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卷
【领导名录】
区委书记:刘志斌
副书记:乔变乡(女)
李丹夫
常 委:张德(纪委书记)
黄建中(蒙古族政法委书记)
李国栋
王建生
王永升
人大常委会主任:巴德福(蒙古族)
副主任:王新民
吴 恩(女蒙古族)
贾焕云
马 杰
区 长:奇福海(蒙古族)
副区长:金埃云(蒙古族)
郭树泽
张宏伟
李秉荣
张凯峰
刘福源
韩文林
科技副区长:杨占明
政协主席:周厚明
副主席:白 玉
贾永晟
武装部长:王建生
政 委:赵万喜
【概况】
包头市九原区位于阴山南麓、黄河北岸、土默特平原与河套平原结合部,环抱草原钢城—包头市。全区辖7个镇、3个乡、1个苏木。总面积1 858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38.6万亩,总人口28.3万人。2002年,九原区坚持“以农业稳区、以工业强区、以商贸活区、以科教兴区”的战略思想和“全党抓经济、重点抓乡企、大力抓农业、突出抓效益”的战略举措,全力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2002年,九原区国内生产总值达31.49亿元,同比增长15.2%;工业增加值完成17.79亿元,同比增长16.2%;农业增加值完成4.58亿元,同比增长20%;引进资金6.8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引进自治区外资金2亿元,引进外资230万美元,完成年目标的100%;出口交货值完成1 031.5万美元,完成年目标的103.2%;财政收入完成1.93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20.4%,同比增长53.2%;固定资产投资8.56亿元,增长11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 515元,比上年纯增446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实现6 240元,比上年纯增840元;财政收入由2001度的自治区排名第20位上升至第18位,工业总量居包头市各旗县区第一位。政府系统有10项工作受到国家级表彰,17项工作受到自治区级表彰,28项工作受到包头市级表彰。
【工业园区建设】
2002年,九原区制定《包头市九原区工业园区管理暂行规定》,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发展工业经济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区位、土地优势,以建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经济园区为目标,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为活化园区基础设施投资机制,制定《清理闲置土地处理办法》,出台“零收费”政策,实施一批工业园区基础配套工程,其中投资2 200万元,完成农业产业化绿色园区道路、管网、供热(气)等基础建设工程,使其基本达到“七通一平”的高水平要求。完成稀土功能材料园区电力增容和24.2公里柏油路修建工程,入驻企业新增8家。完成乡镇企业科技园区1.5公里道路修建和门楼建设工程。至2002年底,全区已建成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13个,其中国土资源部批准的1个(农业产业化绿色园区);国家农业部批准命名的2个(乡镇企业科技园区和兴胜工业开发区);自治区乡镇企业局批准的9个;区级工业园区1个(稀土功能材料园区)。13个工业园区占地面积41.4平方公里,入园企业341家,其中投产企业301家,到位投资14.14亿元,实现产值20.82亿元。园区企业入库税金达6 887万元,占全区财政收入的48.5%。全区工业园区总数、入园企业总数、投资总额和工业产值分别占包头市各旗县区总数的54%、74%、55%、66%,四项指标均列包头市各旗县区第一位。
【奶牛业】
坚持把发展奶牛业作为全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和组织措施,全力推动奶牛业的快速发展,到年底,全区奶牛存栏数达26 624头,占全市奶牛总头数的29.5%,比2001年纯增20 249头,增长314.6%,牛奶年产量达66 298吨。饲养10头以上奶牛的养殖户达407户;建成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24个,大型奶牛养殖基地2个,新建奶牛棚圈48万平方米,建成奶站73个,奶牛交易市场1个,标准化奶牛冷配点30个,建成青贮窖192个,制作青贮饲料9 500万斤,微贮饲料4 500万斤,购进饲草料加工机械420台,饲草料加工点368个;全区奶牛免疫、防疫密度达100%。2002年全区奶牛养殖业实现纯收入4 852万元,直接拉动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334.65元,在农牧民增收构成中占到90%,奶牛养殖业成为九原区农牧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招商引资】
是年,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制定实施《发展乡镇企业奖励办法》,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管理,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引联成效。至年底,全区引进资金6.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36%,比上年增长126%。新上技改项目84项,建成52项,到位资金7.2亿元,引进了大安钢铁公司、吉宇钢铁公司、恒益通稀土公司等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重点项目,成为九原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2002年获全国全区先进个人物表
