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卷
【领导名录】
市委书记:高震邦
副 书 记:纪相军(蒙古族)
巴特尔(蒙古族)
刘振财(11月离任)
曹永锡(朝鲜族)
张世伟
人大常委会主任:海 虎(蒙古族)
副 主 任:包振声(蒙古族)
教富琴(女 满族)
张海鹏
郝维巧(女)
海江生(蒙古族)
市 长:纪相军(蒙古族)
副 市 长:王世平
高长胜(蒙古族)
崔文军
巴 图(蒙古族)
刘 华
陈延成
付志敏(女)
政协主席:王世平
副 主 席:高 林
王凤琴(女)
额尔敦宝力高(蒙古族)
张英奇(女)
关永平
郭 祯(3月任职)
【概况】 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9 650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1.9%,比1995年增长77.8%,年均递增12.2%。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8 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76 670万元,比上年增长13.7%;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94 980万元,比上年增长12%。财政收入17 800万元,比上年增长6.4%,比1995年增长2.87%,年均递增5.2%。城市居民均可支配收入5 235元,比上年增长390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4 968万元,比上年增长11.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均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
【城市经济】 至年底,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转制面已达97%。坚持扶优扶强原则,狠抓中蒙制药有限公司、乳品有限责任公司、红云酒业公司等骨干企业技术改造 ,开发出自走式多功能喷灌机、红景天磁化酒、冰啤、富硒酱油等新产品20余种。年内,全口径工业增加值达到了59 720万元,比上年增长12%;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8.7%,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工业综合效益指数78.26%,比上年提高12.6个百分点。
【农村经济】 大灾之年粮食总产达6 584万公斤,蔬菜总产达7 488万公斤,分别比上年增长16%和0.9%。年末牲畜总头数142 710头(只),比上年增长2.5%。订单农业面积发展到2.8万亩。以吉林德大规模养鸡为重点的订单养殖也取得显著成效。完成造林面积8.54万亩,挖水平坑530万个。播种优良牧草2 000亩。新增水保治理面积7.19万亩,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对城市防洪工程进行全面整形加固,堤防工程顺利通过自治区验收。完成了一枢纽进水闸、新艾里扬水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解决了1 200人及2 000头(只)牲畜饮水难问题??⒅卫硗恋?/SPAN>2.8万亩。帮扶1 100个农村贫困户,脱贫率达93%。
【个体私营经济】 年内,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入库税金2 500万元,比上年增长24.9%。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5 596户,私营企业发展到357家,分别比上年增加1 064户和16家。
【招商引资】 通过引进、联合,启动了麦芽糊精厂、塑料制品厂、制鞋厂等企业,引进了德大养鸡、稻草加工等项目。按全口径计算,2000年全市引进国内资金29 298万元,其中项目资金19 466万元;引进利用外资210万元,实现横向联合项目206个。
【基础设施建设】 以迎接全区小城镇精神文明现场会为契机,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有利时机,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完成兴安北路、陵园路、乌兰西街等6条主要街路的拓宽改造;完成第二水源6 000立方米清水池建设,改造供水管线1 815米,城市供水能力和供水水质明显提高;铺设科尔沁路、丝绸路等污水管线,做好了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结合“三年灭荒”总体部署,城区绿化植树7.96万株,播种草坪2.79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0.89万平方米;高标准完成站前广场改造,使之成为乌兰浩特市又一重要景观;加强光亮工程建设,以投光灯、槐花灯、广告灯箱、彩虹桥等多种灯饰美化红城;积极鼓励房地产开发,全年开发房屋总面积28.2万平方米;新建、翻建公厕25座;完成111国道市内段改造硬化,新修农村油路7公里,有8个嘎查村新通油路;建成了乌兰浩特市货运总站;加强建设用地管理,完成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工作。
【社会保障】 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加强技能培训,扶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第三产业,改革搞活小企业,帮助2 272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再就业率达63.8%;多途径组织劳务输出,全年输出劳务人员1 040人;加大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征缴力度,使“两险”资金得以正常运转,确保5 189名离退休职工、遗属和1 653名失业人员的养老金、失业救济金按时足额发放。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为1 419名困难居民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积极推进医疗保险改革,在全市党政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实行医疗统筹。
【科教文卫】 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狠抓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加强厂办科研,成立富硒食品研究所;开展创建科技进步型企业活动,有3户企业被授予盟级科技进步型企业;狠抓科技推广与普及,全年推广区级实用技术9项,盟级实用技术30项,并与区、盟联合建立800亩水稻科技示范园;积极推行挂项承包,全年共落实科技人员挂项承包科技项目71项。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开展争创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市活动,巩固提高“两基”达标成果;积极探索完善招生制度,实行小学升初中免试划片就近入学;圆满完成全区民族教育工作现场会和全区农村牧区教育综合改革现场会各项工作,民族教育和农村教育得到自治区充分肯定;加强学?;∩枋┙ㄉ?,在乌兰浩特市一中、二中、八中、蒙小新建了4座教学楼,改造扩建了实验一小、一中、二中、八中、蒙小校园。以迎接新世纪和盟、市复建20周年为主题,以广场文化为载体,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完成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数据广播系统工程。城乡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达到了自治区验收标准;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狠抓了流动人口、非婚和再婚家庭计生管理,全市人口出生率为8.04‰,人口自然增长率3.79‰。
【民主法制建设】 市政府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提案办理工作的有关规定》,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2件,政协委员提案58件,回复率均为100%。
