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龙凤茶楼论坛_全国名媛凤楼_快活林凤楼品茶论坛最新消息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中国史学通史精神别具民族特色(四)

发布时间:2020-06-22 【字体:
  •  

    通史家风

     

    章学诚《文史通义》中的《释通》《申?!芳啊洞鹂臀省飞?、中等篇,对“通史”之“通”作了较为明确和深入的阐述,涉及“通”的含义,编纂通史的利弊,通史编纂的标准等内容。他在《申郑》中,盛赞郑樵《通志》:“匡正史迁,益以博雅,贬损班固,讥其因袭,而独取三千年来遗文故册,运以别识心裁,盖承通史家风,而自为经纬,成一家言者也。”提出了“通史家风”的概念,其意蕴内涵包括通的宗旨、通的要求、通的标准三个方面。

    一、通的宗旨。章学诚认为,通史的“通”不能仅仅体现在标题上,汉代《白虎通义》、应劭《风俗通义》的“通”与杜佑《通典》的“通”有截然不可混淆的地方,不能只看名称,而是必须思考“通”的宗旨。章学诚认为“通者,所以通天下之不通也”,意即沟通天下原本不相通的事物。这种沟通可以通过义例来实现:“夫通史人文,上下千年,然而义例所通,则隔代不嫌合撰。”

    二、通的要求。章学诚《文史通义》的《横通》篇中有一段对“通”的描述:“通之为名,盖取譬于道路,四冲八达,无不可至,谓之通也。亦取其心之所识虽有高下、偏全、大小、广狭之不同,而皆可以达于大道,故曰通也。”将能“通于大道”作为“通”的最高要求。而能达到这一目标的史书必然是“纲纪天人,推明大道,所以通古今之变而成一家之言”的著述。

    三、通的标准。即别识心裁,成一家言。章学诚推崇《春秋》家学,强调通史是专门之业,通史作者必须要有创造精神。他认为谯周《古史考》、苏辙《古史》、马骕《绎史》等采集摘抄经传之作,虽然记载从古代今,但只能称为史书汇总,不能称为通史。他称《史记》为“史迁绝学”,认为其“创例发凡,卓见绝识”,为《春秋》后第一人。他赞扬郑樵的《通志》,也是因其别具创建,“卓识明理,独见别裁,古人不能任其先声,后代不能出其规范”。

     

    转载自“中国学派”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
中国史学通史精神别具民族特色(三)
下一篇:
中国史学通史精神别具民族特色(五)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史志研究  /  方志研究  /  编纂理论

中国史学通史精神别具民族特色(四)

发布时间:2020-06-22 来源:方志内蒙古微信公众号        【字体:
  •  

    通史家风

     

    章学诚《文史通义》中的《释通》《申?!芳啊洞鹂臀省飞稀⒅械绕?,对“通史”之“通”作了较为明确和深入的阐述,涉及“通”的含义,编纂通史的利弊,通史编纂的标准等内容。他在《申?!分?,盛赞郑樵《通志》:“匡正史迁,益以博雅,贬损班固,讥其因袭,而独取三千年来遗文故册,运以别识心裁,盖承通史家风,而自为经纬,成一家言者也。”提出了“通史家风”的概念,其意蕴内涵包括通的宗旨、通的要求、通的标准三个方面。

    一、通的宗旨。章学诚认为,通史的“通”不能仅仅体现在标题上,汉代《白虎通义》、应劭《风俗通义》的“通”与杜佑《通典》的“通”有截然不可混淆的地方,不能只看名称,而是必须思考“通”的宗旨。章学诚认为“通者,所以通天下之不通也”,意即沟通天下原本不相通的事物。这种沟通可以通过义例来实现:“夫通史人文,上下千年,然而义例所通,则隔代不嫌合撰。”

    二、通的要求。章学诚《文史通义》的《横通》篇中有一段对“通”的描述:“通之为名,盖取譬于道路,四冲八达,无不可至,谓之通也。亦取其心之所识虽有高下、偏全、大小、广狭之不同,而皆可以达于大道,故曰通也。”将能“通于大道”作为“通”的最高要求。而能达到这一目标的史书必然是“纲纪天人,推明大道,所以通古今之变而成一家之言”的著述。

    三、通的标准。即别识心裁,成一家言。章学诚推崇《春秋》家学,强调通史是专门之业,通史作者必须要有创造精神。他认为谯周《古史考》、苏辙《古史》、马骕《绎史》等采集摘抄经传之作,虽然记载从古代今,但只能称为史书汇总,不能称为通史。他称《史记》为“史迁绝学”,认为其“创例发凡,卓见绝识”,为《春秋》后第一人。他赞扬郑樵的《通志》,也是因其别具创建,“卓识明理,独见别裁,古人不能任其先声,后代不能出其规范”。

     

    转载自“中国学派”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