姓名 |
性别 |
民族 |
奖项 |
获奖时间 |
工作单位 |
张俊华 |
男 |
蒙 |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个人 |
2002.5 |
区委 |
刘志斌 |
男 |
汉 |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个人 |
2002.5 |
区委 |
白招娣 |
女 |
汉 |
全国“三八”绿色基地奖 |
2002.4 |
新城镇 |
焦俊霞 |
女 |
汉 |
全国“三八”绿色基地奖 |
2002.4 |
兴胜镇 |
刘志斌 |
男 |
汉 |
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 |
2002.9 |
区委 |
任 军 |
男 |
汉 |
自治区“五四”优秀团干部 |
2002.10 |
九原区团委 |
姬续清 |
男 |
汉 |
自治区第四届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先进个人 |
2002.5 |
九原区团委 |
王维益 |
男 |
汉 |
自治区优秀人民警察 |
2002.12 |
公安分局 |
布仁花 |
女 |
蒙 |
自治区家长学校先进个人 |
2002.12 |
教育局 |
张天亮 |
男 |
汉 |
自治区“双拥”工作先进个人 |
2002.12 |
民政局 |
王建生 |
男 |
汉 |
自治区“双拥”工作先进个人 |
2002.12 |
武装部 |
张元成 |
男 |
汉 |
自治区国税系统优秀税务工作者 |
2002.12 |
国税局 |
刘小龙 |
男 |
汉 |
自治区农机统计先进工作者 |
2002.9 |
农机推广中心 |
郭心宽 |
男 |
汉 |
自治区渔业生产先进工作者 |
2002.9 |
水产公司 |
王瑞荣 |
女 |
汉 |
自治区草业生产先进工作者 |
2002.9 |
草原站 |
苗文明 |
男 |
汉 |
自治区科技承包奖 |
2002.9 |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调整种植业结构】
以调整种植业结构统揽全局,全年完成播种面积38.7万亩,粮经饲比例调整为13∶44∶43。其中粮食面积159 570亩,总产量72 824吨;蔬菜复种面积达7.97万亩。60%以上的品种实现更新;无公害蔬菜示范田发展到5.92万亩,近百个品种通过了包头市质保站的无公害品质鉴定,蔬菜生产效益有很大提高。全区新增果树面积2 000亩,反季节果树生产获得成功?;ɑ苌逊⒄怪?0亩、30万盆,亩均产值达3万元以上。农业生产已由传统供给型农业向现代都市型农业转变。
【安全生产】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包头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关政策法规和工作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从组织上、制度上、管理上等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力度,有效消除大量安全隐患。全年共发生死亡事故1起,死亡1人;重伤事故1起,重伤1人;未发生3人以上重大安全事故,万人死亡率和重伤率均为0.157人/万人,大大低于自治区死亡指标1.3人/万人和重伤控制指标3.9人/万人。乡镇煤矿未发生死亡事故,百吨死亡率为0。2002年是近年来安全生产状况最好的一年。
【生态建设】
九原区重点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沙源治理工程、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和日元贷款项目等生态建设工程。造林大户发展到89个,共承包“四荒”24万亩,完成治理面积18万亩。全区共建成29个育苗基地,6个精品工程项目区,1个经济林科技示范镇,全年完成人工造林11.6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1.8%。
【第二批农网改造工程】
九原区完成第二批农网改造工程,共投资2 500万元,完成218个村的755.36公里低压线路改造和16 053户“一户一表”工程,完成10千伏配电线路改造218.24公里,改造墩式变台421座;更换高能耗变压器349台/44075千伏安;无功补偿13 413千乏。
【为群众办实事】
1.实施沙河镇主要街道绿化、亮化工程。投资116万元,共植树43 844株(丛),种花2.17万平方米,种草1.07万平方米;亮化镁纳管轮廓灯3 200米,安装步步高亮化灯4基,海之风灯8基,水晶路灯8基,庭院路灯14基、泛光灯、LED点光源各2套。
2.完成哈屯高勒公园一期建设工程。投资165万元,共清运河槽废土2.4万立方米,封闭人工湖围栏4处、800米,公园占地395亩。
3、新建区幼儿园。投资158万元,完成建筑面积1 980平方米,占地面积3.8亩。
4.实施育才路4号街坊、太原路1号街坊拆迁改造工程。引进资金1 750万元,政府投资120万元,完成两个街坊410户住宅3.8万平方米的拆迁改造工程。
5.改造沙河镇一小工程。投资313万元,完成建筑面积4 680平方米。
6.新建江海学校。引资1 980万元,完成建筑面积21 500平方米,8月20日已投入使用。
7.新建光大中学。引资180万元,完成建筑面积2 380平方米,8月20日已投入使用。
8.新建哈林格尔中学教学楼,投资236万元,8月28日已投入使用。
9.改造后营子中学,投资140万元,完成建筑面积2 050平方米,10月16日投入使用。
10.投资4 145万元,实施莎巴公路、新城镇6条道路、苏木3条道路等共32条乡村道路改造工程。
11.投资6 410万元,完成哈林格尔引黄提水工程、打不素险工治理工程、黄河大堤戗台加固、昆河入河口治理、三艮才抢险工程等基础设施工程。
(王立杰)