(李树森)
【领导名录】
市委书记:高震邦
副 书 记:纪相军(蒙古族)
巴特尔(蒙古族)
刘振财(11月离任)
曹永锡(朝鲜族)
张世伟
人大常委会主任:海 虎(蒙古族)
副 主 任:包振声(蒙古族)
教富琴(女 满族)
张海鹏
郝维巧(女)
海江生(蒙古族)
市 长:纪相军(蒙古族)
副 市 长:王世平
高长胜(蒙古族)
崔文军
巴 图(蒙古族)
刘 华
陈延成
付志敏(女)
政协主席:王世平
副 主 席:高 林
王凤琴(女)
额尔敦宝力高(蒙古族)
张英奇(女)
关永平
郭 祯(3月任职)
【概况】 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9 650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1.9%,比1995年增长77.8%,年均递增12.2%。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8 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76 670万元,比上年增长13.7%;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94 980万元,比上年增长12%。财政收入17 800万元,比上年增长6.4%,比1995年增长2.87%,年均递增5.2%。城市居民均可支配收入5 235元,比上年增长390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4 968万元,比上年增长11.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均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
【城市经济】 至年底,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转制面已达97%。坚持扶优扶强原则,狠抓中蒙制药有限公司、乳品有限责任公司、红云酒业公司等骨干企业技术改造 ,开发出自走式多功能喷灌机、红景天磁化酒、冰啤、富硒酱油等新产品20余种。年内,全口径工业增加值达到了59 720万元,比上年增长12%;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8.7%,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工业综合效益指数78.26%,比上年提高12.6个百分点。
【农村经济】 大灾之年粮食总产达6 584万公斤,蔬菜总产达7 488万公斤,分别比上年增长16%和0.9%。年末牲畜总头数142 710头(只),比上年增长2.5%。订单农业面积发展到2.8万亩。以吉林德大规模养鸡为重点的订单养殖也取得显著成效。完成造林面积8.54万亩,挖水平坑530万个。播种优良牧草2 000亩。新增水保治理面积7.19万亩,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对城市防洪工程进行全面整形加固,堤防工程顺利通过自治区验收。完成了一枢纽进水闸、新艾里扬水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解决了1 200人及2 000头(只)牲畜饮水难问题。开发治理土地2.8万亩。帮扶1 100个农村贫困户,脱贫率达93%。
【个体私营经济】 年内,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入库税金2 500万元,比上年增长24.9%。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5 596户,私营企业发展到357家,分别比上年增加1 064户和16家。
【招商引资】 通过引进、联合,启动了麦芽糊精厂、塑料制品厂、制鞋厂等企业,引进了德大养鸡、稻草加工等项目。按全口径计算,2000年全市引进国内资金29 298万元,其中项目资金19 466万元;引进利用外资210万元,实现横向联合项目206个。
【基础设施建设】 以迎接全区小城镇精神文明现场会为契机,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有利时机,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完成兴安北路、陵园路、乌兰西街等6条主要街路的拓宽改造;完成第二水源6 000立方米清水池建设,改造供水管线1 815米,城市供水能力和供水水质明显提高;铺设科尔沁路、丝绸路等污水管线,做好了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结合“三年灭荒”总体部署,城区绿化植树7.96万株,播种草坪2.79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0.89万平方米;高标准完成站前广场改造,使之成为乌兰浩特市又一重要景观;加强光亮工程建设,以投光灯、槐花灯、广告灯箱、彩虹桥等多种灯饰美化红城;积极鼓励房地产开发,全年开发房屋总面积28.2万平方米;新建、翻建公厕25座;完成111国道市内段改造硬化,新修农村油路7公里,有8个嘎查村新通油路;建成了乌兰浩特市货运总站;加强建设用地管理,完成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工作。
【社会保障】 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加强技能培训,扶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第三产业,改革搞活小企业,帮助2 272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再就业率达63.8%;多途径组织劳务输出,全年输出劳务人员1 040人;加大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征缴力度,使“两险”资金得以正常运转,确保5 189名离退休职工、遗属和1 653名失业人员的养老金、失业救济金按时足额发放。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为1 419名困难居民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平搅票O崭母铮谌械痴睾腿畈钍乱档ノ皇敌幸搅仆吵?。
【科教文卫】 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狠抓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加强厂办科研,成立富硒食品研究所;开展创建科技进步型企业活动,有3户企业被授予盟级科技进步型企业;狠抓科技推广与普及,全年推广区级实用技术9项,盟级实用技术30项,并与区、盟联合建立800亩水稻科技示范园;积极推行挂项承包,全年共落实科技人员挂项承包科技项目71项。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开展争创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市活动,巩固提高“两基”达标成果;积极探索完善招生制度,实行小学升初中免试划片就近入学;圆满完成全区民族教育工作现场会和全区农村牧区教育综合改革现场会各项工作,民族教育和农村教育得到自治区充分肯定;加强学?;∩枋┙ㄉ瑁谖诶己铺厥幸恢?、二中、八中、蒙小新建了4座教学楼,改造扩建了实验一小、一中、二中、八中、蒙小校园。以迎接新世纪和盟、市复建20周年为主题,以广场文化为载体,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完成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数据广播系统工程。城乡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达到了自治区验收标准;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狠抓了流动人口、非婚和再婚家庭计生管理,全市人口出生率为8.04‰,人口自然增长率3.79‰。
【民主法制建设】 市政府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提案办理工作的有关规定》,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2件,政协委员提案58件,回复率均为100%。
(李树森)