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卷
【领导名录】
区 委 书 记:宝孟和(蒙古族)
副 书 记:于海山(蒙古族 10月调离)
王交运
胡立华
刘洪运(10月离任)
人 大 主 任:闫德学(10月免)
于海山(蒙古族 10月代)
副 主 任:王根明
包国义(蒙古族)
李占宪
李有锁
陆乃群(女)
区 长:胡立华
副 区 长:张志新
许宏然
刘洪运(10月离任)
葛 蕊(女)
包俊才(蒙古族)
刘 魁(10月调离)
政 协 主 席:柏连江
副 主 席:刘子亨
杨瑞芳(10月调离)
胡雪梅(蒙古族)
骆玉升(10月任职)
纪检委书记:骆玉升(10月调离)
陈建国(10月任职)
武 装 部 长:王锁生
副 部 长:杨建国
政 委:田 毅
法 院 院 长:郝瑞华
检察院检察长:段继荣
【概况】 2000年,是实施“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乌达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区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全面实现了“九五”奋斗目标,经济建设得到迅猛发展,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硕果累累,社会各项事业成就显著。是年,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92 600万元,为年计划的100%,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7%,实现人均(GDP)7 500元;区属工农业总产值实现54 766万元,比上年增长19.64%。
【工业】 是年区属工业总产值实现52 958万元,比上年增长20.14%,工业增加值实现26 5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29%。其中:重工业实现产值44 276万元,比上年增长23.95%;轻工业实现产值8 681万元,比上年增长6.90%;工业销售产值实现49 109万元,比上年增长17.12%。区属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原煤完成12.18万吨,比上年减少33.4%;洗精煤完成44.82万吨,比上年增长66%;金属钠完成7 902吨,比上年增长18.54%;电石完成1.8万吨,比上年增长819%。
是年,乌达区依托资源优势,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基本形成了以金属钠、电石、煤焦为主导产品的盐化工、煤化工、煤炭深加工三大支柱产业格局,有利地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增速提效。
【农业】 是年,乌达区农业总产值实现1 809万元(不含大桥乡),比上年增长6.50%;区属农业增加值达到1 085万元,比上年增长6.40%。全区农业总播面积完成6 270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完成2 760亩,比上年减少22.34%,粮食总产量完成110万公斤,比上年减少21.54%,蔬菜播种面积完成1 770亩,比上年减少4.74%,蔬菜总产量完成690.8万公斤,比上年减少1.40%;造林面积完成9 150亩,比上年增长10倍。
至年底,乌达区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改变了以粮食作物种植、露地蔬菜种植为主的传统种植结构,形成粮食、经济作物、露地蔬菜、反季节蔬菜、加工型番茄、优质葡萄共同发展的新种植结构,养殖业变传统的放牧为高效的圈养、舍养。农牧民市场经济意识普遍增强,通过多种产销形式,实现了农产品同市场的合理对接,推进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财政】 是年乌达区财政总收入3 30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1.47%,比上年增加340万元,增长11.46%。其中上划党中央“增值税”完成1 25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1.62%,比上年增加150万元,增长13.55%;地方财政收入2 05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1.38%,比上年增加190万元,增长10.2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中各类工商税收收入1 53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1.46%,比上年增加86万元,增长5.94%;农牧业税收入2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比上年增加5万元,增长22.73%;企业所得税收入33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206.88%,比上年增加99万元,增长42.67%。年内财政总支出3 71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82.37%,比上年增加665万元,增长21.84%。
【人民生活】 是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3 868元,比上年增加348元;农牧民纯收入达到2 363.7元,比上年增加206元。居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用于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娱乐等方面的支出有了一定的增加。