【领导名录】
区委书记:刘志斌
副书记:乔变乡(女)
李丹夫
常 委:张德(纪委书记)
黄建中(蒙古族政法委书记)
李国栋
王建生
王永升
人大常委会主任:巴德福(蒙古族)
副主任:王新民
吴 恩(女蒙古族)
贾焕云
马 杰
区 长:奇福海(蒙古族)
副区长:金埃云(蒙古族)
郭树泽
张宏伟
李秉荣
张凯峰
刘福源
韩文林
科技副区长:杨占明
政协主席:周厚明
副主席:白 玉
贾永晟
武装部长:王建生
政 委:赵万喜
【概况】
包头市九原区位于阴山南麓、黄河北岸、土默特平原与河套平原结合部,环抱草原钢城—包头市。全区辖7个镇、3个乡、1个苏木。总面积1 858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38.6万亩,总人口28.3万人。2002年,九原区坚持“以农业稳区、以工业强区、以商贸活区、以科教兴区”的战略思想和“全党抓经济、重点抓乡企、大力抓农业、突出抓效益”的战略举措,全力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2002年,九原区国内生产总值达31.49亿元,同比增长15.2%;工业增加值完成17.79亿元,同比增长16.2%;农业增加值完成4.58亿元,同比增长20%;引进资金6.8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引进自治区外资金2亿元,引进外资230万美元,完成年目标的100%;出口交货值完成1 031.5万美元,完成年目标的103.2%;财政收入完成1.93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20.4%,同比增长53.2%;固定资产投资8.56亿元,增长11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 515元,比上年纯增446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实现6 240元,比上年纯增840元;财政收入由2001度的自治区排名第20位上升至第18位,工业总量居包头市各旗县区第一位。政府系统有10项工作受到国家级表彰,17项工作受到自治区级表彰,28项工作受到包头市级表彰。
【工业园区建设】
2002年,九原区制定《包头市九原区工业园区管理暂行规定》,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发展工业经济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区位、土地优势,以建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经济园区为目标,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为活化园区基础设施投资机制,制定《清理闲置土地处理办法》,出台“零收费”政策,实施一批工业园区基础配套工程,其中投资2 200万元,完成农业产业化绿色园区道路、管网、供热(气)等基础建设工程,使其基本达到“七通一平”的高水平要求。完成稀土功能材料园区电力增容和24.2公里柏油路修建工程,入驻企业新增8家。完成乡镇企业科技园区1.5公里道路修建和门楼建设工程。至2002年底,全区已建成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13个,其中国土资源部批准的1个(农业产业化绿色园区);国家农业部批准命名的2个(乡镇企业科技园区和兴胜工业开发区);自治区乡镇企业局批准的9个;区级工业园区1个(稀土功能材料园区)。13个工业园区占地面积41.4平方公里,入园企业341家,其中投产企业301家,到位投资14.14亿元,实现产值20.82亿元。园区企业入库税金达6 887万元,占全区财政收入的48.5%。全区工业园区总数、入园企业总数、投资总额和工业产值分别占包头市各旗县区总数的54%、74%、55%、66%,四项指标均列包头市各旗县区第一位。
【奶牛业】
坚持把发展奶牛业作为全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和组织措施,全力推动奶牛业的快速发展,到年底,全区奶牛存栏数达26 624头,占全市奶牛总头数的29.5%,比2001年纯增20 249头,增长314.6%,牛奶年产量达66 298吨。饲养10头以上奶牛的养殖户达407户;建成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24个,大型奶牛养殖基地2个,新建奶牛棚圈48万平方米,建成奶站73个,奶牛交易市场1个,标准化奶牛冷配点30个,建成青贮窖192个,制作青贮饲料9 500万斤,微贮饲料4 500万斤,购进饲草料加工机械420台,饲草料加工点368个;全区奶牛免疫、防疫密度达100%。2002年全区奶牛养殖业实现纯收入4 852万元,直接拉动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334.65元,在农牧民增收构成中占到90%,奶牛养殖业成为九原区农牧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招商引资】
是年,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制定实施《发展乡镇企业奖励办法》,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管理,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引联成效。至年底,全区引进资金6.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36%,比上年增长126%。新上技改项目84项,建成52项,到位资金7.2亿元,引进了大安钢铁公司、吉宇钢铁公司、恒益通稀土公司等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重点项目,成为九原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2002年获全国全区先进个人物表
