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卷
【领导名录】
区 委 书 记:张鸿霞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树春
区 长:王 刚(回族)
区政协主席:马凤翔(回族)
【概况】 1950年12月28日,成立归绥市回民自治区。1956年11月,改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孛袂卮艉秃铺厥星鞅辈?。1997年,全区实现工业、商业、建筑业总值4.70亿元,完成财政收入5 484万元,比上年增长21.95%。1997年末,全区辖光明路、新华西街、中山西路、通道街、环河街、海拉尔西路6个办事处,96个居委会。全区总人口17.8万人,有蒙、汉、回、满、达斡尔、鄂温克、维吾尔、朝鲜、哈萨克、壮、藏等23个民族。其中回族占总人口的10.7%。辖区总面积19.47平方公里。
工业 1997年,全区有工业企业114家,完成产值19 810万元,完成工业增加值6 492万元,比上年增长20.93%。全区初步形成以建材化工、皮毛、橡胶、塑料制品、服装、食品、木器、机械加工、轻纺、电子、印刷、工艺美术等企业为主的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
建材化工厂 属区街集体企业,该厂坚持多种经营,积极开发出口创汇产品,主要产品有松香水、石膏粉、稀料、107胶涂料与粉笔等。出口产品有盘香、显字神香,主要销往日本、马来西亚、法、意大利等国家。该厂连续8年被评为全市“小型巨人”企业。
交通运输 京包铁路线从辖区北部穿过,全区共有大小街道巷233条,主要交通干线上有公共交通线路9条,交通网络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文化艺术 该区是全市主要文化区域之一,区内有工人文化宫、乌兰恰特、人民剧场和新华电影院四座影剧院,有工人俱乐部、老干部活动中心、展览馆、市文化馆、区文化馆、图书馆、内蒙古群艺馆和市新华书店等文化娱乐中心。
广播电视 1959年,建回民区广播站,广播线路总长28.6公里,广播喇叭211只。1996年12月区广播站升格为广播事业局。区内驻有内蒙古广播电台、内蒙古广播电视厅、内蒙古彩电中心。
教育 全区有小学26所,在校学生17 187人,教职工1 104人;幼儿园24所,入园幼儿4 032人,有保教人员689人。区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办学经费和办学条件达到和超过自治区规定的标准。1994年9月,回民区被确定为全国首批“两基达标区”,同年又被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确定为全国第一个“中小学整体改革区域性实验基地”,还被评为自治区实施义务教育先进区、学前教育先进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区。
科技 实施科技兴区战略近3年来,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每年30余项,推广市级以上成果转化率达95%,新产品累计新增产值3 000多万元,利税700多万元??萍冀蕉怨ひ稻迷龀さ墓毕茁视?0年代的10%提高到40.7%。1997年,科技三项经费支出占同级财政预算支出的1.9%,实现与国家科委的信息联网,建立微机培训中心,开发国家金奖专利产品“Fc5—8高压高能液体燃料及配套系列灶具”和标志性项目“异性PVC塑钢门窗”。
医疗卫生 综合性回民区医院,共设病床250张,年门诊量12万人次。有集体性质的卫生院17所,个体诊所123个,防保站6个。驻区医疗单位有内蒙古附属医院等12所。爱国卫生运动进入科学轨道,垃圾清运能力达到每年16万吨,管区内有公共厕所123个,垃圾转运站10个。
体育 有少年业余体校1所。每年举办小学生、职工运动会等各类比赛多次。1985年以来,有多人多次获得全国、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各类比赛奖牌。
文物古迹 清真大寺是一座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寺,内有望月楼、大殿、沐浴室、过厅、南北讲堂,占地面积4 000平方米,藏《古兰经》30卷,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3),是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主教堂位于旧城北门外,建于清咸丰六年(1851),主楼高20米,钟楼30米,是天主教徒聚礼的地方。
【外引内联】 1997年,接待9个友好城区代表团。全年共完成外引项目3项,实际利用外资67.1万美元,完成内联项目16项,实际引进国内资金1 125万元人民币。
【华麟运动制品有限公司】 回民区与香港高冠发展有限公司合资企业,年产防寒运动滑雪手套150万双,产品远销欧美、独联体等国。该公司瑞菊牌防寒滑雪手套在1997年大连“中国乡镇企业服装服饰博览会”上获金奖。公司多次被回民区、呼和浩特市政府授予“创汇大户”、“先进企业”等称号。
【呼和浩特市工艺美术厂】 区属社会福利集体企业。从事印刷、羽毛画、风景画、玻璃家俱与木器制品等加工制作。出口产品长毛绒玩具和拖鞋,销往法、奥地利、芬兰与香港等地区和地区。
【特色经济】 私营个体经济、市场建设、安居工程建设是区内的三大经济支柱。至1997年,全区个体工商户已达5 800多户,私营企业158户,从业人员1万多人,形成永盛、元和、鸿恩集团等具有相当实力的私营企业集团。私营个体企业全年上缴税金1 787万元,占全区财政收入的41%。原有商业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建设形成规模,并逐步向专业化、群体化方向发展,已建成北方农机市场、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花鸟古玩市场、祥和市场、海西路家俱灯俱市场等。
【安居工程建设】 计划5~8年内完成旧城区改造祥和小区建设,总建筑面积为53.34万平方米,1996~1997年,已完成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燕良辰 阎海涛)