【乡街个体私营经济】 是年,乌达区坚持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主导,发挥乡、镇、街道办事处主战场作用,大力营造宽松环境,促进了乡街个体私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年内,全区乡街经济共完成现价总产值166 080万元,完成现价工业产值73 200万元,完成增加值49 800万元,比上年增长11.28%,实现入库税金2 453万元,比上年增长12.06%。新增乡街企业49家,完成投资总额8 700余万元人民币、583万美元,其中新增固定资产4 500万元人民币、583万美元。至此,非公有制经济占区属经济总量的比重已达90%以上,销售收入在3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37个,其中销售收入在1 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5个,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推动区级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力军。
【招商引资】 是年,乌达区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积极改进投资环境,以优质高效的工作作风服务于投资商,共引进资金7 775万元,美元578万元,其中引进自治区外资金4 486万元。先后共建了连得公司2—氨基吡啶、海鑫化工公司电石、乌海发展煤业有限公司洗精煤等项目。年内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 869万元,其中区属固定资产完成10 675万元。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紧紧抓住国家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机遇,在积极争取专项资金的同时,引导多元化投资,加快了旧城区改造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至年底一批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工程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改造、建设了北环路、化工路、胜利西街、公园北路等8条城市道路,完成三道坎立交桥、乌海西站候车楼及站前广场、人民广场、降氟改水等工程。开发建设了碧桂、瑞丽、长城家园、北环路等住宅小区,建筑面积9.67万平方米,其中是年建筑面积达5.36万平方米。为方便人民群众生活,规范市场秩序,新建改造四化村、五虎山、广源、三道坎等集贸市场8 600平方米。完成巴音赛大街路灯改造工程和胜利西街排水工程。同时加强了邮政、通信、供电设施建设,完成乌达地区话网程控化、数字化改造,建立模拟、数字移动通讯网,实现无缝覆盖和全球自动漫游,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33 000多门,市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7部,建设和改造城乡电网120公里。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乌达区在积极推进依法治区进程中,认真开展了“三五”普法工作,在全市率先创建了政法综治大院,开通了“148”法律服务热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2000年,公安等执法部门继续深入开展“清枪治爆”、“扫黄打非”、“禁赌”、“禁毒”等专项斗争,共查封非法经营影碟出租点4家,激获黄色淫秽光盘48盘,查获用于赌博的游戏机40台,查获吸毒案件58起,抓获并强戒吸毒人员98人,劳教复吸人员31人,破获贩毒案件5起,抓获贩毒人员7人,逮捕5人,劳教1人,1人直诉,共缴获海洛因3.0克、可卡因9.3克。年内,刑事案件立案313起,破案252起(其中协外破案54起),破案绝对数较上年上升39.1%。受理治安案件418起,查结303起,查处率72.5%。加强了重点人口的帮教工作,全区共有三类人员1 323人,一年中仅有2人重新违法犯罪。是年,乌达区继续深化创建安全文明小区活动,共建成安全小区308个,覆盖面达80%。
【科教兴区】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推广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有力地实施了科教兴区战略,科技进步因素对经济发展贡献率达到29.8%。年内科技三项费用发出21万元,比上年增加2万元,增长10.53%??蒲乱捣阎С?/SPAN>12万元,比上年增加5万元,增长71.43%。乌达区被自治区政府评为科技工作先进城区。
【教育】 继续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年内教育事业费支出447万元,比上年增加57万元,增长14.62%。年末,全区中小学在校生18 377人,其中小学在校生11 439人,初中在校生4 736人,高中在校生2 202人;政府办学与企业办学在校生所占比例分别为26.8%和73.2%。2000年,乌达区政府以一完小为试点率先在全市施行了校长公开招聘的教育改革,使教育改革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文化】 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更加活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得到落实,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109万元,比上年增加7万元,增长6.86%。
【社会事业】 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年内,卫生经费支出339万元,比上年增加54万元,增长18.95%。计划生育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全区人口出生率下降到9.96‰。圆满完成了居委会、村(嘎查)的换届工作和第五次人口普查任务。
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大了对非法宗教和邪教的打击力度。双拥优抚、档案、地方志、人防、残疾、老龄、关心下一代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尹中智 王 卉)
