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卷
【领导名录】
旗 委 书 记:韩志刚(蒙古族)
副 书 记:斯琴毕力格(蒙古族)
布仁巴图(蒙古族)
张九钧(7月任职)
常 委:特木勒(蒙古族)
陈国园
包志群(蒙古族)
邵海旭(7月任职)
领 柱(10月任职)
人 大 主 任:那木吉拉斯仁(蒙古族 7月免)
张 武(7月任职)
副 主 任:查干莲花(女 蒙古族)
斯 钦(蒙古族)
斯琴毕力格(蒙古族)
拉希(蒙古族)
巴图巴雅尔(蒙古族)
旗 长:斯琴毕力格(蒙古族)
副 旗 长:那顺孟克(蒙古族)
陶国华
孟克乌力吉(蒙古族)
斯琴其木格(女 蒙古族)
席治江
科技副旗长:刘果厚
政 协 主 席:丹金尼玛(蒙古族)
副 主 席:魏丕生
杨金苏(女 蒙古族)
拉木(蒙古族)
【概况】 正蓝旗位于锡林郭勒盟南部,北纬41°56′~43°11′,东经115°0′~116°42′,全旗版图似三角形。东邻多伦县和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南与太仆寺旗、河北省沽源县接壤,西与正镶白旗相连,北与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和锡林浩特市毗邻,总面积10 182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场面积1 249万亩,耕地面积22.35万亩。地质结构横跨内蒙古地轴边缘和华力西晚期槽皱南缘两个单元。北部为浑善达克沙地,约占全旗总面积的66%,南部地轴边缘是古老地层,约占全旗总面积的34%。气候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全旗海拔高度1 207.5~1 673.9米。2000年,正蓝旗有12个苏木,2个镇,3个乡,3个国营牧林场,82个嘎查,20个村。全旗总人口76 500人,有蒙、汉、回、满、达斡尔、藏、土家、鄂温克8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56.7%,蒙古族占总人口的37%。旗委、政府所在地敦达浩特镇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年,旗委、政府坚持以“稳牧立旗”、“科教兴旗”、“活商富旗”、“兴工强旗”的发展战略,大力开展农牧业生产和各项社会事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8 286万元,财政收入完成2 042万元。
【畜牧业】 全旗牧业年度牲畜总数909 941头(只),其中基础母畜和改良畜比重为67%和73.4%。全年出栏牲畜436 009头(只),出栏率43.38%,商品率14.63%。
【农业】 种植业主要分布在3个农区乡,农区总土地面积3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35万亩。2000年,农业播种面积12万亩,其中旱滩地4.6万亩,干旱坡地7.2万亩,水浇地2 000亩,分别占耕地面积的8.3%、60%、1.7%。粮食作物以小麦、莜麦、马铃薯为主,经济作物以胡麻、油菜籽为主。粮油总产量690.6万公斤,农业总产值31 029.8万元。农业总人口19 152人,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1.67亩,农民人均收入1 412元。
【林业】 是年,加大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启动京津周边地区沙源治理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完成飞播造林种草7.24万亩,高产饲草料基地3.2万亩,封沙育林育草0.568万亩,退耕还林还草4.18万亩。
【科技 教育】 把科教兴旗放在“四大战略”之首组织实施。是年,建立科普示范苏木、嘎查、村32个,培训科技人员3 150人(次),科技成果转化率60%,科技成果推广普及率50%。
是年,着力加强基础教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调整学校布局,多层次、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基”达标通过年检,开创旗教育事业的新局面。全旗各类学校30余所,其中普通中学6所、职业中学3所,小学18所,公办幼儿园2所,在校生11 21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初中生入学率94.6%。全旗中小学教师774名,学历合格率82%。
【文化 卫生】 是年,桑根达来(CATV)工程和调频转播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广播电视覆盖率95%。
卫生机构108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64人,设置病床256张。农村牧区三级医疗保健网覆盖率100%,计划生育率99.8%,人口增长率8.64‰。
【工业 乡镇企业】 按照“强化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总体思路,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畜产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加工工业。2000年,正蓝旗拥有农畜产品加工、采矿业、建筑建材、粮油加工、皮毛制革、奶制品、服装等30多家具有地方特色的企业,生产产品100余种,其中“牧星”、“闪电郭勒”、“三环”等为全区知名品牌。工业总产值1.67亿元。以培植和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目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年内全旗第三产业增加值9 300万元,同比增长15.7%。有乡镇企业183家,从业人员1 096人。