【领导名录】
区 委 书 记:张鸿霞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树春
区 长:王 刚(回族)
区政协主席:马凤翔(回族)
【概况】 1950年12月28日,成立归绥市回民自治区。1956年11月,改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孛袂卮艉秃铺厥星鞅辈俊?997年,全区实现工业、商业、建筑业总值4.70亿元,完成财政收入5 484万元,比上年增长21.95%。1997年末,全区辖光明路、新华西街、中山西路、通道街、环河街、海拉尔西路6个办事处,96个居委会。全区总人口17.8万人,有蒙、汉、回、满、达斡尔、鄂温克、维吾尔、朝鲜、哈萨克、壮、藏等23个民族。其中回族占总人口的10.7%。辖区总面积19.47平方公里。
工业 1997年,全区有工业企业114家,完成产值19 810万元,完成工业增加值6 492万元,比上年增长20.93%。全区初步形成以建材化工、皮毛、橡胶、塑料制品、服装、食品、木器、机械加工、轻纺、电子、印刷、工艺美术等企业为主的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
建材化工厂 属区街集体企业,该厂坚持多种经营,积极开发出口创汇产品,主要产品有松香水、石膏粉、稀料、107胶涂料与粉笔等。出口产品有盘香、显字神香,主要销往日本、马来西亚、法、意大利等国家。该厂连续8年被评为全市“小型巨人”企业。
交通运输 京包铁路线从辖区北部穿过,全区共有大小街道巷233条,主要交通干线上有公共交通线路9条,交通网络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文化艺术 该区是全市主要文化区域之一,区内有工人文化宫、乌兰恰特、人民剧场和新华电影院四座影剧院,有工人俱乐部、老干部活动中心、展览馆、市文化馆、区文化馆、图书馆、内蒙古群艺馆和市新华书店等文化娱乐中心。
广播电视 1959年,建回民区广播站,广播线路总长28.6公里,广播喇叭211只。1996年12月区广播站升格为广播事业局。区内驻有内蒙古广播电台、内蒙古广播电视厅、内蒙古彩电中心。
教育 全区有小学26所,在校学生17 187人,教职工1 104人;幼儿园24所,入园幼儿4 032人,有保教人员689人。区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办学经费和办学条件达到和超过自治区规定的标准。1994年9月,回民区被确定为全国首批“两基达标区”,同年又被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确定为全国第一个“中小学整体改革区域性实验基地”,还被评为自治区实施义务教育先进区、学前教育先进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区。
科技 实施科技兴区战略近3年来,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每年30余项,推广市级以上成果转化率达95%,新产品累计新增产值3 000多万元,利税700多万元??萍冀蕉怨ひ稻迷龀さ墓毕茁视?0年代的10%提高到40.7%。1997年,科技三项经费支出占同级财政预算支出的1.9%,实现与国家科委的信息联网,建立微机培训中心,开发国家金奖专利产品“Fc5—8高压高能液体燃料及配套系列灶具”和标志性项目“异性PVC塑钢门窗”。
医疗卫生 综合性回民区医院,共设病床250张,年门诊量12万人次。有集体性质的卫生院17所,个体诊所123个,防保站6个。驻区医疗单位有内蒙古附属医院等12所。爱国卫生运动进入科学轨道,垃圾清运能力达到每年16万吨,管区内有公共厕所123个,垃圾转运站10个。
体育 有少年业余体校1所。每年举办小学生、职工运动会等各类比赛多次。1985年以来,有多人多次获得全国、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各类比赛奖牌。
文物古迹 清真大寺是一座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寺,内有望月楼、大殿、沐浴室、过厅、南北讲堂,占地面积4 000平方米,藏《古兰经》30卷,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3),是自治区重点文物?;さノ?。天主教堂位于旧城北门外,建于清咸丰六年(1851),主楼高20米,钟楼30米,是天主教徒聚礼的地方。
【外引内联】 1997年,接待9个友好城区代表团。全年共完成外引项目3项,实际利用外资67.1万美元,完成内联项目16项,实际引进国内资金1 125万元人民币。
【华麟运动制品有限公司】 回民区与香港高冠发展有限公司合资企业,年产防寒运动滑雪手套150万双,产品远销欧美、独联体等国。该公司瑞菊牌防寒滑雪手套在1997年大连“中国乡镇企业服装服饰博览会”上获金奖。公司多次被回民区、呼和浩特市政府授予“创汇大户”、“先进企业”等称号。
【呼和浩特市工艺美术厂】 区属社会福利集体企业。从事印刷、羽毛画、风景画、玻璃家俱与木器制品等加工制作。出口产品长毛绒玩具和拖鞋,销往法、奥地利、芬兰与香港等地区和地区。
【特色经济】 私营个体经济、市场建设、安居工程建设是区内的三大经济支柱。至1997年,全区个体工商户已达5 800多户,私营企业158户,从业人员1万多人,形成永盛、元和、鸿恩集团等具有相当实力的私营企业集团。私营个体企业全年上缴税金1 787万元,占全区财政收入的41%。原有商业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建设形成规模,并逐步向专业化、群体化方向发展,已建成北方农机市场、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花鸟古玩市场、祥和市场、海西路家俱灯俱市场等。
【安居工程建设】 计划5~8年内完成旧城区改造祥和小区建设,总建筑面积为53.34万平方米,1996~1997年,已完成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燕良辰 阎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