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贵族妇女发式之一,俗称“旗头”,在内蒙古尤以绥远城满族妇女为代表。头顶梳一圆髻,脑后梳燕尾,再在头顶圆髻上扣戴一“头板”,头板由黑缎绒或黑纱制成,呈“不”字状,底部用铁丝做成扣碗状,俗称“头坐”。将头坐扣在发髻上,并用头发缠绕加以固定。此头板如鸟之双翅展开,故称“大拉翅”。头板正中饰有一朵大绢花,称为“头正”,其上装饰有珍珠、玉翠和绸绢小花;头板右侧垂一彩色长丝穗。此发式美观和典雅,妇女多为喜庆和盛典时展示。该发式盛行于清朝同治、光绪年间,直至20世纪40年代才逐渐消失,为近代满族妇女的流行发式。
满族贵族妇女发式之一,俗称“旗头”,在内蒙古尤以绥远城满族妇女为代表。头顶梳一圆髻,脑后梳燕尾,再在头顶圆髻上扣戴一“头板”,头板由黑缎绒或黑纱制成,呈“不”字状,底部用铁丝做成扣碗状,俗称“头坐”。将头坐扣在发髻上,并用头发缠绕加以固定。此头板如鸟之双翅展开,故称“大拉翅”。头板正中饰有一朵大绢花,称为“头正”,其上装饰有珍珠、玉翠和绸绢小花;头板右侧垂一彩色长丝穗。此发式美观和典雅,妇女多为喜庆和盛典时展示。该发式盛行于清朝同治、光绪年间,直至20世纪40年代才逐渐消失,为近代满族妇女的流行发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