反击,顽强抵抗,最后退守到一座窑洞中坚持战斗。终因寡不敌众,程仲一、赵效敏和游击队员全部壮烈牺牲。当地群众悲痛不已,冒着极大地风险将烈士安葬在乔贵窑村的山洞里。新中国成立后,烈士遗骨安葬至大青山革命公墓。2014年,程仲一烈士的名字载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公布的全国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