【商业】 是年,新建商业网点53户,个体工商户1 290户,注册资金2 379万元,集市贸易成交额3 164万元,社会商品零售额14 879万元。
【交通 邮电】 是年,新建公路里程267公里,敦—哈线二级公路改造工程、207国道拓宽工程、元上都遗址旅游专线小油路建设工程全部铺设完工。全年完成客运周转量80万人公里,完成贷运周转量5 378.35万吨公里。
邮电事业进一步发展,农网改造初见成效。5 800家牧农户、28处饲草料基地接通网电,电话网覆盖率95%,新增通信传输光缆107公里。市话交换总容量6 000门,实占4 322门,农话交换总容量4 580门,实占2 082门,全旗交换容量10 580门,实占6 404门。固定电话总量增加到5 971户,移动电话2 000户。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39.4万元,电信业务总量386万元。固定资产2 608万元。
【财税 金融】 加强财源建设,推行定点限时纳税申报制,加强财务监督统管和政府采购,是年财政收入2 042万元,首次突破2 000万元大关,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 740万元。
金融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货币政策,多渠道开辟资金来源,组织存贷业务。2000年,完成各项存款余额11 206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1 459万元。
【人民生活】 是年,正蓝旗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3 520元,同比增长8.8%;牧民人均收入2 163元,同比增长3.8%;农民人均收入1 412元,同比减少23%?!鞍似摺蓖哑豆ゼ峒苹就瓿?。投放扶贫资金70万元,社会扶贫物资折款62.3万元,基本解决1 340人温饱问题。投资204万元的中心敬老院竣工投入使用。
【朱镕基总理考察防沙治沙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带领国家有关部委负责同志,于5月12~13日在自治区领导的陪同下,对锡林郭勒盟防沙、治沙、改善草原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实地考察。5月13日视察正蓝旗卓伦高勒苏木阿尔宝力格嘎家庭牧场。
(乌日娜)
【领导名录】
旗 委 书 记:韩志刚(蒙古族)
副 书 记:斯琴毕力格(蒙古族)
布仁巴图(蒙古族)
张九钧(7月任职)
常 委:特木勒(蒙古族)
陈国园
包志群(蒙古族)
邵海旭(7月任职)
领 柱(10月任职)
人 大 主 任:那木吉拉斯仁(蒙古族 7月免)
张 武(7月任职)
副 主 任:查干莲花(女 蒙古族)
斯 钦(蒙古族)
斯琴毕力格(蒙古族)
拉希(蒙古族)
巴图巴雅尔(蒙古族)
旗 长:斯琴毕力格(蒙古族)
副 旗 长:那顺孟克(蒙古族)
陶国华
孟克乌力吉(蒙古族)
斯琴其木格(女 蒙古族)
席治江
科技副旗长:刘果厚
政 协 主 席:丹金尼玛(蒙古族)
副 主 席:魏丕生
杨金苏(女 蒙古族)
拉木(蒙古族)
【概况】 正蓝旗位于锡林郭勒盟南部,北纬41°56′~43°11′,东经115°0′~116°42′,全旗版图似三角形。东邻多伦县和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南与太仆寺旗、河北省沽源县接壤,西与正镶白旗相连,北与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和锡林浩特市毗邻,总面积10 182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场面积1 249万亩,耕地面积22.35万亩。地质结构横跨内蒙古地轴边缘和华力西晚期槽皱南缘两个单元。北部为浑善达克沙地,约占全旗总面积的66%,南部地轴边缘是古老地层,约占全旗总面积的34%。气候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全旗海拔高度1 207.5~1 673.9米。2000年,正蓝旗有12个苏木,2个镇,3个乡,3个国营牧林场,82个嘎查,20个村。全旗总人口76 500人,有蒙、汉、回、满、达斡尔、藏、土家、鄂温克8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56.7%,蒙古族占总人口的37%。旗委、政府所在地敦达浩特镇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年,旗委、政府坚持以“稳牧立旗”、“科教兴旗”、“活商富旗”、“兴工强旗”的发展战略,大力开展农牧业生产和各项社会事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8 286万元,财政收入完成2 042万元。
【畜牧业】 全旗牧业年度牲畜总数909 941头(只),其中基础母畜和改良畜比重为67%和73.4%。全年出栏牲畜436 009头(只),出栏率43.38%,商品率14.63%。
