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卷
【领导名录】
县 委 书 记:郑世昌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范义雄
【概况】 1950年3月,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萨拉齐县专署。1958年4月,划归乌兰察布盟管辖。1995年,归呼和浩特市管辖。全县现辖1镇,16乡,172个行政村,791个自然村,面积3 4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9.29万亩。
1997年,县委、县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两个提高”,实施“农业稳县、工业立县、乡镇企业富县、科教兴县、引联活县”整体战略,全县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社会各项事业成效显著。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96亿元,比上年增长23.7%;财政收入1 954.9万元,同比增长26.7%;年末总人口186 371人,比上年增长0.7%。
农业 1997年,全县粮食总产量1.32亿公斤,创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6月末牲畜总头数达46.19万头(只),比上年增长7.7%,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大畜5.69万头只,增长6.2%;小畜29.3万只,增长4.4%;生猪11.23万口,增长18%。奶牛年纯增2 927头,达到6 005头。肉类总产量10 099吨,比上年增长15.2%。奶类产量12 525吨,增长17.5%。禽蛋产量820吨,增长2.5%。蔬菜播种面积8 000亩,其中蔬菜?;さ胤⒄沟?79亩。总产量达到2万吨,商品量1.6万吨。新造林合格面积10万亩,森林覆盖率20.8%,是全国50个生态农业试点县之一。全县农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1.77亿元。
工业 1997年,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现价增加值1 75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6%。马铃薯、乳品加工产业正在形成。全县31户国有、二轻、商贸企业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的28家。其中实行股份合作的3家,民有民营的14家,原有意义上的国有工商企业已基本消失。
交通 邮电 全县有,县道3条,县乡公路8条,209国道通过县境,通车里程488.63公里。1997年新建四铺——灯笼素——西沟门、新店子——大红城、巧什营—呼准路24公里路桥工程。城镇建设方面,1997年开通盛乐南街、胜利南路一南大桥道路、209国道和林城关镇段两侧人行道。新开通3个乡的程控电话。实现全县乡乡通公路、乡乡通程控电话。1997年一举解决14个行政村、59个自然村的通电问题,实现行政村村村通电。1997年全县用于基本建设投资达3 723万元,大于前5年投资的总和。
商业 199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完成1.05亿元,比上年增长9.5%。
教育科技卫生 全县有普通中学12所,职业中学9所,小学172所,小学教学点125个。普通中学在校学生6 237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4 946人,小学在校学生17 511人,小学“四率”均达标。全县有幼儿园3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1995~1997年,共投资1 806万元,新建、改造校舍58 922平方米,使校舍危房率由1995年的42%下降到1997年的5%。全县有科技人员3158人。全县玉米、马铃薯制种已形成体系。1997年有3项科技成果奖通过市专家评估验收。卫生机构29个,病床170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90人。人口出生率10.44‰,计划生育率98.6%,人口自然增长率7.9‰。
人民生活 全县职工年人均工资3 385元,比上年纯增155元,增长4.8%。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 308元,比上年纯增116元,增长9.7%。年末人均住房面积14平方米,增长1.5%,农民人均消费1 094元,比上年增长8.1%。
(许 俊 邢万金)
【领导名录】
县 委 书 记:郑世昌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范义雄
【概况】 1950年3月,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萨拉齐县专署。1958年4月,划归乌兰察布盟管辖。1995年,归呼和浩特市管辖。全县现辖1镇,16乡,172个行政村,791个自然村,面积3 4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9.29万亩。
1997年,县委、县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两个提高”,实施“农业稳县、工业立县、乡镇企业富县、科教兴县、引联活县”整体战略,全县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社会各项事业成效显著。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96亿元,比上年增长23.7%;财政收入1 954.9万元,同比增长26.7%;年末总人口186 371人,比上年增长0.7%。
农业 1997年,全县粮食总产量1.32亿公斤,创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6月末牲畜总头数达46.19万头(只),比上年增长7.7%,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大畜5.69万头只,增长6.2%;小畜29.3万只,增长4.4%;生猪11.23万口,增长18%。奶牛年纯增2 927头,达到6 005头。肉类总产量10 099吨,比上年增长15.2%。奶类产量12 525吨,增长17.5%。禽蛋产量820吨,增长2.5%。蔬菜播种面积8 000亩,其中蔬菜?;さ胤⒄沟?79亩。总产量达到2万吨,商品量1.6万吨。新造林合格面积10万亩,森林覆盖率20.8%,是全国50个生态农业试点县之一。全县农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1.77亿元。
工业 1997年,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现价增加值1 75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6%。马铃薯、乳品加工产业正在形成。全县31户国有、二轻、商贸企业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的28家。其中实行股份合作的3家,民有民营的14家,原有意义上的国有工商企业已基本消失。
交通 邮电 全县有,县道3条,县乡公路8条,209国道通过县境,通车里程488.63公里。1997年新建四铺——灯笼素——西沟门、新店子——大红城、巧什营—呼准路24公里路桥工程。城镇建设方面,1997年开通盛乐南街、胜利南路一南大桥道路、209国道和林城关镇段两侧人行道。新开通3个乡的程控电话。实现全县乡乡通公路、乡乡通程控电话。1997年一举解决14个行政村、59个自然村的通电问题,实现行政村村村通电。1997年全县用于基本建设投资达3 723万元,大于前5年投资的总和。
商业 199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完成1.05亿元,比上年增长9.5%。
教育科技卫生 全县有普通中学12所,职业中学9所,小学172所,小学教学点125个。普通中学在校学生6 237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4 946人,小学在校学生17 511人,小学“四率”均达标。全县有幼儿园3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1995~1997年,共投资1 806万元,新建、改造校舍58 922平方米,使校舍危房率由1995年的42%下降到1997年的5%。全县有科技人员3158人。全县玉米、马铃薯制种已形成体系。1997年有3项科技成果奖通过市专家评估验收。卫生机构29个,病床170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90人。人口出生率10.44‰,计划生育率98.6%,人口自然增长率7.9‰。
人民生活 全县职工年人均工资3 385元,比上年纯增155元,增长4.8%。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 308元,比上年纯增116元,增长9.7%。年末人均住房面积14平方米,增长1.5%,农民人均消费1 094元,比上年增长8.1%。
(许 俊 邢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