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龙凤茶楼论坛_全国名媛凤楼_快活林凤楼品茶论坛最新消息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论历史编纂的通与断(一)

发布时间:2020-06-08 【字体:
  •  

     

    陕西省韩城市司马迁祠外的司马迁塑像  资料图片

     

    传统史书编纂以纪传体正史为主体,纪传体正史编修自《史记》《汉书》以来分为通史、断代两途。后世学者比较《史记》《汉书》,论司马迁、班固优劣,或主通史,或持断代。主通史者,优《史记》而崇司马迁;持断代者,宗《汉书》而褒班固。两派各持一端,争论不断。

    通史与断代史争端不断

    在这其中,最为典型者为唐代史家刘知幾与南宋史家郑樵。刘知幾主张断代为史,推崇《汉书》“究西都之首末,穷刘氏之废兴,包举一代,撰成一书,言皆精练,事甚该密。故学者寻讨,易为其功。自迩迄今,无改斯道”。(《史通·六家》)在《史通》一书中,每论及《史记》《汉书》,处处流露出“甲班乙马”的倾向。郑樵倡导通史,他说:“百川异趋,必会于海……万国殊途,必通诸夏。”(《通志·总序》)“且天下之理,不可以不会;古今之道,不可以不通,会通之义大矣哉!”

    郑樵主张以“会通”的意识撰写通史,反对断代为史,说:“史家据一代之史,不能通前代之史,本一书而修,不能会天下之书而修,故后代与前代之事不相因依。”(《郑樵文集》卷三《上宰相书》)不仅如此,他还批评班固《汉书》割断历史之前后联系,“自班固以断代为史,无复相因之义,虽有仲尼之圣,亦莫知其损益?;嵬ㄖ溃源耸б?。语其同也,则纪而复纪,一帝而有数纪;传而复传,一人而有数传。天文者,千古不易之象,而世世作《天文志》;《洪范》五行者,一家之书,而世世序《五行传》。如此之类,岂胜繁文!语其异者,则前王不列于后王,后事不接于前事??は馗魑颍燎ǜ镏?;礼、乐自为更张,遂成殊俗之政。如此之类,岂胜断绠!”(《通志·总序》)元、明、清学人又围绕刘知幾、郑樵之论,各呈己见,仁智难一,归根结底都是围绕通史与断代史的争论。

    转载自“中国学派”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
通史与断代史编纂的两项命题(三)
下一篇:
论历史编纂的通与断(二)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史志研究  /  方志研究  /  编纂理论

论历史编纂的通与断(一)

发布时间:2020-06-08 来源:方志内蒙古微信公众号        【字体:
  •  

     

    陕西省韩城市司马迁祠外的司马迁塑像  资料图片

     

    传统史书编纂以纪传体正史为主体,纪传体正史编修自《史记》《汉书》以来分为通史、断代两途。后世学者比较《史记》《汉书》,论司马迁、班固优劣,或主通史,或持断代。主通史者,优《史记》而崇司马迁;持断代者,宗《汉书》而褒班固。两派各持一端,争论不断。

    通史与断代史争端不断

    在这其中,最为典型者为唐代史家刘知幾与南宋史家郑樵。刘知幾主张断代为史,推崇《汉书》“究西都之首末,穷刘氏之废兴,包举一代,撰成一书,言皆精练,事甚该密。故学者寻讨,易为其功。自迩迄今,无改斯道”。(《史通·六家》)在《史通》一书中,每论及《史记》《汉书》,处处流露出“甲班乙马”的倾向。郑樵倡导通史,他说:“百川异趋,必会于海……万国殊途,必通诸夏。”(《通志·总序》)“且天下之理,不可以不会;古今之道,不可以不通,会通之义大矣哉!”

    郑樵主张以“会通”的意识撰写通史,反对断代为史,说:“史家据一代之史,不能通前代之史,本一书而修,不能会天下之书而修,故后代与前代之事不相因依。”(《郑樵文集》卷三《上宰相书》)不仅如此,他还批评班固《汉书》割断历史之前后联系,“自班固以断代为史,无复相因之义,虽有仲尼之圣,亦莫知其损益?;嵬ㄖ溃源耸б?。语其同也,则纪而复纪,一帝而有数纪;传而复传,一人而有数传。天文者,千古不易之象,而世世作《天文志》;《洪范》五行者,一家之书,而世世序《五行传》。如此之类,岂胜繁文!语其异者,则前王不列于后王,后事不接于前事??は馗魑?,而昧迁革之源;礼、乐自为更张,遂成殊俗之政。如此之类,岂胜断绠!”(《通志·总序》)元、明、清学人又围绕刘知幾、郑樵之论,各呈己见,仁智难一,归根结底都是围绕通史与断代史的争论。

    转载自“中国学派”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