【农业】 种植业主要分布在3个农区乡,农区总土地面积3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35万亩。2000年,农业播种面积12万亩,其中旱滩地4.6万亩,干旱坡地7.2万亩,水浇地2 000亩,分别占耕地面积的8.3%、60%、1.7%。粮食作物以小麦、莜麦、马铃薯为主,经济作物以胡麻、油菜籽为主。粮油总产量690.6万公斤,农业总产值31 029.8万元。农业总人口19 152人,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1.67亩,农民人均收入1 412元。
【林业】 是年,加大生态建设和?;ちΧ?,启动京津周边地区沙源治理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完成飞播造林种草7.24万亩,高产饲草料基地3.2万亩,封沙育林育草0.568万亩,退耕还林还草4.18万亩。
【科技 教育】 把科教兴旗放在“四大战略”之首组织实施。是年,建立科普示范苏木、嘎查、村32个,培训科技人员3 150人(次),科技成果转化率60%,科技成果推广普及率50%。
是年,着力加强基础教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调整学校布局,多层次、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基”达标通过年检,开创旗教育事业的新局面。全旗各类学校30余所,其中普通中学6所、职业中学3所,小学18所,公办幼儿园2所,在校生11 21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初中生入学率94.6%。全旗中小学教师774名,学历合格率82%。
【文化 卫生】 是年,桑根达来(CATV)工程和调频转播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广播电视覆盖率95%。
卫生机构108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64人,设置病床256张。农村牧区三级医疗保健网覆盖率100%,计划生育率99.8%,人口增长率8.64‰。
【工业 乡镇企业】 按照“强化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总体思路,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畜产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加工工业。2000年,正蓝旗拥有农畜产品加工、采矿业、建筑建材、粮油加工、皮毛制革、奶制品、服装等30多家具有地方特色的企业,生产产品100余种,其中“牧星”、“闪电郭勒”、“三环”等为全区知名品牌。工业总产值1.67亿元。以培植和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目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年内全旗第三产业增加值9 300万元,同比增长15.7%。有乡镇企业183家,从业人员1 096人。
【商业】 是年,新建商业网点53户,个体工商户1 290户,注册资金2 379万元,集市贸易成交额3 164万元,社会商品零售额14 879万元。
【交通 邮电】 是年,新建公路里程267公里,敦—哈线二级公路改造工程、207国道拓宽工程、元上都遗址旅游专线小油路建设工程全部铺设完工。全年完成客运周转量80万人公里,完成贷运周转量5 378.35万吨公里。
邮电事业进一步发展,农网改造初见成效。5 800家牧农户、28处饲草料基地接通网电,电话网覆盖率95%,新增通信传输光缆107公里。市话交换总容量6 000门,实占4 322门,农话交换总容量4 580门,实占2 082门,全旗交换容量10 580门,实占6 404门。固定电话总量增加到5 971户,移动电话2 000户。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39.4万元,电信业务总量386万元。固定资产2 608万元。
【财税 金融】 加强财源建设,推行定点限时纳税申报制,加强财务监督统管和政府采购,是年财政收入2 042万元,首次突破2 000万元大关,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 740万元。
金融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货币政策,多渠道开辟资金来源,组织存贷业务。2000年,完成各项存款余额11 206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1 459万元。
【人民生活】 是年,正蓝旗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3 520元,同比增长8.8%;牧民人均收入2 163元,同比增长3.8%;农民人均收入1 412元,同比减少23%?!鞍似摺蓖哑豆ゼ峒苹就瓿伞M斗欧銎蹲式?/span>70万元,社会扶贫物资折款62.3万元,基本解决1 340人温饱问题。投资204万元的中心敬老院竣工投入使用。
【朱镕基总理考察防沙治沙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带领国家有关部委负责同志,于5月12~13日在自治区领导的陪同下,对锡林郭勒盟防沙、治沙、改善草原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实地考察。5月13日视察正蓝旗卓伦高勒苏木阿尔宝力格嘎家庭牧场。
(乌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