姓名 |
性别 |
民族 |
奖项 |
获奖时间 |
工作单位 |
张俊华 |
男 |
蒙 |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个人 |
2002.5 |
区委 |
刘志斌 |
男 |
汉 |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个人 |
2002.5 |
区委 |
白招娣 |
女 |
汉 |
全国“三八”绿色基地奖 |
2002.4 |
新城镇 |
焦俊霞 |
女 |
汉 |
全国“三八”绿色基地奖 |
2002.4 |
兴胜镇 |
刘志斌 |
男 |
汉 |
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 |
2002.9 |
区委 |
任 军 |
男 |
汉 |
自治区“五四”优秀团干部 |
2002.10 |
九原区团委 |
姬续清 |
男 |
汉 |
自治区第四届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先进个人 |
2002.5 |
九原区团委 |
王维益 |
男 |
汉 |
自治区优秀人民警察 |
2002.12 |
公安分局 |
布仁花 |
女 |
蒙 |
自治区家长学校先进个人 |
2002.12 |
教育局 |
张天亮 |
男 |
汉 |
自治区“双拥”工作先进个人 |
2002.12 |
民政局 |
王建生 |
男 |
汉 |
自治区“双拥”工作先进个人 |
2002.12 |
武装部 |
张元成 |
男 |
汉 |
自治区国税系统优秀税务工作者 |
2002.12 |
国税局 |
刘小龙 |
男 |
汉 |
自治区农机统计先进工作者 |
2002.9 |
农机推广中心 |
郭心宽 |
男 |
汉 |
自治区渔业生产先进工作者 |
2002.9 |
水产公司 |
王瑞荣 |
女 |
汉 |
自治区草业生产先进工作者 |
2002.9 |
草原站 |
苗文明 |
男 |
汉 |
自治区科技承包奖 |
2002.9 |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调整种植业结构】
以调整种植业结构统揽全局,全年完成播种面积38.7万亩,粮经饲比例调整为13∶44∶43。其中粮食面积159 570亩,总产量72 824吨;蔬菜复种面积达7.97万亩。60%以上的品种实现更新;无公害蔬菜示范田发展到5.92万亩,近百个品种通过了包头市质保站的无公害品质鉴定,蔬菜生产效益有很大提高。全区新增果树面积2 000亩,反季节果树生产获得成功。花卉生产已发展至50亩、30万盆,亩均产值达3万元以上。农业生产已由传统供给型农业向现代都市型农业转变。
【安全生产】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包头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关政策法规和工作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从组织上、制度上、管理上等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力度,有效消除大量安全隐患。全年共发生死亡事故1起,死亡1人;重伤事故1起,重伤1人;未发生3人以上重大安全事故,万人死亡率和重伤率均为0.157人/万人,大大低于自治区死亡指标1.3人/万人和重伤控制指标3.9人/万人。乡镇煤矿未发生死亡事故,百吨死亡率为0。2002年是近年来安全生产状况最好的一年。
【生态建设】
九原区重点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沙源治理工程、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和日元贷款项目等生态建设工程。造林大户发展到89个,共承包“四荒”24万亩,完成治理面积18万亩。全区共建成29个育苗基地,6个精品工程项目区,1个经济林科技示范镇,全年完成人工造林11.6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1.8%。
【第二批农网改造工程】
九原区完成第二批农网改造工程,共投资2 500万元,完成218个村的755.36公里低压线路改造和16 053户“一户一表”工程,完成10千伏配电线路改造218.24公里,改造墩式变台421座;更换高能耗变压器349台/44075千伏安;无功补偿13 413千乏。
【为群众办实事】
1.实施沙河镇主要街道绿化、亮化工程。投资116万元,共植树43 844株(丛),种花2.17万平方米,种草1.07万平方米;亮化镁纳管轮廓灯3 200米,安装步步高亮化灯4基,海之风灯8基,水晶路灯8基,庭院路灯14基、泛光灯、LED点光源各2套。
2.完成哈屯高勒公园一期建设工程。投资165万元,共清运河槽废土2.4万立方米,封闭人工湖围栏4处、800米,公园占地395亩。
3、新建区幼儿园。投资158万元,完成建筑面积1 980平方米,占地面积3.8亩。
4.实施育才路4号街坊、太原路1号街坊拆迁改造工程。引进资金1 750万元,政府投资120万元,完成两个街坊410户住宅3.8万平方米的拆迁改造工程。
5.改造沙河镇一小工程。投资313万元,完成建筑面积4 680平方米。
6.新建江海学校。引资1 980万元,完成建筑面积21 500平方米,8月20日已投入使用。
7.新建光大中学。引资180万元,完成建筑面积2 380平方米,8月20日已投入使用。
8.新建哈林格尔中学教学楼,投资236万元,8月28日已投入使用。
9.改造后营子中学,投资140万元,完成建筑面积2 050平方米,10月16日投入使用。
10.投资4 145万元,实施莎巴公路、新城镇6条道路、苏木3条道路等共32条乡村道路改造工程。
11.投资6 410万元,完成哈林格尔引黄提水工程、打不素险工治理工程、黄河大堤戗台加固、昆河入河口治理、三艮才抢险工程等基础设施工程。
(王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