【领导名录】
区 委 书 记:宝孟和(蒙古族)
副 书 记:于海山(蒙古族 10月调离)
王交运
胡立华
刘洪运(10月离任)
人 大 主 任:闫德学(10月免)
于海山(蒙古族 10月代)
副 主 任:王根明
包国义(蒙古族)
李占宪
李有锁
陆乃群(女)
区 长:胡立华
副 区 长:张志新
许宏然
刘洪运(10月离任)
葛 蕊(女)
包俊才(蒙古族)
刘 魁(10月调离)
政 协 主 席:柏连江
副 主 席:刘子亨
杨瑞芳(10月调离)
胡雪梅(蒙古族)
骆玉升(10月任职)
纪检委书记:骆玉升(10月调离)
陈建国(10月任职)
武 装 部 长:王锁生
副 部 长:杨建国
政 委:田 毅
法 院 院 长:郝瑞华
检察院检察长:段继荣
【概况】 2000年,是实施“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乌达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区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全面实现了“九五”奋斗目标,经济建设得到迅猛发展,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硕果累累,社会各项事业成就显著。是年,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92 600万元,为年计划的100%,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7%,实现人均(GDP)7 500元;区属工农业总产值实现54 766万元,比上年增长19.64%。
【工业】 是年区属工业总产值实现52 958万元,比上年增长20.14%,工业增加值实现26 5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29%。其中:重工业实现产值44 276万元,比上年增长23.95%;轻工业实现产值8 681万元,比上年增长6.90%;工业销售产值实现49 109万元,比上年增长17.12%。区属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原煤完成12.18万吨,比上年减少33.4%;洗精煤完成44.82万吨,比上年增长66%;金属钠完成7 902吨,比上年增长18.54%;电石完成1.8万吨,比上年增长819%。
是年,乌达区依托资源优势,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基本形成了以金属钠、电石、煤焦为主导产品的盐化工、煤化工、煤炭深加工三大支柱产业格局,有利地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增速提效。
【农业】 是年,乌达区农业总产值实现1 809万元(不含大桥乡),比上年增长6.50%;区属农业增加值达到1 085万元,比上年增长6.40%。全区农业总播面积完成6 270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完成2 760亩,比上年减少22.34%,粮食总产量完成110万公斤,比上年减少21.54%,蔬菜播种面积完成1 770亩,比上年减少4.74%,蔬菜总产量完成690.8万公斤,比上年减少1.40%;造林面积完成9 150亩,比上年增长10倍。
至年底,乌达区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改变了以粮食作物种植、露地蔬菜种植为主的传统种植结构,形成粮食、经济作物、露地蔬菜、反季节蔬菜、加工型番茄、优质葡萄共同发展的新种植结构,养殖业变传统的放牧为高效的圈养、舍养。农牧民市场经济意识普遍增强,通过多种产销形式,实现了农产品同市场的合理对接,推进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财政】 是年乌达区财政总收入3 30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1.47%,比上年增加340万元,增长11.46%。其中上划党中央“增值税”完成1 25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1.62%,比上年增加150万元,增长13.55%;地方财政收入2 05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1.38%,比上年增加190万元,增长10.2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中各类工商税收收入1 53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1.46%,比上年增加86万元,增长5.94%;农牧业税收入2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比上年增加5万元,增长22.73%;企业所得税收入33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206.88%,比上年增加99万元,增长42.67%。年内财政总支出3 71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82.37%,比上年增加665万元,增长21.84%。
【人民生活】 是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3 868元,比上年增加348元;农牧民纯收入达到2 363.7元,比上年增加206元。居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用于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娱乐等方面的支出有了一定的增加。
【乡街个体私营经济】 是年,乌达区坚持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主导,发挥乡、镇、街道办事处主战场作用,大力营造宽松环境,促进了乡街个体私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年内,全区乡街经济共完成现价总产值166 080万元,完成现价工业产值73 200万元,完成增加值49 800万元,比上年增长11.28%,实现入库税金2 453万元,比上年增长12.06%。新增乡街企业49家,完成投资总额8 700余万元人民币、583万美元,其中新增固定资产4 500万元人民币、583万美元。至此,非公有制经济占区属经济总量的比重已达90%以上,销售收入在3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37个,其中销售收入在1 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5个,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推动区级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力军。
【招商引资】 是年,乌达区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积极改进投资环境,以优质高效的工作作风服务于投资商,共引进资金7 775万元,美元578万元,其中引进自治区外资金4 486万元。先后共建了连得公司2—氨基吡啶、海鑫化工公司电石、乌海发展煤业有限公司洗精煤等项目。年内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 869万元,其中区属固定资产完成10 675万元。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紧紧抓住国家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机遇,在积极争取专项资金的同时,引导多元化投资,加快了旧城区改造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至年底一批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工程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改造、建设了北环路、化工路、胜利西街、公园北路等8条城市道路,完成三道坎立交桥、乌海西站候车楼及站前广场、人民广场、降氟改水等工程??⒔ㄉ枇吮坦?、瑞丽、长城家园、北环路等住宅小区,建筑面积9.67万平方米,其中是年建筑面积达5.36万平方米。为方便人民群众生活,规范市场秩序,新建改造四化村、五虎山、广源、三道坎等集贸市场8 600平方米。完成巴音赛大街路灯改造工程和胜利西街排水工程。同时加强了邮政、通信、供电设施建设,完成乌达地区话网程控化、数字化改造,建立模拟、数字移动通讯网,实现无缝覆盖和全球自动漫游,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33 000多门,市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7部,建设和改造城乡电网120公里。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乌达区在积极推进依法治区进程中,认真开展了“三五”普法工作,在全市率先创建了政法综治大院,开通了“148”法律服务热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2000年,公安等执法部门继续深入开展“清枪治爆”、“扫黄打非”、“禁赌”、“禁毒”等专项斗争,共查封非法经营影碟出租点4家,激获黄色淫秽光盘48盘,查获用于赌博的游戏机40台,查获吸毒案件58起,抓获并强戒吸毒人员98人,劳教复吸人员31人,破获贩毒案件5起,抓获贩毒人员7人,逮捕5人,劳教1人,1人直诉,共缴获海洛因3.0克、可卡因9.3克。年内,刑事案件立案313起,破案252起(其中协外破案54起),破案绝对数较上年上升39.1%。受理治安案件418起,查结303起,查处率72.5%。加强了重点人口的帮教工作,全区共有三类人员1 323人,一年中仅有2人重新违法犯罪。是年,乌达区继续深化创建安全文明小区活动,共建成安全小区308个,覆盖面达80%。
【科教兴区】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推广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有力地实施了科教兴区战略,科技进步因素对经济发展贡献率达到29.8%。年内科技三项费用发出21万元,比上年增加2万元,增长10.53%??蒲乱捣阎С?/SPAN>12万元,比上年增加5万元,增长71.43%。乌达区被自治区政府评为科技工作先进城区。
【教育】 继续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年内教育事业费支出447万元,比上年增加57万元,增长14.62%。年末,全区中小学在校生18 377人,其中小学在校生11 439人,初中在校生4 736人,高中在校生2 202人;政府办学与企业办学在校生所占比例分别为26.8%和73.2%。2000年,乌达区政府以一完小为试点率先在全市施行了校长公开招聘的教育改革,使教育改革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文化】 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更加活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得到落实,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109万元,比上年增加7万元,增长6.86%。
【社会事业】 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年内,卫生经费支出339万元,比上年增加54万元,增长18.95%。计划生育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全区人口出生率下降到9.96‰。圆满完成了居委会、村(嘎查)的换届工作和第五次人口普查任务。
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大了对非法宗教和邪教的打击力度。双拥优抚、档案、地方志、人防、残疾、老龄、关心下一代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尹中智 王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